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卡達世界盃】蹭梅西熱度,印度議員稱其印度出生、小粉紅說是中國人;馬克宏強擁姆巴佩挨批作秀過頭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阿根廷奪冠消息一出,中國微博上湧現大批假消息聲稱梅西其實是中國人,甚至還幫他取了個中文名字。印度一名國會議員昨(19)日語出驚人,在推特稱梅西是在印度阿薩姆省(Assam)出生,隨即引來網友噓聲。法國總統馬克宏則在自家輸球後立即下球場安慰前鋒姆巴佩,多次將他「強擁」入懷,而姆巴佩則反應冷淡。
搭世足熱擺烏龍,印度議員稱梅西印度出生被噓爆
(中央社)卡達世界盃足球冠軍賽熱潮延燒到印度,一名國會議員昨(19)日語出驚人,在推特稱梅西(Lionel Messi)是在印度阿薩姆省(Assam)出生,隨即引來網友噓聲。他在得知擺烏龍後,已刪除推文。
印度在野黨國大黨(Congress Party)國會議員卡勒克(Abdul Khaleque)上午在推特發文祝賀阿根廷隊奪冠,寫道:「我們為你與阿薩姆省的連結感到驕傲」,並標註阿根廷球星梅西。
被推友問及梅西與阿薩姆有何連結時,卡勒克回覆:「是的,他在阿薩姆出生。」
梅西實際上是在阿根廷出生,因此卡勒克的回覆立即在網路炸鍋,有網友開始揶揄「是啊,梅西還是我同學咧」。另有網友P圖為梅西夫婦換上印度服飾,並說:「冠軍賽後梅西夫婦回鄉訪問;永遠不要忘記你的根。」
After the world cup messi and his wife visited assam
— Desi Bhayo (@desi_bhayo88) December 19, 2022
Never forget where you come from pic.twitter.com/lw6SmMmFXe
卡勒克稍後刪除了貼文。
另方面,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前晚在推特祝賀阿根廷隊奪冠,表示印度有數以百萬計阿根廷隊及梅西的球迷同感歡慶。
雖然板球是印度的國球,但15世紀葡萄牙人航海交易帶來的影響,西南部克勒拉省(Kerala)的民眾相當熱愛足球。根據電視台畫面,許多球迷在冠軍戰身穿阿根廷藍白條紋球衣,在各城鎮體育館或廣場觀看冠軍賽。
然而,克勒拉省的賽後狂歡卻也引發諸多脫序事件。
《今日印度》(India Today)電視台報導,在港都柯枝(Kochi),有球迷聚集街頭影響到交通,一名警察前去勸離,反遭推倒拉扯,造成皮肉擦傷。
在省會錫魯瓦蘭塔不朗(Thiruvananthapuram),2名警員前往關切飲酒鬧事的民眾時遭毆打。
在卡南諾爾市(Kannur),一名24歲男子因支持的球隊不同,被5人攻擊刺成重傷,他的朋友試圖調解也遭人以板球的三柱門打中頭部。
警方已逮捕數名涉嫌傷人者及鬧事者。
Argentina's victory celebrations turn violent in Kerala. @KGShibimol brings you the more details. #FIFAWorldCup2022 #Argentina #Kerala #ITVideo @nabilajamal_ pic.twitter.com/YQAbCfcekN
— IndiaToday (@IndiaToday) December 19, 2022
中國假消息蹭熱度,小粉紅聲稱梅西、姆巴佩都是中國人
《自由時報》報導,阿根廷奪冠消息一出,中國微博上湧現大批假消息聲稱梅西其實是中國人,甚至還幫他取了個中文名字,有叫「梅建川」也有叫「梅建國」,版本眾多,甚至其「祖籍」遍布中國大江南北,還說「祖國為你感到驕傲」、「中國之光」。
此外,這次在世足賽也頗受矚目的法國隊之星姆巴佩(Kylian Mbappé)也「被成為」中國人,網傳稱他本名叫「姆志輝」,「佤族人,出生於雲南臨滄,年少時常在縣醫院街邊踢球,後隨父母移民法國,他也是中國人的驕傲!」

馬克宏「強擁」姆巴佩蹭熱度,挨批政治作秀過頭
