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科推生命園區、居民憤怒上街抗議,「竹縣版」殯葬條例又遭疑與園區有關

楊文科推生命園區、居民憤怒上街抗議,「竹縣版」殯葬條例又遭疑與園區有關
新竹縣長楊文科(前右)|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生命園區是楊文科任期內就已推出的政策,但在民眾及民代的反對之下,新竹縣議員、湖口鄉長當選人吳淑君5月表示,楊文科同意終止生命園區計畫。然而,楊文科在選後第3天於臉書發文,未來10項施政重點中,第1項就提及「生命紀念園區的推動」。

新竹縣長楊文科才剛順利連任,就將「推動生命紀念園區」當作未來施政重點,引發竹縣居民反彈,湖口鄉、新豐鄉等地的民眾發起自救會,號召近700人走上街頭抗議。除此之外,在竹縣選舉失利的周江杰也發現,縣府制定的《新竹縣殯葬管理自治條例》提及,若非都市土地要設置殯葬設施,變更為專用區、且面積5公頃以上,將不受到距離學校300公尺的限制,質疑與生命園區有關。

如外界預測,現任國民黨籍新竹縣長楊文科在上月的地方選舉中,以63.36%的得票率大勝民進黨發言人周江杰近8萬票順利連任。然而,楊文科在選後第3天於臉書發文,未來10項施政重點中,第1項就提及「生命紀念園區的推動」,讓新竹縣民在他第二任期開始前就炸鍋。

由於該生命園區預計落在湖口鄉靠近新豐鄉處,以兩地為主的新竹縣民短短幾天內就成立「反縣立生命園區自救會」,提出3大訴求。自救會認為新竹縣的生命園區已經夠用,不需要再多一座;且在選址方面,預定地附近有500戶的住戶,還有學校、交流道、工業區,而自救會訴求將原址改建成親子公園。

生命園區選前就提,選後縣民上街抗議

事實上,生命園區是楊文科任期內就已推出的政策,但在民眾及民代的反對之下,新竹縣議員、湖口鄉長當選人吳淑君在今(2022)年5月就發文表示,經過他和楊文科充分的溝通及通盤檢討,雙方已經取得共識,同意終止生命園區計畫。不過在選舉期間,楊文科陣營仍多次喊話盼求支持興建生命園區,而周江杰堅決反對,並提出「公墓公園化」和「環保自然葬」的做法。

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吳淑君當選後宣示,一直以來都對生命園區表達反對立場,湖口鄉已經有私立長升天生命紀念園區,且使用率不到10%、距離不到500公尺,為何要蓋生命園區?

有民眾認為新竹縣政府選前不提、選後馬上就推,縣府民政局長賴江海指出,在選舉期間縣府仍不停推動,預定地周邊只有華興國小與附設幼兒園、中正國中、仰德工商,依照《殯葬管理條例》,殯儀館需距離學校300公尺以上,預定地距離學校至少有700公尺,不會影響上課品質。

自救會則認為,預定地鄰近省道、學校、住宅區、工業區,並非偏僻之處,離新豐車站只有5分鐘車程,擔心送葬車隊和祭祀車潮會造成交通塞爆,以及孩子要承受園區帶來的噪音與空氣污染。

自救會並不買單縣府說法,持續在新豐、湖口及各鄉鎮設立連署站,在18日走上街頭抗議。在9度低溫下,自救會號稱到場人數將近700人、汽車和機車超過200台,汽車綁上「拒絕火葬場守護孩子的健康」等等布條。

319861441_1833094563690620_6273675852273
Photo Credit:縣立生命園區自救會提供
自救會並不買單縣府說法,持續在新豐、湖口及各鄉鎮設立連署站,於18日走上街頭抗議。

根據《中時新聞網》的報導,自救會志工和民眾認為新竹縣殯葬設施量能足夠,不需要再蓋生命園區。幾位民代到場聲援,新豐鄉議員何智達表示,議會開議時會要求縣府召開說明會。

賴江海則回應,新竹縣就是因為殯葬設施不足,才需要蓋縣立生命園區。民眾的訴求縣府都聽到了,未來會持續和鄉親溝通、面對面座談說明清楚。

周江杰疑:竹縣版殯葬管理條例取消限制

除了生命園區預定地的爭議外,周江杰眼尖發現,縣府11月29日預告制定的《新竹縣殯葬管理自治條例》針對殯葬設施設置的地點,與母法《殯葬管理條例》不同。

前者第5條第3款提及,在非都市土地設置殯葬設施,依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變更為特定專用區,且面積達5公頃以上,得不受《殯葬管理條例》規定的距離限制。相較後者規範「設置、擴充殯儀館、火化場或骨灰(骸)存放設施」,應距離學校、醫院、幼兒園超過300公尺,這項基隆市、台北市等9個縣市子法都沒有的規定,讓周江杰質疑和湖口生命園區是否有關?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民政處指出,這項法條與縣府推動設立生命園區無關,第5條第3款的設置,是因為若面積達5公頃以上,基地開發的範圍大,規定300公尺已無實質意義。

至於現在生命園區計畫進度為何,民政處表示,縣府向軍方移撥近14公頃土地,第一階段預計開發面積為9.8公頃,目前還在前置作業階段,要經環評通過、取得開發許可,才會進入目的地變更程序。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李芯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