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衝擊下,台灣房市最後的狂歡或許將在兩三年內結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20年後這波房價上漲,或許是最後的狂歡。現在要促進生育,扭轉趨勢已經來不及,就算真的能立刻改變,現在的新生兒要成為社會中堅也是20年後的事情。
文:劉彥岑
2021年到2022年中,台灣房市在百年大疫的挑戰中逆勢成長。全台灣共有35萬件房子被買賣轉移,較去年大增,2021年建照核發數量更創26年新高。榮景另一邊,台灣的高等教育面臨嚴峻的少子化挑戰,光是2022年中就有四校停招、八校停辦。
少子化的這個世代,正在完成學業,即將進入社會,開始工作,成為首購族。少子化會像衝擊高等教育那樣,讓節節高漲的房價退潮嗎?
台灣房市買盤的基本人口結構
在台灣買房子的人,絕大多數是自住,以中信房屋2020年統計,自住需求佔比約90%。而以年齡來看,一半以上是20到40歲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首購族。從2013到2022年,這個年齡區間的買房者,穩定維持在全國房貸申請案件數量五至六成間。
所以只要把這個年齡層的相關人口統計找出來,就可以大概知道台灣購屋主力的人口變遷趨勢。根據主計處2021年統計,台灣首購族人數大概在2010年前後接近峰頂,之後就一路往下,不到25年就將近腰斬。

等一下,既然首購族人口在2010年就開始減少,為什麼房價沒有馬上跌?
這跟小家庭成為趨勢有關:年輕人不想跟爸媽住,他們想買房搬出去。所以儘管年輕人越來越少,但因為他們搬出原生家庭,而不像上一代人多代同堂,一來一往減緩了對買房需求的負面影響。
戶口數的關鍵轉折在2023年
未來25年內,台灣20-40歲的人口會幾乎腰斬。小家庭的趨勢只能稍微拖延人口變遷對買盤的負面影響。
根據國發會2021年委託政大社會系執行的「我國區域層級之家户推計模擬」,台灣的每年新增戶數,在2023年後,才會開始如同首購族的年齡層人口,穩定衰退。
該報告包含各縣市的估計。我以該資料製表,可以看到六都的戶數增幅在2025年後加速減少。其中,高雄、台北會最先在2035年-2040年間進入負成長(低於0)。而其他縣市除了離島因政策影響維持成長,幾乎都會衰退。屏東、台東、花蓮是戶數衰退最為嚴重的區域。

2024─2028年間房市會達到短期供給高峰
2019年疫情爆發,美聯儲開啟無限QE,加上台商鮭魚回流的資金,房地產投資成為熱門標的。建商大量新開建案,並以預售屋籌集資金。2021年台灣建照核發數量創26年新高,也是10年來七都首度預售屋銷售超過成屋銷量。
一個建案從領照到完工大概需要3年的時間。以2021年的建照核發狂潮來看,反映新建餘屋大約會在2024-2026達到台灣20多年來的高峰,但2025年前後由上述人口與家戶變遷來推估,購買需求會明顯縮減。

房市最後的狂歡或許即將結束
從基本的供需分析來看,台灣整體房價將因購屋人口與家戶成長趨緩,且2020-21年間大量新建案有待去化,而在兩到三年內,因新成屋賣壓沈重與需求下跌趨勢漸穩而明顯轉跌。因為區域人口變化不同,需求仍大的大都會周邊和產業成長區域可能仍可維持一定的需求。
2020年後這波房價上漲,或許是最後的狂歡。現在要促進生育,扭轉趨勢已經來不及,就算真的能立刻改變,現在的新生兒要成為社會中堅也是20年後的事情。
《國土計畫法》的施行細則將在2025年上路,正好是上述變遷的關鍵時間點──房市需求趨緩或許能舒緩當前嚴重的高房價問題,但也將影響金融體系的穩定,以及未來的都市計畫、交通、住宅政策。是轉機或是危機,端看我們如何應對。
延伸閱讀
- 亞洲投資客趁日元貶值大買日本房地産,房仲:台灣上半年諮詢量超越過去2年加總
- 房價有可能反轉嗎?過去半世紀台灣房市經歷6次循環,最長一次收縮期達16年
- 政大陳明吉從「行為經濟學」分析房價波動:台灣的高房價已超出經濟理性的範疇
- 《無住之島》:買不起、租不好、住不到,蔡政府「市場面」住宅政策全然失敗
- 六都房市交易量年減近3成,下探5年以來同期新低,升息持續衝擊後市難樂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
上廁所這樣的日常小事,其實是真正的人生大事—Panasonic溫水洗淨便座,呵護男性下半身的幸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說到男性如廁的問題,其實還真不少,像是便秘、擦拭不乾淨、甚至碰瓷等衛生問題,讓不少男性為之困擾。這次就讓我們透過醫師的角度來看看,面對這樣的問題可以如何解決?
根據世界廁所組織(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WTO)的統計,人一生大概要花三年的時間坐在馬桶上,而每一次上廁所時的體驗和品質,更是很大程度地影響了我們的情緒和身體健康狀況。
男性如廁的三大問題,你中了幾個?
對大部分的現代男性來說,好好上廁所幾乎算得上是種挑戰。舉例來說,便秘和痔瘡這兩大國人常見的問題,來自於作息不正常、缺乏運動、焦慮、飲食失調等生活習慣。但這些生活習慣,同時也是每天趕著通勤、開會,時常熬夜加班的男性們,必不可免的工作樣貌。在日積月累之下,便秘和痔瘡的困擾,常常就這樣默默地出現,想上不敢上,或者想上又上不出來,讓如廁成為生活中隱性的壓力來源。
此外,腸躁症也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問題。由於腸躁症有可能出現腹瀉的情況,也往往讓人擔心自己擦不乾淨、污物沾染到手上,留下令人不舒服的異味,成為許多男性的困擾。但是,如果因此以大量衛生紙反覆擦拭,除了留下垃圾,造成環境負擔之外,更有可能傷害脆弱的肛門肌膚,紅腫、破皮,甚至發炎、疼痛,同樣影響了生活的品質,造成心理壓力。
除了排便,男性排尿的問題也不少,例如近年來引起不小討論迴響的議題——男性尿尿,站著好還是坐著好?站姿的支持者認為,坐下的時候生殖器容易撞到馬桶圈,感覺很不乾淨,也不舒服;但是站著尿尿所造成的大量噴濺,不只沾染馬桶圈,甚至周遭的地板也要遭殃,最終需要花費更多心力去維持廁所的清潔與衛生,有些時候還因此造成家中成員的爭執。而且噴濺出來的尿液,也是細菌繁殖的最佳環境,如果不小心摸到加上抵抗力差,可能就會讓表皮有傷口的地方感染,實在令人頭痛。

