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卡達世界盃】梅西最後一舞:阿根廷與法國爭冠,波蘭籍主審是否真能「帶來好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對於最狂熱的梅西支持者而言,阿根廷若能在世足決賽扳倒法國,將能平息關於他在足球界最偉大球員中排名的辯論。迄今為止,梅西的生涯成就已使他有權與巴西球王「黑珍珠」比利、阿根廷傳奇馬拉度納、西班牙傳奇迪史特法諾及荷蘭巨星告魯夫相提並論。
卡達世界盃的冠軍賽將於台灣時間今(18)日晚間11點登場,阿根廷與法國將上演「神仙打架」,替各自球隊爭取拿下世界盃的第三座冠軍。不過獎落誰家還未定,球迷已經開始討論將登場的主審是否對各自的球隊有利。
(中央社)國際足球總會(FIFA)先前宣布波蘭裁判馬西尼亞克(Szymon Marciniak)將擔任卡達世足賽法國對阿根廷冠軍賽的主審,這可能會使阿根廷巨星梅西心中發毛。
現年41歲的馬西尼亞克是為世足冠軍賽執法的首位波蘭裁判,他2018年在俄羅斯世足賽初試啼聲。18日冠軍賽的兩位助理裁判也是波蘭籍,分別為索科尼斯基(Pawel Sokolnicki)和利斯特基維茨(Tomasz Listkiewicz)。
馬西尼亞克在本屆世足賽已經為法、阿兩隊先前的戰役執過法,分別是阿根廷16強淘汰澳洲之戰,以及法國踢倒丹麥的分組賽。
Szymon Marciniak's third game as a referee at #WorldCup2022 will be the final.
— DW Sports (@dw_sports) December 15, 2022
✅ Argentina vs. Australia
✅ France vs. Denmark
✅ Argentina vs. France pic.twitter.com/mZ7gRMZIA8
不過在此之前,梅西(Lionel Messi)出賽只要碰到是這位光頭裁判執法,很容易吃鱉。
故事可追溯到2016-2017球季歐冠盃,當時梅西效力西甲巴塞隆納隊(Barcelona),兩次在馬西尼亞克執法下吞敗。首先是16強戰,巴塞隆納以0比4敗在巴黎聖傑曼(PSG)腳下。
下一戰巴塞隆納雖能報一箭之仇,以6比1力克巴黎聖傑曼,並晉級8強,但在對戰義甲勁旅尤文圖斯(Juventus)時,又以0比3吃下敗仗。
如今梅西在世足冠軍賽又將與馬西尼亞克場上相逢,他只希望能破除魔咒,順利舉起大力神盃,為自己的國際賽生涯劃下完美句點。
不過另一方面,也有球迷發現馬西尼亞克和阿根廷1986年世界盃奪冠時的裁判菲奧(Romualdo Arppi Filho)有神奇的相似之處,菲奧出生於1939年1月7日,而馬西尼亞克則是出生於1981年1月7日;這是否為阿根廷帶來好運,今晚即將揭曉。
Szymon Marciniak, árbitro de la final del domingo entre Argentina y Francia, nació un 7 de enero. Acabo de ver que Romualdo Arppi Filho, árbitro de la final ganada en el 86… TAMBIÉN NACIÓ UN 7 DE ENERO. Basta, no puede ser real. Tiene que ser esta, @gastonedul. 🇦🇷🙏 pic.twitter.com/0jcbH2Ttle
— Hernán Lospinato (@hernanlospinato) December 15, 2022
梅西職業生涯獲獎無數,歷史定位只差世足金盃
阿根廷巨星梅西即將在卡達世界盃足球賽為個人生涯的世足賽之旅畫下句點,多年來已斬獲琳瑯滿目獎項的他,如今只差一座冠軍金盃「大力神盃」,就能奠定他的歷史地位。
《法新社》報導,梅西職業生涯已獲得37座足球俱樂部冠軍獎盃、7座金球獎(Ballon d'Or)及6座歐洲金靴獎(European Golden Boot),外加1座美洲盃(Copa America)冠軍和1面奧運金牌,以及一連串可能永遠無法打破的進球和統計紀錄。
35 years
— Izaier Asamoah Zaiers (@kwaku_zaiers) June 24, 2022
769 Career Goals
331 Career Assist
40 Trophies
7 Ballon D'or
8 Pichichi