(中央社)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昨晚現身卡達世足決賽,在自家輸球後立即下球場安慰前鋒姆巴佩,多次將他「強擁」入懷,而姆巴佩則反應冷淡。馬克宏行為不僅被全球網友嘲笑,也被批評政治作秀蹭熱度。
馬克宏18日飛到卡達觀賞世界盃足球賽對阿根廷的決賽,法國隊靠明星前鋒姆巴佩上演帽子戲法,奇蹟般2度追平,最後在PK大戰時以4:2無緣冠軍,雖敗猶榮。
然而馬克宏現場的行為,包括對姆巴佩過多的「親密動作」,以及姆巴佩展現出來的尷尬,都使他遭受全球輿論嘲笑與批評,認為他作秀過頭。法媒紛以「馬克宏,做過頭?」、「體育非政治?馬克宏證明絕對是!」、「法國輸球後,馬克宏無所不在」等標題評論。
在比賽結束後,馬克宏隨即走下球場抱著姆巴佩的頭,蹲在地上安慰他,但姆巴佩卻只撇了撇嘴回應,且連看都沒看馬克宏一眼;反倒是阿根廷門將馬蒂內茲(Emiliano Martinez)上來致意時,姆巴佩不僅和他握手,也伸手輕拍對方頸部,一旁像局外人的馬克宏只好尷尬地摸摸姆巴佩的頭。
姆巴佩起身後想離開,馬克宏卻拉住他,執意要和他說話,姆巴佩仍舊彎下腰沒有回應,馬克宏接著強行將他的頭擁入懷中,拍打安慰。姆巴佩或許輸球心情太過低落,對於馬克宏的熱情顯得有些不耐。
這一幕在社群媒體上爆紅,受到輿論群嘲,網友寫道:「老兄,現在不是時候」、「姆巴佩無視馬克宏,我喜歡」,還有政治漫畫家以此為素材,畫中馬克宏把姆巴佩頭強壓至懷中,說「再一下,等我攝影師拍完就放開你」。
尷尬的瞬間還沒結束,在金靴獎的頒獎典禮上,馬克宏想要為姆巴佩戴上獎牌,但後者第一時間卻伸手接過,似乎不願馬克宏為其配戴。接著總統又將姆巴佩強擁入懷,使出鼻子貼鼻子的親密朋友舉動,並送上鼓勵,但姆巴佩再次明顯迫不及待想要掙脫。

Le trophée FIFA du meilleur récupérateur de cette coupe du Monde est décerné à...#FIFAWorldCup #mbappe #Macron #Messi #Récupération #Finale #France #Argentine #FRAARG #ARGFRA
— Allan BARTE (@AllanBARTE) December 18, 2022
Pour financer la lutte dessinée :
▶️ https://t.co/0masgFkbV8 https://t.co/KGGk33gl7B pic.twitter.com/RhGAlXFR1n
法國輿論之所以對馬克宏的行為如此不齒,是因為他在世足開踢前才因反對抵制卡達世足而發言表示,「運動不該被政治化」;然而昨晚他這些舉動,在各界看來就是在消費世足以增加自己的政治籌碼,是場「政治秀」,企圖憑藉球員熱度讓人忘記法國面臨的能源危機、通貨膨脹與反對退休制度改革的聲浪。
《世界報》(Le Monde)在今天「馬克宏如何利用世足效應」報導中寫道,自從法國14日準決賽對上摩洛哥時,他就像一名真正的教練般投入比賽,在賽後到休息室給球員精神喊話。18日決賽後,馬克宏再度來到更衣室,向球員表示「為他們感到驕傲」。
他說:「請你們聽我說... 人生也是一樣。你們很多都還很年輕,還有很多屆世足,比我的總統任期還多。」馬克宏在推特(Twitter)中分享這一分多鐘的「短講」,只見球員面無表情,掌聲稀落,也被大批網友留言嘲笑,說是「今晚的二度折磨」。
Fiers de vous. pic.twitter.com/9RMjIGMKGU
— Emmanuel Macron (@EmmanuelMacron) December 18, 2022
Tags:
以引擎創造汽車, Mercedes-Benz 又將如何以 AI 重新定義汽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AI 人工智慧,正在快速改變你我世界。從客服中心的對答到文章的生成, AI 似乎越來越無所不能。與你我生活息息相關的移動生活同樣沒因此例外, AI 不僅讓座艙內車載資訊系統的語音系統聰明應答,更可逐步取代人類掌握方向盤自動駕駛。巧合的是,積極利用 AI 改變汽車樣貌與功能的,更是 130 多年前發明汽車的 Mercedes-Benz!