好好上廁所不難,靠這招就夠
要改善這些男性如廁的問題,家醫科洪暐傑醫師認為,溫水便座是個好方法!以痔瘡為例,在臨床上的治療方法之一就是溫水坐浴,因為溫水可以很好地促進肛門口血液循環、減輕壓力,讓脫出的內痔回縮。而在如廁後,利用溫水便座來沖洗肛門,就如同溫水按摩般,一方面改善肛門附近的血液循環,同時減緩便秘、痔瘡帶來的問題。
至於如廁後的清潔,洪醫師則有「衛生紙乾擦不如濕紙巾擦,濕紙巾擦又不如使用溫水便座清洗」的建議。因為溫水沖洗,一來可以避免衛生紙反覆摩擦肛門所造成的傷害,二來也不怕糞便沾染到手,更不會造成後續環境衛生問題,一個動作就能擺脫令人不適的擦拭問題,真是要幫溫水便座拍拍手。
那麼男性尿尿是站著好還是坐著好?洪醫師建議道:「坐著尿尿除了避免尿液噴濺之外,其實好處很多,比方男性尿尿的時候,容易因為血壓改變而出現頭暈的狀況,站著很有可能因為頭暈而跌倒,但坐著的風險就相對低了許多。」但如果已經很習慣採取站姿,又不想因為尿液噴濺而造成家中成員困擾的男性,可以考慮裝設能在馬桶中生成泡沫的溫水便座。除了利用泡沫破壞水的表面張力之外,泡沫也能直接擋住反彈濺起的尿液,大幅阻止噴濺的情況。尿液不再噴得到處都是,廁所就可以更長時間的維持乾淨、衛生的狀態,同住的家人使用起廁所也更愉快。

在潔淨的溫水中,找回如廁的幸福感
Panasonic溫水洗淨便座,是解決男性如廁問題的專家,更是一家人廁所的守護者。360度噴灑泡沫所形成防護圈,包覆了馬桶內壁,能夠阻隔髒污、減少附著,讓尿尿的噴濺問題成為過去式,打掃起來更輕鬆。
既然說到打掃清潔,就不能不提到Panasonic貼心設計的一體式無縫不鏽鋼噴嘴,在使用者「著座後」、「使用前」,「使用後」等三個階段,都會自動進行清潔,從根部到前端徹底除污,強效抑菌高達99%;再加上與肌膚接觸的便座表面採用Ag+銀離子抗菌,符合日本SIAA嚴格的抗菌標準,即使是多人共用也很安心。

在使用者體驗上,Panasonic溫水洗淨便座採用先進的日本瞬熱技術,以快速節能省電的方式、提供不間斷的溫水,更設計了高達25種的洗淨模式,從水溫、水速、出水方式等,都能依照個人喜好調整,讓那些因為痔瘡、便秘或者腹瀉所帶來的疼痛、壓力,在自己喜好的溫水水流沖洗之下獲得改善,得到療癒的感受。

從裡到外,Panasonic溫水洗淨便座的體貼設計,就是要為所有使用者,提供全方位的舒適感。不想再讓上廁所成為困擾的男性朋友,請讓Panasonic溫水洗淨便座呵護你的需求,用全新的如廁體驗,扭轉你下半身的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