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回歸專業,網紅別撈過界?理科太太「掛羊頭賣狗肉」,吃瓜群眾就是想吃不行嗎?

專業回歸專業,網紅別撈過界?理科太太「掛羊頭賣狗肉」,吃瓜群眾就是想吃不行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理科太太邀請自己的心理師參與課程錄製,而課程是收費的商業行為,是否有違反諮商倫理之嫌?民眾能不能夠從課程中獲益,會不會創傷被課程打開而受傷?且看作者針對這兩大戰場進行分析。另外課程雖叫「諮商筆記」,但看內容則是各種諮商理論拼拼湊湊的「諮商課程+自我覺察與療癒」,先不論法律問題,在市場上也是一次「掛羊頭,賣狗肉」。

但如果你問我如何看這個諮商筆記,我會說「不推薦」。因為坊間許多比理科太太專業的心理師都在不同平臺發表過大量心理衛生與健康的文章,這些資訊絕大部份都是免費的。由此,來到我最後一個觀點。

未命名
Photo Credit: 「諮商筆記」募資網頁截圖

3. 「諮商筆記」要怎樣賣才恰當、甚至帶來更大利益?

理科太太被詬病的原因,在於課程雖叫「諮商筆記」,但看內容則是各種諮商理論拼拼湊湊的「諮商課程+自我覺察與療癒」,先不論法律問題,在市場上也是一次「掛羊頭,賣狗肉」!

李俊毅醫師的臉書寫道:「歷史上有沒有個案反過來書寫治療師或是治療過程,然後公諸於世?有的,只是當今的網路讓這種事情複雜化,讓治療者的相對剝削感變得更強烈罷了。」不只是經典案例狼人(Wolf-Man)在佛洛伊德去世後十多年,曾寫下自己童年時做心理治療的感想,精神分析師Reik也把自己的生命故事以半自傳、半分析的方式出版,當中內容就有不少是佛洛伊德在治療中跟他說的話,和對他一些行為與行為背後意義的詮釋。

說了這麼多,我真正想說的是:就算是精神分析師自己被治療後出版的「諮商筆記」,都不是掛羊頭賣狗肉的「治療實作手冊」(限於當時的年代沒有網路課程),所以理科太太的「諮商筆記」真的應該回歸本源:

治療師是怎樣看妳的生命的?她做了什麼詮釋、有什麼洞見?當時跟理科先生離婚的故事會以自傳形式呈現嗎?妳對這段婚姻帶給自己的影響,以及在諮商後有新的看法?這些事情又怎樣關連至妳自己的成長故事呢?

有些聲音說會買理科太太課程的人都是她的忠粉,他們毫不在意諮商或受傷的事,反而是我們這些心理師在跳腳生悶氣。按這觀點,如果理科太太的「諮商筆記」是一次網紅故事大爆料,是她對自己的自傳式剖析,而不是去教別人如何諮商/覺察/自助,我相信以她的知名度,加上吃瓜群眾的好奇心,一定會賣得更好,遠不只現在的預購額呢!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