6 European Golden Boot
All-time Barcelona top scorer
All-time La Liga top scorer
All-time Argentine top scorer
3 Kids
1 Wife
...And He's the Greatest Footballer of All Time.#Messi𓃵 pic.twitter.com/INcPePkTnR
今年35歲的梅西在他18年職業生涯期間,一再斬獲各大榮譽,目前顯然只差世界盃冠軍這個獎項,而他在18日世足決賽有望以阿根廷國家隊隊長身分,填補他生涯履歷中最後一個缺憾。
對於最狂熱的梅西支持者而言,阿根廷若能在世足決賽扳倒法國,將能平息關於他在足球界最偉大球員中排名的辯論。
迄今為止,梅西的生涯成就已使他有權與巴西球王「黑珍珠」比利(Pele)、阿根廷傳奇馬拉度納(Diego Maradona)、西班牙傳奇迪史特法諾(Alfredo Di Stefano)及荷蘭巨星告魯夫(Johan Cruyff)相提並論。
LA FRONTERA FINAL - El diario The Times Sport de Gran Bretaña hizo referencia en su portada al último paso que le queda a Messi para quedar a la altura de Maradona y Pelé... ¿Estás de acuerdo con esta consideración? pic.twitter.com/LV3GDRzdOW
— SportsCenter (@SC_ESPN) December 17, 2022
梅西在18日贏得世界盃能否使他超越上述偉大球星?有些人認為是的,其他人則認為他早已獨一無二。
梅西展現精湛球技,率阿根廷在4強賽3比0擊敗克羅埃西亞後,阿根廷國家隊總教練斯卡洛尼(Lionel Scaloni)評論說:「我會毫不懷疑地說:他是史上最佳球員。」
前英格蘭隊隊長席瑞爾(Alan Shearer)指出,他長期以來都把梅西的同袍馬拉度納視為史上最佳球員,因為他曾在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奪冠。
席瑞爾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如果梅西在此(卡達世界盃)贏得這個獎項,我將會改變觀點。」
1986年在馬拉度納助攻下為阿根廷攻進致勝球擊敗西德奪冠的布魯恰卡(Jorge Burruchaga)認為,梅西已是當代最偉大球員,唯有「C羅」羅納度(Cristiano Ronaldo)能媲美,不需要與前輩球星相較。
布魯恰卡告訴《法新社》:「無論輸贏,梅西的地位都不會高於或低於馬拉度納,不論發生甚麼事,梅西都將名留青史。」
「過去70年有5名球員被視為全球最佳—迪史特法諾、告魯夫、比利、馬拉度納及梅西。梅西在名單上,不管他有沒有贏得世界盃。但我希望他贏。」
📍Messi es más grande que Maradona/Pelé. pic.twitter.com/h0zY8ZM0In
— Charaf L’Astigmate (@CharafMazoury) December 18, 2022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 【2022卡達世界盃】四強賽:球王圓夢、法國衛冕,還是黑馬創造奇蹟?
- 【2022卡達世界盃】已經變成一種信仰:為何阿根廷足球迷愛馬拉度納比梅西多一些?
- 【2022卡達世界盃】冠軍賽台灣18日晚間登場,法國隊在總教練德尚帶領下有望尋求衛冕
- 【2022卡達世界盃】跌跌撞撞12年,「末日孤艦」梅西終於煉成了真正的國家隊與聯賽領袖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黃筱歡
核稿編輯:羅元祺
“2022卡達世界盃”的相關議題
- 2022-12-19 【2022卡達世界盃】阿根廷睽違36年拿下第3冠,民眾還願跪爬方尖碑,法國2度奇蹟追平雖敗猶榮
- 2022-12-19 【2022卡達世界盃】阿根廷粉碎法國衛冕夢奪隊史第3冠,梅西獲金球獎劃下完美句點
- 2022-12-18 【2022卡達世界盃】梅西最後一舞:阿根廷與法國爭冠,波蘭籍主審是否真能「帶來好運」?
- 2022-12-18 分析卡達世界盃的經濟效益與資金流動:為什麼FIFA能成為僅次於國際奧會的吸金天王?
