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SDI與BMW擴大合作高階電池,兩集團協力朝電動車領域積極轉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隨著電動車發展,電池成為了下一個重要能源產業,近日三星(Samsung)已經加強和寶馬(BMW)合作,要打入更多高階電池市場。
近日全球大環境驟變,其中以DRAM半導體受高庫存受到影響最劇烈,三星電子集團(Samsung)為了要避免集團陷於危機,並持續推動向電動車產業轉型。昨(18)日三星執行長已與寶馬(BMW)汽車會面,商議如何電動車產業的電池領域中合作,協助BMW朝向電車轉型引起市場矚目。
三星SDI和BMW合作,成帶動集團轉型的關鍵
三星集團旗下的三星SDI是一間電池和電子材料製造子公司,致力於解決能源、汽車電池問題,同時也處理半導體及顯示的化學材料,它們因近年電動車熱潮,受到集團的高度重視。
三星SDI公布今(2022)年第3季,年營收達到營收年增56.1%、季增13.2%至5368兆韓圜,再創歷史新高,營益年增51.5%、季增31.9%至破紀錄的5659億韓圜;對照三星記憶體市場部門,受庫存調整影響,則不斷拖累集團財報。
其實三星記憶體部門,獲利較2021年同期大減近32%,出現近3年來首見下滑,凸顯市況險峻。三星強調,第3季全球DRAM供應量較第2季萎縮10%以上,且DRAM平均售價也下滑20%,也意味著DRAM持續低迷。
為了分散集團分險並且轉向日益擴大的電動車市場,因此三星積極轉型。像是克萊斯勒(Chrysler)和菲亞特(Fiat)的母公司Stellantis於今年5月和三星(Samsung)將在美國印第安納州(Indiana)建造一座25億美元的電池廠。而近日再和BMW討論強化合作電池領域。

三星SDI當時於2017年,在展覽中展示工業儲能的三星E-2M076電池,引起業界關注。
根據《韓國經濟日報》報導,三星執行長李在鎔打算提高電池供應量,協助BMW更積極朝電動車轉型。早在2019年三星SDI已經向BMW簽下規模30億美元的長期合作協議。
三星強調,旗下產品P5電池與現有的電池相比,原物料成本降低20%,能量密度則提高20%,可以提高電動車的續航里程,包括BMW的i7、iX和i4等車款都搭載了這款電池。
三星SDI目標高級車款
根據中國《光大證券》分析指出,三星SDI於1999年發明當時世界最大容量的1800mAh圓形鋰離子電池,當時發展重心轉向鋰離子電池領域。截至去年該公司已經有1523項專利,屬於動力電池領域的強有力競爭者;不過相較於2020年年底,各大競爭對手相繼於中韓歐美等地設立生產工廠,已經明顯落後。
目前三星SDI的優勢仍是集團的垂直整合,包含三星物產、三星電子有密切合作外,還有三星第一毛織公司的材料技術有利於發展汽車產業。
總而言之,三星SDI有關正極、負極材料,隔膜三項核心材料專利數量居全球第3,電解液專利數是全球第7,在市場上明顯具有優勢。
《光大證券》強調,三星SDI持續發展高鎳的材料路線,推出Gen5動力電池,並且持續深化和BMW合作,其客戶偏向高端車業,除了BMW外還有福斯汽車(Volkswagen)。

2021年6月9日,在韓國首爾的COEX舉行的InterBattery 2021期間,三星SDI公司的最新第5代電池在其展位上展示。該公司已經擁有300個電池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電池原料(例如鋰鎳等)方面仍受制於外國,如中國贛鋒鋰業、瑞士嘉能可等業者。產業鍊則以韓國國內為主,游供應商主要有格林美、當昇科技、中偉股份、貝特瑞和瑞士泰來等;生產基地布局在西安、天津和長春等地。
至於下游品牌客戶主要是奇瑞汽車、北汽、蔚來、東風、江淮、金康新能源和眾泰等。對照中國電池大廠寧德時代,三星SDI電池產品的中國客戶比較少,未來需要積極擴展市場。隨著各國電池產業白熱化,其目標市場、策略等也越來越清晰。
延伸閱讀
- 三星擬擴大「台韓聯盟」,委外代工聯電、世界先進與力積電,專心對抗台積電
- 晶圓大戰白熱化:傳與三星合組「台韓聯盟」力抗台積電,聯電股價創20年新高
- 三星助攻紅色供應鏈,上千項LCD專利轉讓華星光電,台灣「面板雙虎」拉警報
- 中國電動車電池龍頭寧德時代全球市占率達三分之一,電池佔成本過高,下游整車廠抱怨淪為「打工仔」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快一點」的成長秘訣:讓NUEIP人事管理實現勞資和諧共舞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點點全球成立於2019年,每天為了解決台灣餐飲店業者因人手不足,又要講求速度與品質的消費體驗問題,在全台馬不停蹄地提供從POS系統、線上點餐、數位支付、物流送餐,到行銷導客的一條龍智慧餐飲服務。
點點全球成立於2019年,短短三年,即創下萬家餐飲門市合作,且獲得眾多知名餐飲品牌的支持。
而在點點全球積極為中小餐飲業和小吃店研發創新解方,並展望更多元跨領域服務與海外布局的同時,背後則有專業的NUEIP團隊提供的nuHRM人資系統,為點點全球打理企業內部的所有人事營運。
擺脫呆板的代管計薪,系統串聯自動試算更接地氣

