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寧德時代聯手福特在美建造電池工廠;鴻海轉投資碩禾供應電池芯,打造第2條電池供應鏈

中國寧德時代聯手福特在美建造電池工廠;鴻海轉投資碩禾供應電池芯,打造第2條電池供應鏈
Photo Credit: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近來電動車產業蓬勃發展,電池產能亟欲擴張,加速了中國企業出海到美設廠,而台灣能夠在中美對抗下,成功搶佔另一塊供應鏈大餅嗎?

中國業者加速出海,寧德時代(Contemporary Amperex)傳出打算聯手福特(Ford)汽車用特殊的合作模式,直接在美建造電池工廠;而台灣鴻海(Hon Hai)將攜手碩禾電子(GIGA)也於俄亥俄州(State of Ohio)提供關鍵零組件電池芯,兩大電池供應鏈將左右未來電動車產業之發展。

鴻海攜手碩禾前進美國打造電池供應鏈

「美中對抗」是未來的政治定局,拜登(Joe Biden)政府亟欲重振美國製造,再把台積電(TSMC)搬到美國後,緊接著也和電子大廠鴻海合作,要打造排除於中國的第2套電池供應鏈。

鴻海規劃於美國俄亥俄州(State of Ohio)工廠附近籌設電池模組產線,就近供應電動車工廠,其中轉投資的碩禾電子扮演重要角色,提供關鍵零組件電池芯。

鴻海高雄電芯研發暨試量產中心動土(1)
Photo Credit: 中央社

鴻海科技集團日前在高雄舉行「台灣電芯研發暨試量產中心」動土典禮,高雄市長陳其邁(左3)、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右3)等人出席。中央社記者董俊志攝於2022年6月15日。

碩禾原來屬於國碩的太陽能材料化學事業部,後來結合工研院技術,開始發展太陽能電子之各項導電漿料。2008年成功站穩台灣市場,前進中國取得不錯成績,爾後中國太陽能事業崛起,才開始面臨激烈的競爭。

與此同時,中國儲能電池產業正大放異彩。台灣電池業內人士直言,2012年寧德時代擺脫前些年的金融海嘯包袱,成功地大舉擴張,也因中國國家戰略「一代一路」而受惠,打通了上中游的電池原料、模組等電池產業成功完成事業版圖。

中國寧德時代迴避制裁風險,聯手福特在美產電池

2021年寧德時代已經是動力電池系統使用量連續5年全球第一;儲能電池產量市占率全球第一。他說寧德時代就是電池界的台積電,在垂直整合成功的情況下,很難有其他對手可以和寧德競爭。

翻開寧德的財報來看,今(2022)年第3季營收為人民幣973.7億元(新台幣4381.7億元),年增232.5%;淨利潤人民幣94.2億元(新台幣432.9億元),年增188.4%。這創下寧德時代最高單季營收和淨利潤水平,平均日賺人民幣1億元(新台幣4.5億元)。

AP22094410173705
Photo Credit:AP / 達志影像

2022年4月4日,寧德時代於德國建立電池芯工廠。當時這座全長超過半公里的新綜合體目前正在進行內部工程,總投資達18億歐元。

為了規避美國對中企的制裁,寧德時代等電池業者加速出海。知情人士告訴《彭博社》寧德時代打算聯手福特(Ford)採特殊的合作模式,在密西根州(State of Michigan)或維吉尼亞洲(Virginia)建一座電池工廠,直接提供福特電動車所需的磷酸鐵鋰電池,潛在規模至少10億。

知情人士直言,這樣的到當地建廠的模式是因為美國頒佈《降低通膨法》的緣故,福特和寧德都不想要碰觸到敏感的美中議題,此外在當地設廠也能獲得條件減免稅收,而且還不用有直接金融投資。

台灣業者要搶第2條電池供應鏈大餅

台灣電池業內人士分析,雖然許多中國業者極力要避免和政治扯到關係,但是在美中對抗的前提下,只要是中企都會被放大檢視,而這恰巧成為台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他判斷,未來無論有多少中企在美國設廠,諸如福特等汽車品牌業者均會尋求第2條供應鏈,做好風險控制。

目前碩禾旗下的芯和能源在台灣研發報捷,預計先在中國重慶擴產,再送往美國鴻海。鴻海副總暨產品長蕭才祐日前表示,鴻海俄州工廠不僅生產電動車,也包括電池包。而電池包已經在俄州工廠有生產線,至於電池芯則可從別的地方做好再運過來。

他說,鴻海本來就幫特斯拉與BMW做電池包,因此,電池包技術對我們來說不難,由於電池包既大又重,他強調「電動車組裝廠在哪裡,電池包廠就要在哪裡」是必定的策略。

蕭才祐談到,目前規劃在美國設立20GW(10億瓦)的產能,所以不可能組裝電動車,卻不搭配電池,所以電池包就是組裝廠要自己做。

AP21138647839134
Photo Credit:AP / 達志影像
2021年5月18日,在密歇根州迪爾伯恩,拜登總統在參觀福特Rouge電動車工廠。

台灣除了鴻海在充斥電池產業以外,台泥和台塑也是主要的投資發展的公司。業內人士指出,過去台灣電池產業因為規模太小做不起來,缺少下游使用者,也無法拓展規模經濟,現在各大業者投資電池產業,再加上美國必須要有第2個供應鏈,才有機會串起電池材料、模組的產業發展。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