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星麥特狄倫訪緬甸難民營:沒有人該過這樣的生活

男星麥特狄倫訪緬甸難民營:沒有人該過這樣的生活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新聞編輯:余佩樺

麥特狄倫拜訪緬甸羅興亞族難民營

美國演員麥特狄倫(Matt Dillon)近日在日本宣傳新片,5月29日特地前往緬甸西部一處羅興亞族(Rohingya)難民營,及羅興亞人乘船出逃的港口。他探訪的一位羅興亞青年,他的腳因交通事故而造成了開放性傷口,卻無醫療資源,麥特狄倫表示:「沒有人應該過這樣的生活,這裡的人非常痛苦,令人心碎」。

麥特狄倫是因羅興亞倡議者Thun Khin一個多月前在美國華盛頓特區的演說,而決定藉這次來日本的機會,順道拜訪緬甸。他說,雖然這裡已有人道救援組織介入,但和他拜訪過蘇丹、剛果難民營不同的,是感受到這裡難民的無助、被遺忘,而他在兩天行程中,也未巧遇任何來自西方的人道救援者。

數十年來,在以佛教為主的緬甸,信奉伊斯蘭教的羅興亞人受到歧視,也無法申請正式身份證、享受公民權利。過去3年,隨著緬甸政府的言論管控放鬆,部分極端意見領袖開始散佈針對宗教少數族群的仇恨言論,使得受迫害的羅興亞人被迫冒險前往馬來西亞、印尼等國,成為「海上難民」。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越南籲美解除軍售禁令,脫鉤人權議題

5月31日美國國防部長卡特(Ash Carter)拜訪越南海軍,登上一艘曾被中國襲擊的海防隊船隻,承諾提供越南1千8百萬美元,以購買美國巡邏艇;兩國並簽署了一份不具法律效力的「願景聲明」,指導兩國未來軍事合作。

6月2號,在與卡特會談後的記者會上,越南國防部長馮光青(Phung Qua ng Thanh)表示,越南高度肯定美國去年10月部分解除對越出售殺傷性武器的禁令,並期盼美國盡速全面解除此項禁令,以利兩國海上合作關係,且應將此禁令和人權議題脫鉤。卡特僅表示美越官員定期討論此事。

雖然美越兩國將加強軍事合作,西方國家和國際人權組織仍對越南人權情況表達憂慮,尤其許多異議人士遭受越南政府打壓,

美國、越南國防部長卡特(左)、馮光青(右)。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美國、越南國防部長卡特(左)、馮光青(右)。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泰國擬提高買菸門檻,限20歲以上

泰國內閣通過管制菸草法案,將法定最低購菸年齡由18歲改為20歲,並禁止銷售單枝香菸,只能以盒裝販售,提高購菸的經濟門檻,此外,禁止菸品製造和進口商贊助社交活動推銷產品,也不可在紙上和網路媒體打廣告。

據泰國國家統計辦公室數據,2013至14年間泰國15歲以上吸菸人口上升21%,超過1100萬人,占總人口的17%;而新增吸菸人口的平均年齡,由2007年的16.8歲,降到15.6歲。

這項法案仍須交由泰國國務院覆核,確認是否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的相關規定。禁煙團體The Action on Smoking and Health Foundation對《Bangkok Post》表示,這只是個程序上的檢閱,他們不擔心法案生變 。

核稿編輯:吳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