從 Siri 、 Chatbot 、 ChatGPT ,到 Bing 搜尋引擎, AI 成為了生活中不可忽視的存在。 AI 發揮分析語言及推測使用者意圖的強項,讓過去需要人類親力親為的服務與對談,成為了 AI 當前最火熱的應用功能。汽車產業中也有相同運用,座艙內的車載資訊系統正是最好例子。透過聲控操作車輛功能,讓駕駛不再需要用手一鍵一鍵地輸入指令,更輕鬆直覺,也更便利安全。但 AI 的強大可不僅於此,透過對圖像能力的處理與深度學習,更一步步實現全自動駕駛願景。
AI 於汽車產業的應用,放諸全球每個汽車品牌都在積極努力。身為汽車的發明者, Mercedes-Benz 曾以內燃機改變了人類的移動方式,以當前的發展趨勢看來, Mercedes-Benz 很有可能要再度運用 AI 科技,改變汽車於人類歷史中的定義。
AI 能帶給車主何等的科技便利? 以 Mercedes-Benz 的 MBUX 多媒體系統發展來說明
開車時要如何讓旅程更添便利與樂趣?從收音機的發明開始,車廠們從不停止創新。在安全的基礎上,設置更進階的汽車音響、透過衛星訊號的導航系統、利用連網能力引入更多元的功能等。 Mercedes-Benz 於 2018 年推出 MBUX 多媒體系統,更開拓了汽車產業的全新領域。雖然聲控不算是最新的科技,但搭載於當時 A-Class 上的第一代 MBUX 多媒體系統,可以透過 AI 學習,讓駕駛使用如「我覺得冷」的人性化口語,命令車輛聰明自動地調高空調溫度,並結合大尺寸的觸控螢幕與高度個人化設定,達到因人而異的介面風格。此外,亦可發揮 AI 運算與學習能力,分析駕駛愛聽的音樂類別、常去的餐廳等安排建議,直接顯示於介面上。

立基於第一代基礎, 2021 年第二代 MBUX 多媒體系統迎來了更智慧的更新。延續前一代的大尺碼螢幕規格,創造出更大且前所未見的顯示介面。且不僅針對駕駛,更能針對座艙內的每位乘客進行貼心功能。後座乘客也可以直接與 MBUX 語音助理溝通、夜間拿取前方置物箱內物品時副駕駛座室內燈主動開啟等等。針對駕駛部分更是無微不至,駕駛要倒車時系統會自動收起後擋玻璃電動遮陽簾、要調整後視鏡時駕駛只需注視欲調整的後視鏡,就可直接進行控制;不僅如此,更研發出擴增實境抬頭顯示器,讓導航路徑可與前方環境合而為一,駕駛無需低頭觀看地圖。
而在第一代 MBUX 多媒體系統研發不到五年時光內,第三代 MBUX 多媒體系統將於 2023 年問世,啟用 5G 模組,加強即時連線的應用能力。在車輛靜止時,要於車上進行視訊會議、觀看 TikTok 影片或是玩個 Angry Bird 都不成問題。更強大的沈浸式體驗也是第三代 MBUX 多媒體系統的強項,將讚譽為柏林之音 Burmester® 環場音響系統結合環景式內裝照明,讓燈光可隨著音樂節奏改變照明效果,再搭配 Dolby Atmos® 音效科技,打造聲歷其境的環繞音響體驗與體感震動,大幅豐富聽覺體驗。

AI 如何創造安全未來 看看領先的 Mercedes-Benz 怎麼做?
