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衛隊為什麼敢在宮古海峽多次「調戲」中國遼寧號航母艦隊?

日本自衛隊為什麼敢在宮古海峽多次「調戲」中國遼寧號航母艦隊?
2021年遼寧號穿越宮古海峽時的照片|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表面上,日本藉中國航母穿越宮古海峽,大肆炒作「中國威脅論」。實際上,日本早已看穿中國航母紙老虎戰力,而敢於近距離跟蹤、騷擾。甚至直接飛到遼寧艦的正上方,近距離迫近拍攝航母全貌,以致於還讓中國航母感受到「嚴重威脅」。

文:黃澎孝

日本防衛省12月17日揭露,中國航母遼寧號在內的六艘共軍艦艇,12月16日經日本宮古海峽出太平洋。這也是繼今年5月遼寧艦穿越宮古海峽以來的第二次。有趣的是,中國官媒在吹噓中國航母艦隊「空前規模出太平洋」之餘,居然還特別「奉勸日本別惹事」。

為何「奉勸日本別惹事」?

原來,今年5月遼寧艦穿越宮古海峽至西太平洋演練結束後,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吳謙大校在5月26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嚴詞批評日本海上自衛隊「近距離跟蹤干擾活動是非常危險的,極易引發誤解誤判和海空意外事件。」

吳謙氣呼呼地指控說:「日方所為既不利於雙方互信,也對雙方艦機和人員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並要求日方「停止一切毫無意義的干擾活動,以實際行動維護雙邊關係和地區和平穩定。」

「小日本」膽敢調戲「大中國」航母艦隊?

其實,這則有趣的新聞透露出以下兩件事情:

表面上,日本藉中國航母穿越宮古海峽,大肆炒作「中國威脅論」。實際上,日本早已看穿中國航母紙老虎戰力,而敢於近距離跟蹤、騷擾。甚至直接飛到遼寧艦的正上方,近距離迫近拍攝航母全貌,以致於還讓中國航母感受到「嚴重威脅」。

中國向所輕蔑的「小日本」,怎敢冒犯「大中國軍威」去調戲中國航母呢?

首先,日本吃定了中國航母艦隊不敢輕舉妄動。因為,宮古海峽寬約145海里,大部分水深在100米公尺以上,不論峽寬、水深,或水文條件都是比較適合中國航母艦隊和水下護航潛艦東出太平洋最便捷的國際航道。

但是,一旦雙方發生武裝衝突,宮古海峽兩岸的日本反艦飛彈,就能夠緊緊鎖住該海峽,保證讓中國航母艦隊「有去無回」。

AP22349322897834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在日本周邊巡航的美日戰機編隊

其次,遼寧艦本是一艘早已過氣的訓練艦。攸關航母戰力的「殲15」艦載機,也是山寨自烏克蘭取得的前蘇聯艦載機Su-33的30噸級重型戰鬥機。該機由於引擎推力不足,在航艦起飛時必須在重量上減載。能夠攜帶的油料和武器彈藥都很有限。

但是,中國航母最為短缺的,更是艦載機的飛行員。因為,艦載機飛行員是列名「世界十大最危險行業」之一。其危險的程度居然是「宇航員」的五倍。由於航艦的降落甲板長度僅150至200公尺,加上海面晃動、又受風向和風速變化等影響,對飛行員是極大的技術考驗。

起初,中國曾暗中招募美國和英國的海空軍退休飛行員,協助訓練中國的飛行員。日前,《路透社》報導的前美國海軍陸戰隊飛行員丹尼爾・杜根(Daniel Duggan)因訓練中國軍機飛行員而被美國政府起訴的案例,就是一個鮮明的事證。

由於中國缺乏艦載機起降模擬器,因此,即便在外國飛行員的指導下,中國艦載機飛行員在培訓和值勤過程中,折損的比例都相當驚人。真正能夠派上航母執行任務的成熟飛行員寥寥可數。

以遼寧艦為例,理論上雖可滿載35架殲15,但是,實際上能夠派上用場的飛行員卻仍不足。以致於,遼寧艦別說攻擊戰力,甚至於連保衛自己艦隊的小範圍制空權都很難把握。

另一方面,遼寧艦依賴傳統動力,艦體又不夠大,非常仰賴補給艦的支持。但是,偏偏補給艦體量大、速度慢,本身防護能力薄弱,一旦補給艦被擊沈,遠懸外洋的遼寧艦,可能連「回家」都很困難。如此「兩光」自身難保的航母艦隊,看在海軍傳統紮實的日本海上自衛隊眼中,實在沒有什麼好怕的。

因為,人家日本早在100年前的1922年12月27日,第一艘航母「鳳翔號」就已經開始正式服役了⋯⋯。老共有什麼好顯擺的呢?

換言之,以曾歷經實戰驗證的美製反艦武器,諸如魚叉飛彈的射程與精準度,一旦「台海有事」,中國海軍船艦,別說穿越宮古海峽部署到西太平洋「反介入/區域拒止」(Anti-Access/Area-Denial)甚至於連台灣周邊150公里半徑範圍內的巴士海峽和台灣海峽,共軍都不敢冒險穿越。當然更甭談對台灣的封鎖了。

本文經黃澎孝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