2024美國總統大選:共和黨初選,特朗普可能又「執死雞」取勝?

2024美國總統大選:共和黨初選,特朗普可能又「執死雞」取勝?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兩黨的初選模式嚴格來說不是選人,而是選代表,然後那些代表再在黨代表大會中投你支持的參選者一票。現實上通常去到黨大會的時候,領先的參選者已獲得過半數黨代表的支持,所以提名大會也就變成加冕典禮。不過黨代表的分配不一定完全是按該州各人得票比例所分配,而這就是共和黨初選可供爭吵之處。

文:梁啟智

上回講完美國民主黨對2024總统大選初選制度的爭吵,以及這些制度之爭對實際選戰的影響。說完民主黨,當然也要說一說共和黨的。

相對民主黨對哪一個州份的初選放在前面的爭執,共和黨沒有相同的問題。愛俄華和新罕布什爾兩州以老年白人選民為主,對民主黨選民來說是沒有代表性,對共和黨選民來說卻很有代表性,所以共和黨沒有多少更改時程的壓力。

不過共和黨不想改,倒有可能為民主黨帶來困難。多數(但不是所有)州份都會選擇在同一天舉行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初選,正如上文所述,如果該州政府不想遷就民主黨的話,聲稱不想分開兩天辦初選就成為一個理由。此外,有些州份容許開放式初選,但如果兩黨不在同一天舉行初選的話,選民就不可以到投票那天才決定要在民主黨還是共和黨的初選中投票。

不鬥選舉日程,那共和黨的初選制度可以吵甚麼?可以吵黨代表分配方式。美國兩黨的初選模式嚴格來說不是選人,而是選代表,然後那些代表再在黨代表大會中投你支持的參選者一票。現實上通常去到黨大會的時候,領先的參選者已獲得過半數黨代表的支持,所以提名大會也就變成加冕典禮。不過黨代表的分配不一定完全是按該州各人得票比例所分配,而這就是共和黨初選可供爭吵之處。

AP16106011551831
Photo Credit: AP/ 達志影像

共和黨對於的黨代表分配方法,除了一些很闊的要求外,基本上容許各州自訂標準。有些州份選勝者全取制,不管你有十個人參選,每人都是得票百分之十,只要最高票者比第二名多一票,也可以拿走全州所有的黨代表席次;有些州份則按比例分配,拿到多少百分比就有多少比例的代表;有些州份又為比例設上下限,例如低於百分之十五則不分配,多於百分之五十則改為勝者全取;還有些州份把一些席次撥作勝者全取,另一些席次撥作比例分配。

總之你想到有多複雜,他們就可以弄得再複雜多一點。

說了一大堆,對實際選戰有甚麼用?回到2016年,特朗普在初選中本來不算很受歡迎,但因為當時有超過十名參選人把票源分得很散,特朗普得到勝者全取制度的加持而拿到超比例的黨代表席次,最終才能代表共和黨初選。例如在南卡羅來納,特朗普只得到33%的初選票,但因為沒有其他參選人比他多,所以他就拿掉該州100%的代表席次。簡單來說,個別州份的勝者全取制在2016年把特朗普推舉出線。

道理上,特朗普可以在2024年再來一次。特朗普有一班死忠,雖然就算在共和黨內也未必是大多數,但勝在對他死心塌地。假如剩下來的票源如2016年一樣被眾多參選者所分散,那麼他一樣可以「執死雞」(撿到便宜)模式代表共和黨出線。如是者,他可以發動支持者較多的州份把席位分配方式改為勝者全取制,通過修改遊戲規則來讓自己勝出。

AP22320141801935
Photo Credit: AP/ 達志影像

不過,現在是要講2024年。經過2016年的教訓,那些「Anyone but Trump」的參選人還會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還是他們這次會聰明一點,眼見形勢不妙就盡快說服落後的參選人退選?又或者佛州的DeSantis乘中期選舉後的政治能量,一開始就帶離特朗普,那麼勝者全取制就不再對他有利,反而會加速他的末日。

當然,這兒還有兩個可能性。一是未到初選,特朗普已經去世或入獄,那我們不用再討論他的選情。二是就算特朗普輸掉初選,他仍會扮演「𠝹票」角色在大選時把共和黨的候選人拉下來(這應該是民主黨最想見到的情況)。

說到這兒,也未免有點拉得太遠了。總而言之,2024總統大選雖然還有兩年,但背後較勁早已開始。政治一天都嫌長,我們可還有696天呢。

(文章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請看作者Patreon。標題為編輯所擬,原標題為「齊來爭吵2024總統大選(下)」)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Alvin
核稿編輯:Lou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