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手術的發明(上)》:如果希波克拉底是「醫學之父」,那麼這樣的父子關係還真是啟人疑竇

《手術的發明(上)》:如果希波克拉底是「醫學之父」,那麼這樣的父子關係還真是啟人疑竇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書是一部宏觀的外科手術史,由大衛・史耐德醫師撰寫,內容從古希臘醫生對人體的危險猜測說起,一路寫到改變世界的20世紀植入物革命。再加上自己接受醫學訓練的過程,以及與病患之間難忘的回憶,讓這本書更加引人入勝。

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在《萬病之王》(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中提到,古希臘人「全力發展水輪、活塞、閥門、水閘等與流體有關的機械。這是一場源自灌溉和挖掘運河的水利科學革命,最終阿基米德在他的浴缸裡,發現了與他同名的浮力原理。這種對液壓的執著,也融入了希臘醫學和病理學。為了解釋疾病(而且是所有疾病),希波克拉底也跟上潮流,根據液體和體積,精心設計了一個理論,並將這理論隨心所欲地使用來解釋肺炎、膿腫、腹瀉和血腫。」

希波克拉底與承繼他的學生蓋倫,用四種液體的概念來解釋身體內部的運作和失能。希波克拉底像液壓工程師一樣思考,認為身體中的血管是儲存血液、黏液、黑膽汁和黃膽汁的容器:「在消化過程中,食物和飲水變成了身體的黏液,也就是體液。」特姆金(Owsei Temkin)寫道:「……它們是身體的營養,滋養著身體組織,因此組織的存在要歸功於體液。人體內並不存在火、土、水等亞里斯多德元素,它們是黃色膽汁、黑色膽汁和黏液。」

亞里斯多德的第四個元素「氣」,則是斯多噶哲學(一個人最重要的靈魂或創造力)中的肺,被視為為生命和精神力的載體。

要瞭解希波克拉底在西元前四世紀的邏輯,請記住此刻離英國醫師哈維(William Harvey)對血液循環的突破性實驗,還有近兩千年的時間。古人並沒有血液循環的概念。所謂的血液循環指的是我們從心臟開始,一路穿過主動脈抵達小血管,一直到最窄的血管,也就是毛細血管,再逐漸迴轉到血管壁較薄、血壓較低的靜脈;然後,就像支流慢慢地不斷拓寬,最終匯入海洋,回到粗大的腔靜脈,最後排空返回心臟。

如果你正在閱讀本書,你應該已經明白,身體並不只是把血直接「倒進」你的肌肉,你的肌肉也不是不斷有血濺出的肉製容器。相反地,你的肌肉裡到處充滿微小的血管,這些血管小到連肉眼也看不到。我們的身體裡並沒有將體液(統稱希波克拉底的膽汁、血液和黏液)儲存在一起的地方。那為什麼他會這麼推論?

目前認為, 亞里斯多德應該是第一個用科學方式解剖動物的人, 他的學生戴可利斯(Diocles)可能是第一個解剖人類的人。

在上古時代,直到羅馬人下令禁止之前,解剖人體是被允許的。希波克拉底的醫師們本來可以解剖死者,不過這時候還沒有發明防腐和冷藏技術,所以在這些大體的味道變得太可怕之前,要用最快的速度完成。若有一具剛死亡的人體或動物屍體被放在一位古代醫師前,他可能會快速切開屍體的腹部,發現飄著臭味的腸道裡充滿了消化到一半的食物,以及大血管內有呈深紫色的凝結血液。腹腔則被腸子圍繞,有一些腹水,就像溫的蘋果汁。

接著處理器官,腎臟、肝臟和脾臟呈現深紅色,充滿膠狀、熔岩狀的血液。而一大顆梨狀的膽囊固定在肝臟下方;切開膽囊,可能會滾出幾顆豌豆大小的膽結石,一些黃色液體會滲出,沾到解剖者的手。胸腔中會發現肺臟與心臟,肺周圍有肺部的黏液,肺葉周邊會有泡沫狀液體,如一塊吸飽茶水的海綿。大體的氣管和支氣管幾乎都會有黏液殘留,相當常見。

總之,我們找到了四種體液——血液,黃膽汁,黑膽汁和黏液。由於早期的解剖學家並不瞭解器官的功能,只能仔細研究這些流體,尋求一個統一的「萬有理論」來解釋宇宙中這個最有趣的系統是如何運作。所以當希波克拉底確立並歸納出「四體液理論」時,那一定是可以被稱為奇點的時刻(甚至很可能是基於某具特定的大體所做出的結論);你說,難道還會有比這更值得深思和熟記的哲學理論嗎?

當個人的體液主導了一個人時,也影響了人的個性和行為。你們一定聽過有四種不同的人格,分別與四種體液有關的說法。在希臘文中,黑膽汁是melancholia,這也是我們把「憂鬱」的人稱作melancholic 的理由。一個「冷靜沉著」的人,表示他體內的黏液過多,所以我們用phlegmatic 來表示。一個躁動不安、笨拙或「膽小」的人,表示有太多的黃色膽汁,我們會用choleric 來表示。如果患者被血液主導,精神飽滿且性格溫和,就會被稱為「樂觀的」(sanguine),在拉丁文中是「血」的意思。

以下是關於希波克拉底理論在科學革命之前,為何一直佔據主導地位的重要觀察。試想,即使是文藝復興時期最聰明的人,身處在這樣一個毫不科學的世界裡,如果被迫思考身體的各種功能,也很可能對希波克拉底這個有趣的理論毫無抵抗力。但畢竟該理論的科學基礎並不存在,這也導致當時很多醫學治療不但無效甚至危及性命。希波克拉底與他的學生們,為那些他們號稱有效的療法提供了很多解釋,但從未提過那些療法無效的理由。

如果希波克拉底是醫學之父,那麼這樣的父子關係還真是啟人疑竇。我們實在無法確認任何醫學上的成功,與他(或他的追隨者)的理論之間的關聯。

對當時最能接受這些理論的樂天派來說,減少血液的體積是完全合乎邏輯的想法。如果患者「頭腦發燙」,或是生病導致發紅和發熱(用現代的說法,我們會說他「發燒」了),希波克拉底學派的醫師會幫患者放血。最經典的做法就是直接切開靜脈(或稱靜脈切開術),然後用杯子把血吸出來(將杯子抽真空後吸傷口的血)或是用水蛭來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