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證交會起訴FTX創辦人SBF,最高面臨115年監禁;交易所用戶信心動搖,幣安也出現擠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FTX創辦人SBF於巴哈馬遭到逮捕,並將引渡回美國,面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起訴,美國檢察官發言人表示各項指控可能讓SBF面臨最高115年的監禁,而隨著加密貨幣投資者中心化交易所擔憂的提升,幣安也在近期出現擠兌狀況。
疑似因為不當利用用戶資產,並在今年11月初加密貨幣交易所FTX擠兌風暴中造成眾多用戶和投資者血本無歸的FTX共同創辦人Sam Bankman-Fried(SBF),於12月12日於巴哈馬遭到逮捕,並將引渡回美國,面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起訴。
根據SEC新聞稿,SBF涉嫌在FTX中欺詐投資者、隱瞞將客戶資產轉移給旗下公司Alameda的行為。目前SEC正在對其他涉嫌違反證券法的組織和個人進行調查,同時也將尋求禁止SBF在未來發行、購買、提供、出售任何證券。
起訴書中,SEC要求收回SBF的非法所得,並進行民事處罰。
除了SEC的起訴,根據《彭博社》報導,美國紐約南區檢察官辦公室和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也在台灣時間13日對SBF提出訴訟;《FORTUNE》則引述美國檢察官發言人Nicholas Biase發言,表示這些林林總總的指控,可能讓SBF面臨最高115年的監禁。
SBF於巴哈馬遭到逮捕,錯過美國國會聽證會
《路透社》報導,在SBF被捕之後,其律師要求以25萬美元對其保釋,但巴哈馬地方法官駁回請求,稱將繼續羈押SBF至2023年2月8日的引渡聽證會。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樂見SBF遭到逮捕。《FORTUNE》記者Leo Schwartz就在個人Twitter上,引述美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Maxine Waters的聲明,表示其對逮捕SBF的時機感到驚訝——因為SBF原本計畫於12月14日視訊參加眾議院針對FTX事件所召開的聽證會。
Maxine Waters指出,雖然必須追究SBF的責任,但美國公眾有權從他本人聽見自身行為的解釋,「民眾一直期待在國會得到這些答案,在這個時間點進行逮捕,有如剝奪了這個機會。」

在遭到逮捕之前,造成超過70億美元虧損、影響可能近千萬人的SBF,仍持續接受各媒體採訪,並流連各社群平台,遭到許多人質疑。
遭到逮捕前幾天,SBF接受中國區塊鏈媒體《深潮TechFlow》視訊訪問,過程中仍不斷強調自己很懊悔、「我搞砸了」,也稱自己想要「積極解決客戶的問題」。同時,他也再次將矛頭對準幣安(Binance)創辦人CZ,認為他是扣動板機、導致FTX爆炸的人。
在訪談中,SBF也坦承過去他將很多精力浪費在媒體以及FTX的品牌建設,而沒有專注於產品與風險管理,「現在看來造成了很多問題」。問到最後悔的事情是什麼,SBF表示「後悔出事後的那段時間我不應該在媒體消失,我本可以做更多。」
相較於SBF個人的主張,美國國會舉辦的FTX聽證會則有不同說詞。《彭博社》報導,FTX宣布破產後接替的CEO兼首席重組官John J. Ray III在聽證會上表示,FTX的潰敗起因,是控制權集中在一小群毫無經驗的個人身上,「FTX和Alameda實質並未分,而是作為同一家營運,FTX的客戶資產和Alameda的資產混在一起。」
用戶對中心化交易所擔憂提升,幣安也出現擠兌狀況
在FTX倒閉事件爆發後,各家中心化交易所連帶被抹上陰影,加密貨幣社群對於類似事件也有如驚弓之鳥,恐慌情緒滿載。
台灣時間12月13日下午,世界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就因為傳出美國政府將對其提出洗錢訴訟,而發生大量用戶提款的狀況,期間穩定幣USDC的提款甚至短暫暫停,但在當晚已獲得解決,用戶擠兌也逐漸暫緩。
CZ在13日晚間於推特發文,表示當天幣安的淨提款額(提款減去存款)為11.4億美元,並稱這種情況以前也出現過,「幣安將照常營業。」CZ更在貼文裡提到,「在每個中心化交易所輪流進行『壓力測試提款』是個好主意,進行這些『測試』需要一些交易費用(gas),但能使行業保持健康。」
12月14日下午,CZ發文表示昨天的提幣情況並不是史上最高,「甚至沒有排進前五,我們在LUNA和FTX崩盤期間處理過更多提款,現在存款又回來了。」根據14日午間的鏈上數據,雖然歷經13日大量提款,幣安資金淨流入卻達到近2億美元,為各交易平台首位。
新聞來源
- CFTC Sues Bankman-Fried, FTX and Alameda for Law Violations(彭博社)
- The DOJ threw the book at Sam Bankman-Fried, who could face up to 115 years in jail(FORTUNE)
- FTX founder Bankman-Fried in custody after fraud charges, bail denied(路透社)
- US House Panel Holds Hearing on Collapse of FTX Crypto Exchange(彭博社)
延伸閱讀
- 簡單讀懂「幣安 vs FTX」擠兌風暴,為什麼所有加密貨幣都大幅崩跌?
