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戰憂慮 vs. 捍衛民主價值:台灣會徹底封殺抖音和TikTok嗎?

認知戰憂慮 vs. 捍衛民主價值:台灣會徹底封殺抖音和TikTok嗎?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院長陳憶寧教授對《BBC中文》說,抖音只是台灣網上眾多平台之一,年輕人接觸到多方面資訊,都知道中國不只抖音所呈現好的一面。「我們太小看年輕人了,他們沒那麼蠢,中共的宣傳他們是不會買單的,覺得抖音會改變他們的國家認同是想太多,推論太過度。」

「我習慣開著抖音寫作業,就像有些人喜歡聽著音樂做事情一樣。」來自台灣彰化的小吉對《BBC中文》說。她在大學宿舍一邊凖備期末考的作品,一邊在手機播放抖音短片,讓平台自動推送內容。「它的好處是會一直播放,不會像YouTube你要自己選影片。」

她今年19歲,在台中念藝術設計,她說從高中到現在念大一,平均每天用一個小時看抖音。「影片都短短的,只是幾秒鐘,你會覺得看一下沒什麼,但看著看著就又花了幾個小時,很上癮。」

小吉在立場偏藍的家庭長大,偶爾會與父母一起觀看中國的古裝劇和綜藝節目,她在2021年初看了選秀節目《創造營》,被其中一名本身是抖音網紅的選手吸引,為了追星而下載來自中國的影片社交軟體抖音。「我喜歡看偶像唱歌跳舞,後來上面很多寵物、美食、戲劇、生活類內容,就被吸引了。」

她另一個常用的社群媒體是Instagram,該平台近年也推出短片Reels,但她說Reels大部分是用英文的國外內容,很多時候沒有字幕,抖音則「使用簡中、純中文的環境,語言比較友善」,內容也更貼近她的生活。

誰在用抖音

主要基於中國市場的抖音和其國際版應用TikTok的演算法透過定位、點閲和點讚等行為數據,自動推播使用者可能感興趣的短片。TikTok和抖音加起來全球每月活躍使用者超過10億人,其中台灣使用者突破400萬人,大部分是24歲以下族群。

。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抖音在台灣的使用者大多是24歲以下的年輕族群。

小吉說在她的大學生朋友當中,只有三四位有用抖音,多數人還是更喜歡用Facebook和Instagram等國際平台,她的雙胞胎姐姐就因為「覺得抖音是中國的」而沒有下載。

高中生方面,多名台北、新北的學生都向《BBC中文》表示Instagram才是最流行,身邊約六成人有安裝抖音,但使用頻率不高,每周大約看半小時到一小時,而且「比較多人抵制中國版的抖音,會看國際版的TikTok,國外有很多優秀的內容創作者」。

相較之下,國中(初中)學生的使用率更高。在彰化偏郊地區任教國中的柯老師說,校內約六七成學生用抖音,他們放學後會觀看大量「無厘頭影片」,「聊天經常說一些我聽不懂的話,他們說是抖音的梗。」

在台北任教的資深國中教師黃老師也透露,平日接觸到的學生約有一半使用抖音,面對會考壓力的國三學生尤其「上癮」,「他們想要舒壓,覺得抖音影片很輕鬆,很好笑,不用動腦。」她說疫情期間改為線上學習,家長和老師無法限制學生使用手機,也導致更多國中生「抖音成癮」。

黃老師指,近年部分學生受抖音影響,在校內大量使用對岸網路用語和簡體字,已造成教學上的困擾,「寫錯字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他們開始分辨不清楚,不知道什麼語言使用才是正確的。」她說很多國文老師都對此深感不安,形容是「文化入侵」。

「影響力運動」

。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台灣數位發展部已將抖音列為「危害國家資通安全產品」,禁止公部門資通設備和所屬場域下載和使用抖音及TikTok。

除了文化,抖音也在台灣引起國安疑慮。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中國網路平台不得在台經營業務,但台灣行政院專案小組發現,上月一家在台中的生物科技公司更名「字節跳動」,被懷疑是抖音的台灣分公司。

TikTok回應指有關傳言為不實消息,台灣陸委會則發新聞稿稱,已經移由司法機關偵辦,又指中國運用短影音影片對其他國家進行認知操作滲透,有搜集使用者個資的高度風險。

台灣數位發展部已將抖音列為「危害國家資通安全產品」,禁止公部門資通設備和所屬場域下載和使用抖音及TikTok。外界關注當局會否進一步全面封殺,部長唐鳳日前回應稱,立法要先取得社會共識,行政院將在12月26日資安匯報中進行跨部會討論。

台灣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網路安全與決策推演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曾怡碩告訴《BBC中文》,中共會運用透過任何有效的工具進行影響力運動(influence campaign),抖音的演算法能量身定制為使用者推播內容,「這麼好用的工具,很難想像他們不利用。」

但他強調,認知作戰是「灰色地帶」戰略,難以阻止,台灣政府在示警的同時要平衡言論自由和顧及民情。「如果有一天中共想不開,在抖音對每個人都大規模做(統戰),我們的示警就有作用,因為大家都看到這個威脅,我們一點點力氣就撥亂反正。相反,如果他們只是用一點點力,我們卻大打口水戰、大規模禁止,我們就掉進不對稱陷阱。」

有台灣媒體發現,抖音上有多個以假亂真的台灣政府官方帳號,包括行政院長蘇貞昌、內政部、衛福部等。另外,台灣國安局日前偵獲抖音上的「baronkasa」影片,經研判應為解放軍置入文宣,利用具無厘頭喜感的手法,加強兩岸三地年輕人統戰,當局指已通告各部會。

資訊戰專家、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副教授沈伯洋對《BBC中文》表示,抖音短片看似無害,但中共利用這個軟性管道影響投票意向和作戰意志。「以前的大外宣是針對海外華人、老年人,講中國有多好,但這樣對年輕人會反效果。現在不用講中國有多好,只是講其他民主國家有多爛,散播疑美論,講到政治都很骯髒,讓年輕人變得政治冷感,不去投票,或者會覺得中國也是還好啊,台灣政府講『抗中』好無聊。」

他指出,目前抖音未對台灣構成即時危險,但從國安角度來說,該平台潛移默化「對公民的養成不好」。「毛澤東說意識形態要『從娃娃抓起』,他們從國小、國中就開始慢慢養大,溫水煮青蛙,三到五年後問題會慢慢出現。」

會否改變國家認同?

。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