無論是汽車發明前的馬車,或是搭載著內燃機或電動馬達的汽車,駕駛皆是以人為主。車輛上的介面亦應以使用者為導向,盡可能增加駕駛便利性與行車安全。畢竟人非機器,駕駛過程會受到各種身體、心理狀況影響,行車安全也會隨之起伏,而往往意外就是在此分心或失誤中產生。
正因 AI 科技的日新月異,如何能改善行車安全,成為了工程師們的重要課題。透過感應器的資料收集,再結合圖像判斷能力與豐富的大數據,以及 AI 強大的深度學習,讓輔助駕駛科技一步步地朝向「自動駕駛」邁進。也因當前自動駕駛科技的發展火熱,國際汽車工程師協會(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SAE ) 將自動駕駛以自主能力區分,從 Level 0 到 Level 5 區分出六種自動駕駛等級。當前諸多車廠都已達到的 Level 2 ,於定義上仍屬於「輔助」階段,非真正的自動駕駛科技,意味著駕駛不能離開方向盤,駕駛必須時時監督輔助駕駛功能。簡而言之,仍是人為主、科技為輔的階段。
而 Level 3 開始,自動駕駛科技可以適度地接管車輛。當系統要求,駕駛需要立刻接手車輛操控,換言之,駕駛可在某些路況或路段交由車輛自動駕駛; Level 4 則是實踐了高度自動,基本上除了極端的氣候或環境影響外,駕駛不須時時注意方向盤、油門等操控,車子都能執行自駕。如計程車的自駕服務,方向盤或油門踏板可能無須安裝等。而到了 Level 5 ,則是完全交由系統自主操控,在「任何條件」下車輛都能自動駕駛,無需人類操控。
Mercedes-Benz 不僅於 MBUX 多媒體系統中高度結合 AI 科技發展,在自動駕駛輔助上有著領先業界的地位。 2023 年 Mercedes-Benz 成為了全球首家於美國內華達州獲得 Level 3 有條件自動駕駛國際認證的汽車品牌,在特定的路線上與特定條件中,駕駛可以將駕駛任務交由系統來執行。

你以為 Mercedes-Benz 於自動駕駛的領導地位僅此於此嗎?其實不然。 Mercedes-Benz 其實也已成功開發出 Level 4 自動駕駛科技,被德國聯邦汽車運輸管理局核准在斯圖加特機場的 P6 停車場中使用,實踐無人自動停車技術。意指當駕駛開車進入此停車場後,點擊智慧手機應用程式並發送到預先預定的停車位,駕駛就可離開, Level 4 自動停車功能會自動把車輛停妥到指定車位。駕駛再也不用辛苦於停車場中找尋車位,再也不用擔心自己停車技術不佳而無法停好車。一切的停車動作,交給 AI 掌控的 Level 4 自動停車功能即可。

身為汽車發明者 Mercedes-Benz 更要重塑汽車未來樣貌
從過去的汽車發展軌跡可以發現,過去重點以硬體設備為主;而當前或是未來汽車的核心價值,則會奠基在車廠於車內系統的軟體科技水平之上。許多車廠為了迎合此改變,期望透過與其他科技公司合作,串接現有軟體介面,試圖縮短革新的時間,但對於汽車發明者 Mercedes-Benz 而言,更專注於自有系統與架構研發。適度地與 NVIDIA、Google 等 科技大廠聯手開發,目的就是要打造完整的自有科技團隊與生態系。這點或許是品牌的自我高度期許,也或許是身為汽車發明者的責任使然。
AI 正改變人類社會中的各個層面,其中也包含汽車產業。以硬體定義車輛品質的時代已然過去,在使用者體驗上考驗著眾車廠如何以使用者體驗為核心,發展車用軟體系統,以創造消費者於車輛內的全新體驗。未來汽車產業將不會只是傳統製造業,更須引進科技業的核心追求突變。 Mercedes-Benz 近年來的發展路徑,不僅是最佳說明,也為車壇發展開啟了一條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