- 世界各國如何監管加密貨幣產業?防FTX事件重演,金融研訓院籲建立消費者保護機制
- 別把FTX風暴怪在「去中心化」頭上:加密貨幣,其實比銀行更沒有祕密
- 什麼是冷錢包、熱錢包?新手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加密貨幣錢包?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新經濟是什麼?由新興產業持續創新與成長,所帶動的「舊經濟」變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文將帶您了解什麼是新經濟、新經濟所帶來的影響,進而探討台灣該如何在國際市場激烈競爭的環境下,發展新經濟產業,使台灣能與世界接軌,同時帶動傳統產業轉型成長。
經過前幾年病毒的肆虐,全世界一同承受了疫情時代封城、居家辦公、社交距離等種種衝擊,人們在工作模式與市場經濟行為上,都受到了不小影響與起伏動盪。然而,即使疫情期間面臨著層出不窮的挑戰,新經濟產業成長的勢頭並未減緩,甚至更加蓬勃尋找出路。長期致力於促進台灣產業發展的民進黨立委趙天麟表示,為了因應大環境不斷變動的市場需求,台灣需要積極創新與進化,把握迎面而來的機遇,才能為市場帶來新的希望與活力。本文將探討台灣該如何在國際市場激烈競爭的環境下,發展新經濟產業,使台灣能與世界接軌,同時帶動傳統產業轉型成長。
什麼是新經濟?新經濟定義介紹
新經濟一詞起源於1990年的美國,當時的美國景氣迎來空前盛況,各行各業呈現「高成長、高所得、低物價、低失業率」的現象。部分支持「新經濟理論」的學者認為,促成此現象的原因分別為以下6點:「全球化分工生產」、「金融市場變遷」、「僱用型態改變」、「美國贏得冷戰」、「開發中國家提供市場」、「資訊技術的發展」,同時高科技產業仍不斷創新,一並拉抬了其他產業的生產力,讓社會整體呈現欣欣向榮的氛圍。時間拉回到現在,「新經濟」一詞的定義變得相對模糊,目前主要意指能為傳統產業帶來革命性影響的新興產業或科技,像是近年來的大數據、5G、AI等,都可以視為新經濟的一員。
本文以大數據舉例,說明新經濟所帶來的變化。在還沒有大數據分析的年代,各行各業收集數據受到限制,只能透過人工統計整理,難以針對收集來的數據進行全面分析,更別說從資料中找出各個事件的關聯性,在下達決策時也一律以經驗來判斷。而大數據的誕生,讓所有產業的資訊處理能力有了飛躍性的提升,企業可以快速分析數以百萬筆的資料,並從數據中預測出未來的趨勢,提高各行各業的效率及競爭力,進一步發展出以數據為主的全新商業模式。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資訊科技產業外,近年來藝文、運動等新創產業,亦是開拓新經濟所關注的重點領域,例如由趙天麟立委號召的「大高雄38區公益慢跑」,除了成功突破台灣當時最高夜跑人數的紀錄之外,立委同時也邀請了全球6大馬拉松中的日本東京馬拉松總監、與德國柏林馬拉松總監一同共襄盛舉,並共同商討將高雄馬拉松推上世界舞台的可能,促進高雄運動新經濟的誕生。
新經濟影響巨大,引領全球經濟發展方向
新經濟的影響之所以巨大到能引領全球經濟的發展方向,主要與新興產業強勁的技術研發能力有關,不僅效率獲得大幅度提升,在技術層面更是改變了整個傳統產業結構,若無法跟上新經濟的腳步,將很可能會快速被市場淘汰,也正因如此,各國才開始逐漸重視新經濟的發展,積極投入資源,並將新技術整合進傳統產業中。
以美國為例,近年來積極發展「再工業化」,將重心放到新經濟產業發展上,以潔淨能源、健康醫療、電動車、生物工程、半導體等領域為首,提供特殊稅收抵免優惠以及各種補貼政策措施,爭取技術人才、資金回流美國,進一步推動新技術與新能源的應用,再造能兼具環保節能,且擁有高效產能的全新工業型態。在這樣的政策方向下,美國許多州都推出了鼓勵再生能源發展的政策,其中包含減免相關產業的稅收和提供購電補貼,同時還為氫燃料電池與儲能技術提供大量的研究資金,促進潔凈能源技術的創新和應用。

既然新經濟勢不可擋,有哪些新經濟產業值得我們耕耘呢?
