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人們年年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台灣紀念「二二八」,韓國紀念「光州屠殺」。哪年哪天,中國會「十年文革」;紀念「六四」?
廿六周年的「六四」臨近,北京當局早已加強對「天安門母親」的監控,但她們透過中國人權網,發表了廿六周年公開信,促請中國領導人承擔歷史責任。

Photo Credit: Wrightbus CC by SA 3.0
北京公安早於上星期已嚴密監控「天安門母親」(六四事件中遇難學生的母親,包括丁子霖、張先玲等人 )。公安多次要求她們不可以接受外國媒體的採訪,出入都要由公安車接送。經濟日報以電話訪問了丁子霖,她表示近日身體不適,而六四也勾起心中的痛楚,但只要還有力氣、機會說話,她都願意接受記者採訪,好讓外界知道她們的情況。她說,公安不許她到木樨地拜祭兒子。
天安門母親:無孔不入監控成新常態
事實上,今年「天安門母親」已授權「中國人權」,代她們發表了129人聯署的聲明。文章提到,「六四」已過去四分之一世紀,真相卻仍然未大白於天下,死難者難以安息。這是中華民族的恥辱、也是整個文明人類的恥辱。而「天安門母親」每年都發公開信,也提出三項「真相、賠償、問責」的訴求,廿六年來都是杳無音信。但北京對她們的監控卻沒有隨時間流逝,反而成為新常態,達致無孔不入的地步。
日本侵華要問責,國家領導人犯錯應否承擔?
文章引用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三月發表對日本侵華戰爭的談話,「對於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來說,不僅要繼承前人所創造的成就,也應該擔負起前人罪行所帶來的歷史責任」,繼而反問「當年中國的領導人毛澤東、鄧小平在自己國家裏犯下的一系列人為的乃至殺人的罪行,他們的後繼者是否也要擔負起由此帶來的歷史責任呢?」
文章的結尾提到,不要忘記今朝是何年——人們年年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台灣紀念「二二八」鎮壓事件,韓國紀念「光州屠殺」事件。到底哪年哪天,中國會紀念土改、鎮反中慘死無辜者;紀念大饑荒中餓死的百姓;紀念「十年文革」中遭虐待、迫害致死的人民;紀念「六四」屠殺中的死難者?
- 天安門母親:中國領導人不可能逃避“六四”大屠殺的歷史責任——紀念“六四”惨案二十六周年 (中國人權)
- 「欠債總要還」 天安門母親促領導人承擔責任(附26周年祭文)(經濟日報)
- 「天安門母親」敦促中國領導人承擔責任 (BBC)
核稿編輯:歐嘉俊
Tags:
【一圖看懂】能源轉型新趨勢?零碳排的潔淨能源—氫能的三大優勢一次看懂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同步全球落實「2050淨零轉型」,台灣正在積極尋找各種能源轉型路徑。氫能為當前能源轉型的重要課題之一,本篇將帶您一次看懂零碳排的潔淨能源—氫能的三大優勢。
為同步全球落實「2050淨零轉型」,台灣正在積極尋找各種能源轉型路徑。氫能為當前能源轉型的重要課題之一,目前全球有超過30個國家或地區,明確制定氫能戰略藍圖,如韓國就在2019年推出氫能經濟發展路徑圖,德國則計畫投入70億歐元,將氫能視為能源發展必備的生力軍,為全球重點發展的能源課題之一。

優勢 1:終極潔淨能源
由於氫氣的使用過程,不會產生溫室氣體和其他汙染物質,燃燒後只會產生水,不會排放二氧化碳,而且能源轉換效率比化石燃料高,因而在「氫氣本身來源無溫室氣體排放」下可被視為終極潔淨能源。
因此,氫能成為綠色能源未來的重要一環,為我們走向低碳社會提供了關鍵的解決方案。透過氫能的應用,我們不僅能夠實現能源轉型,還能同時保護環境、減緩氣候變遷,為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希望。
優勢 2:儲能能力高
氫能具有高能量密度,可以有效儲存和運輸能源,意味著氫能更適合用於高能量需求的應用,能夠遠距離運輸也是一大特點,可靈活應用於不同領域,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有利於供應能源至偏遠地區。
氫能在能量的儲存方面,可以採用氫氣、氨或合成燃料等方式,確保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多樣化的型態使得氫能技術在面對不同能源需求和地區性挑戰時有出色的表現,是推動能源轉型的重要利器。
優勢 3:再生能源界的百變怪
相較於太陽能、風能主要使用於電力;氫能可以應用於多個領域,包括交通、工業、電力生產和暖氣等,並且可以用於不同技術,如燃料電池和去碳燃氫。
- 氫燃料電池:將氫氣轉化為電力和熱能的裝置,當氫氣進入氫燃料電池時,它與氧氣(通常來自空氣)在電化學反應中結合,產生電力、熱能和水蒸氣。除了廣泛應用於交通領域,如氫燃料電池汽車,它們以氫氣為燃料並產生電力,以驅動電動馬達。同時也用於電力生產、能源儲存和其他應用 。
- 混氫燃料:在天然氣中混入部分比例的氫氣,並作為燃料使用,目前鋼鐵業、燃氣電廠等工業使用皆引進混氫燃燒技術,台電曾指出「在每年以混氫5%運轉7000小時情況下,可減少7,130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每發電一小時可減碳一公噸。」此技術為「去碳之前先減碳」的階段性任務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為落實永續發展的目標,維護環境、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成為必不可少的任務,氫能的發展便是因應這樣的使命而生。氫能作為化石燃料替代能源之一,除了能有效減少對其的過度依賴,燃燒後僅產生水的特性,也大大的減少了對環境的負擔。
現今,氫能的建設乃至於再生能源的轉型都成為全球趨之若鶩的浪潮。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