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手術的發明(上)》:如果希波克拉底是「醫學之父」,那麼這樣的父子關係還真是啟人疑竇

《手術的發明(上)》:如果希波克拉底是「醫學之父」,那麼這樣的父子關係還真是啟人疑竇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書是一部宏觀的外科手術史,由大衛・史耐德醫師撰寫,內容從古希臘醫生對人體的危險猜測說起,一路寫到改變世界的20世紀植入物革命。再加上自己接受醫學訓練的過程,以及與病患之間難忘的回憶,讓這本書更加引人入勝。

「放血」是當時試圖平衡體液的一門古老藝術,也解釋了為什麼有這麼多患者接受放血治療(不過通常因為放血過多而身亡)。回想一下你自己發燒的經驗。發燒時,身體溫度會上升,這其實是身體對細菌或病毒攻擊的全身性反應,現在很容易就能使用科學術語來解釋。不過如果你活在僅僅五個世代以前,你很有可能會被你的社區醫師拉去床邊開始放血。

羅馬帝國起源於西元前三十一年,在統治者奧古斯都的領導下,希臘與埃及合併。奧古斯都統治到西元前十四年,而羅馬成為這個強大而和平的王國中心約莫有兩百年之久。希臘城邦在羅馬統治下被同化,早期的帝王則信奉希臘古典文明。

進入這個相對和平、有秩序的時期後,又誕生了另一位偉大的先輩醫師蓋倫(一三○∼二○○)。和希波克拉底一樣,蓋倫來自愛琴海以東,出生在小亞細亞的帕加馬(Pergamum,今土耳其貝爾加馬)。如同希波克拉底的出生島(科斯),帕加馬坐落著治癒之神阿斯克勒庇厄斯(Asclepius)的神殿。蓋倫從家鄉開始接受訓練,一路到士麥那(Smyrna)和科林斯(Corinth),最終抵達亞歷山大。

特姆金寫道:「亞歷山卓這座城市的興起,是古代學術、科學和醫學史上的一件大事。從西元三世紀前,直到六四二年被阿拉伯人征服為止,亞歷山卓是發展醫學研究(特別是解剖學)最重要的中心。」如同本書接下來的所有故事,每個時代都會有一個世界性的「科學和醫學教育中心」,「有一段時間,解剖學可以直接在大體上進行研究,直到羅馬法律強制停止類似研究,解剖學就局限在動物解剖上。」

蓋倫經過亞歷山卓的教育洗禮後,回到帕加馬成為格鬥士的醫師。作為一名相當早期的「運動醫學醫師」,蓋倫在執業生涯中顯然沒進行過人體解剖,但他以手術治療格鬥士的過程中,對解剖有了深度的瞭解。後來蓋倫被皇帝奧利略叫到羅馬,在那裡度過他人生的最後四十年,負責寫作、教學和照顧皇帝。

蓋倫不僅是一位具影響力的醫師,他也是哲學家。除此之外,他同時也是科學家、相當熟練的解剖學者(儘管解剖的都是猴子和豬),以及閃耀且多產的作家,以極具教養的希臘風格從事寫作。著作本身是他的象徵,「光他個人留下的作品就有十幾卷,每卷約有一千頁」。

如果亞里斯多德是第一個進行動物解剖、第一個假設人體每個器官分別具有功能的人,蓋倫就是將動物解剖和活體解剖(對活體動物進行解剖)提升到另一個層次的人。西元前三世紀,在希羅菲盧斯(Herophilus)和艾拉西斯特拉圖斯(Erasistratus)這兩位與伊比鳩魯同時代的人物領銜下,解剖學在亞歷山卓興起了重要的教學革命。亞歷山大大帝在他們剛出生時,建立了這個屬於他的城市。這是一個在地中海旁、靠近尼羅河口的邊境城市,周圍被野蠻人環繞著。

此時,人們很可能對那些在亞歷山卓定罪的罪犯進行了解剖(聽來很可怕,但很有可能是活體解剖)。詹森(Steven Johnson)描述「這是一種蜂鳥效應,有時候在某個領域單一或一大群的創新,最終觸發了另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出現翻天覆地的改變……有時這樣的改變,與政治領袖或發明家的行動有關……」

作為希臘化的前哨站,亞歷山卓這座年輕的城市,是希臘自然哲學家最理想的實驗室,有同化當地文化和領導人物,以及培養國際學生的傳統(傳承自亞歷山大)。往後將近一千年,它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學習型城市,擁有世界最大的(莎草紙卷軸)圖書館。結合古埃及的學術文化、希臘哲學的洞察力與經驗主義,加上被征服的波斯和印度人民的貢獻,使亞歷山卓成為最適合蓋倫完成學業的理想城市。

蓋倫的重要著作《論解剖過程》(On Anatomical Procedures)是個奇蹟。這是他最後一項重大成就,內容基於他一生對解剖的研究。有人說蓋倫雖然不是解剖科學的創始者,但絕對是當中第一位重要的見證者,而這項成就見證了他的「堅持」。與多數解剖學書籍一樣,《論解剖過程》記載了許多關於骨骼、肌肉、血管和器官的豐富資訊。然而,大部分的內容都基於希波克拉底的體液生理學,所以在今天看來,多半是可笑的內容。

但直到維薩里(Vesalius)在一五四三年發表了《人體的構造》(De humani corporis fabrica〔On the Fabric of the Human Body〕)前,這本書都具權威地位。蓋倫受到如此高的評價,因此就算維薩里要批判這位大師,也不得不踮起腳尖、小心翼翼,才能在他的權威下撒下一顆懷疑的種子。

蓋倫在解剖實驗的領域的確是真正的先驅。很不幸地,這些成就與活體解剖有關。相較於臆測體內的體液是否不平衡,蓋倫成為第一個瞭解各器官功能的人。「透過綁住和鬆開尿管,蓋倫證明尿液從腎臟流向膀胱;他切斷切斷脊髓的不同位置,並描述了相關運動和感覺損失的現象;他將喉返神經綁起(連結大腦與聲帶),然後發現人的聲音會因此喪失並做了紀錄。」

這位西元二世紀的自然哲學家,顛覆了好幾世紀以來亞里斯多德學派認為心臟是身體「指揮中心」的理論,反而證明了神經將來自大腦的神經脈衝送往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