新經濟產業的興起,大多與科技發展和滿足人們的需求有關,而能讓台灣有機會成為領頭羊的新經濟產業有4種領域,分別為健康醫療、能源科技、電動車、數據相關產業。這些產業之所以能成為新經濟的契機,主要是他們擁有以下特性:
- 有新技術誕生,或是技術有重大突破
- 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 政府重點關注發展的產業
- 投資人一致看好,願意挹注資金
- 順應國際市場趨勢
舉例來說,各國為了降低交通運輸產生的碳排放量,正在積極發展使用電力驅動的交通工具。而為了提高用電效率,過去不被看好的氫能,於近年來也逐漸受到關注。相較於鋰電池來說,使用氫燃料電池效率更高,且能提供更多的能量,許多專家都認為氫能未來很可能會發展成能影響整個電動車市場的產業,甚至有機會成為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能源供應技術。身為台灣氫能發展重要推手的趙天麟立委也表示,台灣的氫能供應鏈,從上游製氫到下游氫燃料電池的供應,已佈建得十分完整,甚至包括工業餘氫或家庭廢水,都能成為供電循環系統之一,讓工業、家庭用電能與氫能串接起來,大幅降低台灣的碳排量。因此政府與民間應更重視對氫能的投入,讓台灣在能源科技新經濟領域得以佔據領先地位。

如何推動台灣新經濟?從趙天麟立委的「運動新經濟概念」啟發
台灣仰賴出口貿易,容易受到全球經濟環境的影響,且疫情與國際經貿情勢的動盪,讓各行各業的工作型態發生巨變,在穩定發展的前提下,台灣目前仍需依賴強勁的半導體產業帶動整體發展。不過,考量到分散風險對於穩健經濟體的重要性,台灣公家機關與各大企業也沒有停下腳步,積極推動產業升級與轉型,除了關注工業及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之外,運動產業與藝文產業也是值得我們關心的領域。
立法委員趙天麟在過去高雄市長初選期間,便曾提出「運動新經濟」政見,希望將高雄馬拉松提升到世界頂級馬拉松之列,成為「世界第7大馬拉松賽事」,以此來吸引參加比賽的國際遊客,間接帶動高雄的觀光熱潮。另外,趙天麟立委也注意到,日本沖繩做為日韓兩國職棒的「春訓基地」,每年為當地帶來非常可觀的觀光產值。然而,高雄不只春季雨量較沖繩少,氣溫也更平均,相較之下擁有比沖繩更優越的氣候條件,很適合打造成新的職棒春訓基地,若能結合當地旅遊景點的優勢,帶動棒球迷前來朝聖,將能透過發展運動新經濟為高雄帶來十分可期的觀光效益!
在藝文新經濟方面,也可以發現台灣近年來積極建設文化中心,循序漸進地推廣藝文產業,例如趙天麟立委曾到瀨戶內海藝術季參訪,希望能效仿「藝術帶動觀光經濟」的模式,邀請頂尖藝術家在原住民古獵道或是海岸線等地,設置裝置藝術或進行藝術表演,用藝術吸引全世界的遊客來訪,讓藝術不僅療癒人心,還能為地方創造新經濟貢獻。
現在世界各國正急於加速復甦經濟,一方面希望能妥善因應疫情帶來的經濟衰退、另一方面則期盼能降低通貨膨脹帶來的衝擊,為此各國都想站在新經濟的浪頭上,掌握新經濟產業的主導權,其帶來的不僅是新商機,甚至可能影響到10幾年後的經濟局勢。因此,我們迫切需要找到適合發展的新經濟產業,並善加經營,才有機會在國際舞台上佔有一席之地。
本文章內容由「趙天麟國會辦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