- 2022-12-17 【2022卡達世界盃】冠軍賽台灣18日晚間登場,法國隊在總教練德尚帶領下有望尋求衛冕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看見身障老後的照顧困境,讓照顧悲劇不再發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伊甸基金會期待家有身心障礙者的朋友,能夠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只要願意求助,不需自己一肩扛起所有的照顧重擔。
高齡社會是醫療技術進步、養生觀念提升的反映,但這樣的發展,也伴隨著許多問題,比方勞動力下降、經濟問題、醫療需求改變等。與此同時,我們可能較少關注到的身心障礙族群以及他們的照顧者,同樣也呈現逐年高齡化的發展,而且背負著更多挑戰與考驗,包括家庭、社會資源、公眾意識等。
根據衛福部統計,近七成生活需要他人協助的身心障礙者,是由家人照顧。老人福利法定義老人為年滿65歲,而身心障礙者往往比一般人提早退化20年,表示身心障礙者45歲即邁入老年期。在家人依舊承擔最多照顧勞動的現況,身心障礙者與照顧者雙雙老化的現象加速,照顧需求更顯迫切與複雜。
關於身心障礙者,你所不知道的是⋯⋯
「自從2000年以來,台灣的社會福利發生了很多變化,不管是在食衣住行各方面,當然,也包括政府開始推動長照2.0的制度。這些改變的立意都是良善的,但是我們的社會觀念卻可能還沒有追上。」伊甸基金會副執行長何天元談起關於身心障礙者的福利,有感而發地表示。

在台灣,大眾對身心障礙者還是普遍存在著排斥的心態。何副執行長提到,這樣的排斥,可能不僅僅存在於一般身心健康的民眾,甚至是身心障礙者的家屬,都有可能抗拒接受現實,選擇封閉自己和身心障礙者,停止與外界接觸。「在推動照顧身心障礙者相關的服務上,真的是困難重重,比方我們要辦活動,或者要尋找合適的機構場地,常常遭到民眾抗議。」何副執行長表示。不過,即使如此,伊甸基金會想要持續為身心障礙者倡議、改善現況的決心,並沒有絲毫改變。「因為照顧身心障礙者,真的是非常重要,同時也非常辛苦的一件事情。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沒有人應該被孤立,或者獨自承擔這一切。」
目前伊甸基金會提供日間照顧、居家照顧、社區服務、住宿機構等不同形式的服務,希望可以讓更多有需要的家庭,找到一個最適合自己和家人的方式來照顧身心障礙者。「除此之外,因為科技不斷地進步,很多觀念也都在改變,伊甸希望可以永遠多想一步,替大家先做好準備,所以我們提供的各種課程、教材,還有對我們工作人員的培訓等,也都持續在更新。」為了打破傳統觀念上對於身心障礙者的排斥感,伊甸基金會更是持續舉辦活動,透過各種媒體、平台的宣導,希望能夠改變社會普遍的觀感。更重要的是,讓所有的身心障礙者和他們的家屬知道——你不需要孤軍奮戰,伊甸願意提供各種你需要的支援和資源。
當我老了,你也老了
提到伊甸所能提供的支援和資源,家有多重障礙者的恩蓉媽媽對此感受最深。「我們恩蓉是多重障礙的孩子,她還在我肚子裡的時候我就知道了。既然我們選擇迎接她的到來,就必須要為她做好最周全的準備,所以我跟恩蓉爸爸一直都很積極地去找各種課程、復健來上,希望恩蓉在人生的這路上,可以走得更順一點。」恩蓉自從八個月大左右就開始接受復健,在醫療上,恩蓉的爸爸媽媽也非常重視她的黃金治療期。除此之外,各種相關的課程、活動,恩蓉爸爸和媽媽也都盡可能去學習、接觸。在恩蓉一家搬到台北之後,恩蓉更是直接開始使用伊甸的日間照顧服務。「這個決定真的是最好的決定,因為伊甸的照顧服務,改變了我們一家相處的氣氛。」恩蓉媽媽真誠地說。

恩蓉是個喜歡學習的孩子,在享有義務教育的十二年期間,她白天到學校接受教育,傍晚放學回家休息,行程和一般的學生幾乎一樣。但是在高中畢業之後,恩蓉就面臨了大學裡面沒有這樣的服務的問題,換句話說,她白天沒有地方可以去,只能待在家裡,由爸爸媽媽照顧。
「那時候我們想了很多方法、討論過各種可能性,但是因為恩蓉是多重障礙,能夠幫助她的機構真的不多,後來我們只能選擇看護,讓她待在家裡。」但這樣的做法引起了恩蓉很大的反彈,因為她喜歡接觸新事物和具有學習的熱情,和被困在家裡的現實,起了巨大的衝突。恩蓉常常鬧起脾氣,爸爸媽媽也被迫在日常的工作之外,還要處理更多事情、更多情緒,一家人都感到喘不過氣來。
