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地公共機構相繼停擺,北京急調外地醫護支援;鄰近國家加強入境檢測,布林肯強調應分享疫情資訊

中國多地公共機構相繼停擺,北京急調外地醫護支援;鄰近國家加強入境檢測,布林肯強調應分享疫情資訊
圖為浙江杭州一處大型連鎖藥房前排隊的人潮。Photo Credit: 中央社 via 讀者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今天強調,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國家都必須分享有關自身COVID-19疫情經驗的資訊。由於染疫員工太多,中國多地公共機構相繼宣布,因為減員嚴重,暫停業務辦理或調整開放時間。許多地方政府為此揚言,絕不能藉口「陽了」不履職盡責,還要輕症、無症狀員工到班。

中國疫情大爆發,鄰近國家加強入境檢測

  • 印度開始抽測機場入境旅客

(中央社)由於鄰國中國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感染病例數激增,印度衛生部長曼達維亞(Mansukh Mandaviya)昨(22)日表示,已經開始隨機抽測機場入境的國際旅客是否染疫。

《美聯社》報導,曼達維亞在國會宣布這項新規定時,敦促各省政府加強監控新病毒株,要求所有陽性病例檢體一律送基因體定序實驗室化驗。

雖然沒有強制規定,曼達維亞也要求民眾戴口罩並且保持社交距離。

由於病例數大幅減少,印度今(2022)年稍早解除強制戴口罩令。印度在疫情爆發初期曾經通報舉世最高病例數,但過去數月確診病例數已大幅下滑。

據衛生部數據,印度目前活躍病例(active case)數約為3400例。

然而,鄰國中國在罕見爆發抗議風潮後,本月稍早解除嚴厲的「清零」政策,病例數隨即激增。

曼達維亞表示,印度政府目前沒有對通報出現新增案例國家停航的計畫。

中國疫情激增也促使印度公衛專家重新建議民眾戴口罩並且接種追加劑疫苗。

印度醫學學會(The Indian Medical Association)今天也對民眾作出相同呼籲,建議凡是在公共場所都應戴口罩,還敦促民眾避免出席諸如婚禮、政治和社會等活動聚會,並且避免出國旅行。

印度醫學學會在聲明中說:「目前情況並不令人擔憂,因此無需恐慌。但是預防勝於治療。」

印度近14億人口已經接種逾2億2000萬劑疫苗,但是完成第3劑追加劑的人口比例僅27%。

  • 中國染疫數大增,列韓國入境檢疫查驗重點國家

(中央社)鑑於中國防疫鬆綁後染疫人數大增,《韓聯社》報導,韓國疾病管理廳21日宣布,已自16日起將中國列為「檢疫查驗重點國家」。對來自中國的旅客加強入境篩查力度,採取較嚴標準。

相較於韓國將中國列為「檢疫查驗重點國家」,中國將於2023年1月3日將入境隔離放寬為0+3天、亦即免除集中隔離的消息甚嚚塵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下午並未正面回應,僅表示中方將根據疫情形勢發展,「不斷優化便利」跨境人員往來的各項安排。

根據報導,韓國疾病管理廳21日宣布,中國自16日起被韓方列入「檢疫查驗重點國家」的名單中。但強調措施並非入境限制,而是在韓國仁川機場的入境檢疫階段,針對「感染風險高、且需要集中管理」者加大入境篩查力度。

報導提到,在這份最新「檢疫查驗重點國家」的名單中,共有10多個包括中國在內國家和地區被列入。

報導指出,體溫超過攝氏37.5度的入境人員通常被歸類為「有症狀者」,但「重點檢疫對象」的標準則為37.3度。因此,來自「重點國家」的入境人員若體溫超過37.3度,就須與同行人員一同接受核酸檢測。

報導說,韓國防疫部門是綜合考慮境外輸入病例數、各地確診病例數、出入境遊客增幅等因素,以每週為單位調整「檢疫查驗重點國家」名單。

至於中國是否將入境隔離放寬為0+3天,澎湃新聞報導,有媒體在中國外交部22日下午的例行記者會上詢問:據香港媒體(指香港衛視)報導,北京將在1月3日後調整入境隔離政策,中方能否證實有關入境防疫政策是否會調整?

毛寧回應稱,「我們將根據疫情形勢的發展,不斷優化便利跨境人員往來的各項安排」。

世界新聞自由日 布林肯關切中國對台發動混合戰
Photo Credit: 中央社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強調中國應分享疫情資訊。

布林肯強調中國應分享疫情資訊,稱準備好協助抗疫

(中央社)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今天強調,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國家都必須分享有關自身COVID-19疫情經驗的資訊。值此之際,一些專家已開始質疑北京的官方住院和死亡數據。

《路透社》報導,布林肯在國務院一場記者會上還說,華府準備好協助所有國家因應COVID-19疫情,但北京未要求美國幫忙。

布林肯說:「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國家專注讓人民能接種疫苗、篩檢和治療,這也非常重要,要緊的事還有跟全世界分享他們正在經歷什麼的資訊。」

「因為這不只可能會影響到中國,還會影響到全世界,所以我們不希望看到那種事發生。」

布林肯拒絕說明華府最近有無向北京提議什麼具體協助,但他說,美國準備好繼續支持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人民。

他還說:「中國迄今尚未要求那項協助。」

自北京放棄COVID-19清零政策以來,世界衛生組織(WHO)尚未收到中國的新染疫住院數據,令部分衛生專家質疑北京是否在隱瞞疫情規模。

RTSDP73R_(1)_(1)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北京爆發COVID-19期間,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的一名成員,戴著口罩在街上值守。

防疫鬆綁北京壓力大,中國急調外地醫護支援

(中央社)中國防疫驟然鬆綁,求診壓力及群聚感染導致首都北京醫療體系面臨巨大壓力。根據公開及網傳訊息,山東、湖南及江蘇南京已應上級要求,調派大批醫護人員緊急前往北京支援。

這類「一方有難、八方來援」的模式,自2020年初COVID-19在武漢爆發後,成為中國常見的醫療資源支援官方「正能量」宣傳模式。但這次外地醫護人員支援北京,中國官方卻顯得十分低調,並未多作報導。而中國網友對外地醫護支援北京,看法也呈分歧。

上述3個支援北京的團隊中,山東團隊的規模最大,人員多達500人,也是唯一看得到公開訊息的援京團隊。成員則由全省各市及醫院按分配名額,從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選派醫護人員,以內科為主。其中醫師更要求具備中級以上資格,護士須具備2年以上工作經驗,且除管理人員外年齡不得超過45歲。

至於湖南、南京派員支援北京的訊息,則僅見於網路流傳。其中,湖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醫療救治組」20日下達通知,緊急組建成員178人的團隊援助北京,按照1名醫師搭配3名護理師的比例,調派重症醫師、護士及呼吸治療師、核酸檢驗技師等人員組成。成員則來自省內三級(中國最高等級)醫院。


“COVID-19”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