點點全球的人資主管張珺涵指出,過去外包人事薪資給第三方代管公司的過程中,企業內部文化和經營策略往往無法被充分考量,因此,代管公司難以彈性滿足所有員工的需求。每月3號發薪日前,除了需要準備員工名單、出勤記錄、薪資異動資料和請假紀錄等,企業還要負責催促員工提交假勤資料,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精力,還會增加許多時間成本;若發薪後,發現計薪上的疑慮,與代管公司來回溝通的時間,也會進一步加大企業的負擔、影響企業的運作效率。
nuHRM人資管理系統的薪資功能,完美的解決了以上問題。不僅串聯了所有以往需主動提供給外包公司的資料,自動匯出薪資試算結果,還可以快速匯出符合財政部規範的申報媒體檔,讓月底計薪的工作流程能一條龍完成。張珺涵高興的分享:「現在,平均不到一分鐘就可以算完一個人的薪水,且多虧NUEIP獨特的關卡計薪方式,只需要跟著流程一步一步檢查,員工越多越能顯現此功能帶來的輕鬆高效,遠遠超乎我的預期。」
從制度控管到人情考量,NUEIP助打造和諧勞資關係

點點全球的團隊擁有不怕失敗、勇於創新的精神,如此彈性開放的文化也貫徹在公司制度實行上,張珺涵形容自己是雇主與員工之間的橋樑,企業為了維護內部秩序、確保員工的權益與義務,制定企業規章制度,以有效管理人力資源;然而,在實際執行時,也需要具備一定的靈活程度,才能促進勞資雙方的良好關係,達成雙贏目標。
因此,點點全球選擇了能協助實踐彈性文化的NUEIP nuHRM人資系統,利用系統設置「請假申請時間」與「最低請假時數門檻」便是最好的例子,雖其目的是為了更妥當控管人員,但有時員工發生特殊情況,以致無法符合現有制度時,企業可針對個案通融放行,此時,系統功能也可以彈性各別自行調整設定,並且自動串聯至每月薪資計算。張珺涵說道:「制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我們不需要一個將制度綁死的系統,而是一個既有控管制度、又有彈性調整空間的、為『人』考量的好系統,NUEIP就是這樣收放自如的系統,它讓我們建立了更互信互賴的勞資關係。」
重複的人事作業都交給舉一反三的智慧系統

近年來,點點全球快速拓展業務,伴隨著員工的增加,NUEIP系統所帶來的工作效率提升成效也越顯著。「NUEIP是我見過使用起來能最簡單無腦的系統!」張珺涵笑著說:「像是將新進員工加入系統時,只需要建立員工帳號、填寫基本資料、啟用帳號,三個步驟即可設置完畢,加上NUEIP的介面非常清楚明瞭,加速了整個建置的順暢度。」企業應用數位轉型工具,旨為節省重複的行政作業,NUEIP在協助企業導入系統時,已先將所有考勤、假期、加班、簽核等相關規則,依照公司人事規章設定完成,因此只需要為新進員工套用規則,即可快速完成新進員工的系統設置工作。
帶著讓餐飲業者「Work Easy」、消費者「Eat Happy」的經營理念,點點全球目前正積極培育強力的研發人才,進攻跨領域的數位技術服務;並借助彈性易操作的NUEIP企業管理平台,迅速解決企業內部的人事工作、提高企業營運效率;同時,亦增進了勞資雙方之間的信賴感,使團隊更有凝聚力,為企業齊心打拼。
本文章內容由「人易科技」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