「搬到台北之後,我們進入了伊甸的民生日照中心,在這裡恩蓉可以參加課程,可以復健,有很多她沒有接觸過的新鮮事,讓她非常開心;甚至我常常很驚喜地發現,她持續在進步、在成長。」不只如此,一家人因為伊甸照顧服務的幫助,都各自獲得了喘息的機會,在體力上、心情上都更加有餘裕與彼此相處。
你的辛苦有伊甸懂,請放心好好休息
「絕對要尋求協助,一定要給自己一點休息的空間。」恩蓉媽媽談到過去認識的朋友中,也有一位家有身心障礙兒的媽媽。「那位媽媽的先生沒有辦法接受有障礙的孩子,在孩子出生沒多久之後就選擇消失,把孩子丟給媽媽。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們家家境還不錯,不需要為經濟問題太費心。」即使如此,這位媽媽朋友還是在某一天傳訊給恩蓉媽媽,說自己真的很累,想要結束一切。「我收到訊息真的嚇到了,立刻找里長、找社工過去那位媽媽家,還好沒有發生遺憾的事情。但這也讓我思索到,人是沒有辦法獨自存在的,特別是有身心障礙者的家庭,了解各種支援系統可以怎樣隨時幫到你,隨時給你一個出口、一個喘息的機會,真的很重要。」
把成為身心障礙者家庭的後盾,當成一生目標的何副執行長,也提到他在第一線上,觀察到一些家庭的狀況。「很多家庭把自己封閉起來的原因,是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家裡有這樣的問題,覺得很羞恥;有些則是對外尋求協助,就會產生愧疚感。這樣的觀念,其實直到今天還一直困擾著非常多的家庭。」除此之外,經濟上的壓力,也是讓許多身心障礙者家庭不敢求援的主要原因之一。何副執行長提到,曾經遇到過一位身心障礙者,他的一天四餐就是一片厚片吐司,切成四塊,早餐、午餐、晚餐、宵夜各一塊。「而且你可以看到那片吐司已經是幾乎要腐敗的狀態,真的很令人揪心。」

目前政府已經開始在很多地方設立日間照顧機構,就是希望讓身心障礙者可以就近在社區裡也接受到不同需求的照顧服務。何副執行長強調,現在政府有補助,伊甸基金會也很願意提供急難救助,給所有有需要的家庭,一個暫時緩解現況的機會。「只要願意尋求援助,我們一定會想辦法幫到你。我們只希望能夠傳達一個觀念:讓身心障礙者獲得更好的照顧,其實是讓整個家庭過得更好。」
這是一段讓力量凝聚的旅程
除了縱向的提供幫助之外,橫向的新知教育、心得分享也一樣重要,伊甸透過許多方式,讓資訊透明,讓不管是不是身心障礙者和其家庭,都能對身心障礙者的能力和需求更有概念。
何副執行長邀請大家收聽伊甸的Podcast——「先來一杯,我們再聊」,希望能透過照顧者的分享,讓彼此都有傾訴、傾聽的機會,更讓未來都可能是照顧者的你我,有越來越多的參考樣本。與此同時,讓照顧者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自己也有權力追求快樂與自我人生。
談到分享,恩蓉媽媽也非常同意「吐苦水」的重要性。「因為我先生是牧師,我身為師母,其實也常常扮演著傾聽者、照顧者的角色,所以我都很鼓勵有同樣狀況的家庭,把感受說出來、把問題說出來,我們一起來解決。」恩蓉媽媽希望讓更多身障家庭知道他們並不孤單:勇於求助、適時喘息、讓專業介入。
伊甸基金會從身心障礙者的角度出發,提供個案管理、心智障礙者雙老家庭支持、支持性就業、日間作業設施、日間照顧服務、社區居住等服務,另外還有居家修繕、交通接送、輔具服務等。不僅為身心障礙者提供了實際的幫助,更重要的是給予了他們和家庭一份深深的愛和希望。就像恩蓉和恩蓉媽媽,透過這些協助,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意義和價值,並成為社區中傳播正能量的重要角色。我們期待更多家有身心障礙者的朋友,能夠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只要願意求助,身心障礙者的照顧重擔,真的不用自己一肩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