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街頭直擊:帝都躺平不再熱鬧喧嚚,民眾幽默自嘲成了大俠「楊(陽)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北京人裡,雖然有人在醫院裡、藥房前罵罵咧咧。但在發燙的體溫下,仍然不失幽默,不但勇敢承認自己染疫,更勇於自嘲及分享染疫心得。像是夫妻倆陽了就是「雙氧水」,三個人陽了是「三羊開泰」,全家陽了且都發燒則是「烤全羊」,整個辦公室的人都陽了則是「羊圈」。
文:邱國強(中央社駐北京特派員)
11月下旬起,北京的隆冬裡逐漸瀰漫著不安,人們猛然發現,疫情下最怕聽到的「陽」字光速襲來,更在「新10條」助推下蔓延全城,一度人車絕跡,景象寂寥。凝結中,滿是不安。
但在不安甚至恐懼中,北京人卻又透出了慣有的幽默及北方人的直率,大聲而勇敢地宣告自己「羊(陽性)」了,成了大俠「楊(陽)過」,轉陰了更稱自己是「楊過他爹——楊康」,苦中作樂,自娛娛人。
11月下旬,一向有「帝都」之稱的北京,人們無奈但習慣地走到路邊一座座冰冷灰白的核酸檢測站,赫然發現關了門。當時不知為何,北京市大幅裁撤了這些檢測站,把它們移到到社區裡,不少人當即不知所措,彷彿末日降臨。畢竟,當時不做核酸檢測,可謂寸步難行。
也就是那時,好不容易做了核酸檢測,包括記者在內的不少人,第二天卻接到了「檢測結果異常」的通知。鑑於中國採取省時的「十混一」檢測法,一個樣本試管異常,同一管的十個人都有嫌疑,必須接受複檢。加上北京當時的單日感染人數始終名列前茅,一向優越的北京人才猛然意識到,疫情已如海嘯襲來前的海水退潮。
同一時間,亮馬河畔的「白紙運動」,點燃了部分北京人對過度防疫長期積壓的不滿,社區老少嘗試集結起來,向大門口的「大白」們「衝塔」,居然也成功了;但心裡燃起幾絲希望火苗的同時,卻發現核酸檢測報告等了兩天總是出不來,也不再有人上門複檢。銅牆鐵壁般的管控,終於出現了裂縫。
幾十年來,對政治風向一向敏感的北京人,這時才逐漸意識到,風向變了。11、12月之交,正是暴風雨前的寧靜。而前中共總書記江澤民此時的離世,不過是段插曲,北京人關心的,還是「核酸報告為什麼出不來」?包括記者在內。
12月7日,決定性的優化防疫「新10條」正式宣布,「動態清零」的閘門驟然大開,門後的疫情,便如潰堤的洪水襲向了北京。不安的人們,一個個開始發燒、喉嚨痛,成千上萬地躺在家裡,在抗原(快篩)的認證下,晉升為「中隊長」(指快篩陽性的兩條槓)。



北京這座「帝都」,頓時躺平了下來,不再熱鬧喧嚚。12月上中旬,走在平常最熱鬧的三里屯、西單、王府井等大型商圈,即使是假日的大白天,能看到的人比上班日的下半夜還要少,寂靜無聲。偶而能看到的,是一兩位忙著騎車送餐的外賣小哥。整座城市雖談不上萬籟俱寂,卻也安靜得出奇。
一下子,中國官方比照先前嘲笑的歐美港台般「躺平」了,什麼怪事都有。您也許不相信,前面提到被北京人視為「續命泉源」的核酸檢測站前,居然有當地居委會放置擴音器,反覆播放「現在做核酸已經沒有意義了,早晚都得『陽』,請各位考慮」的喊話。
放開前,一些把COVID-19感染者看作洪水猛獸、顯得不可一世的社區居民,在放開後突然都不作聲了,突然敢於在社區群組裡說出「我家三個全羊(陽)了」,也懂得說出「大家互相體諒」的話了,甚至還會覥著臉求鄰居施捨抗原和退燒藥。
中國死守了近三年的「動態清零」,幾乎在一夕間棄守,看得不少中國民眾腦袋發懵。放開的方向雖然正確,但這彎轉得太大、太急,官方主導的媒體及專家口徑突然一轉,把COVID-19描繪得和小感冒一般,看得人們無所適從。就記者觀察,絕大部分人都沒有太多心理準備,就迎接了這股超級大海嘯。


在事前宣導不足及根深蒂固的囤貨概念下,北京和中國各地一樣,不安的人們爭相湧向藥房搶購「布洛芬」等退燒藥及「連花清瘟」等中藥,門前排起了長龍。自然地,少數人能買到幾乎成箱的藥,但多數人卻一顆難求,轉而搶限時網購、託關係代購。這對陷入不安的北京人而言,是不亞於染疫的又一層煎熬。
最無奈的,還是湧向醫院的大批患者,有些人只是普通發燒卻也湧向醫院,有些人甚至因為藥房買不到藥而到醫院,目的是要醫生開藥。這導致急診和發熱門診大排長龍,甚至要排到六個小時才看得到病。而看診的醫師和護士,很多都已經確診好幾天了。
即使是毒性低的Omicron變種病毒,對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也是一大威脅。中國這一放開,北京及各地的這類老年人迅速出現重症,不少人因此離世,各大醫院太平間的冰櫃、地上及走廊,更是放滿了來不及處理的遺體。殯儀館前的路上,排滿了載運遺體等待火化的靈車。而剛離世的往生者,火化得排到明年1月了。
至於一般中青年人及孩童,在北京,患者表現的症狀似乎較台灣要嚴重。有人發高燒、有人喉嚨痛如刀割,狂咳,肌肉劇痛、嘔吐、食欲不振者都有,但幾乎沒聽說有誰是無症狀感染者。大多數患者都懂得多喝開水,不少人則先吃退燒藥、「連花清瘟」或止痛藥再說。

不過,就像前面說的,北京人裡,雖然有人在醫院裡、藥房前罵罵咧咧。但在發燙的體溫下,仍然不失幽默,不但勇敢承認自己染疫,更勇於自嘲及分享染疫心得。像是夫妻倆陽了就是「雙氧水」,三個人陽了是「三羊開泰」,全家陽了且都發燒則是「烤全羊」,整個辦公室的人都陽了則是「羊圈」。
經過半個多月的快速傳播,一項非正式的評估指出,到12月19日止,北京應已有一半的人口染疫,以此推算就是超過1000萬人染疫。至於記者在北京的朋友圈裡,目前更處於「陽盛陰衰」的狀態。
“COVID-19”的相關議題
- 2022-12-26 【港產新戲劇】《窄路微塵》:疫情下的性情中戲
- 2022-12-23 中國疫情政策大轉向:糟糕的時間點,缺席的路線圖與流失的信任
- 2022-12-23 北京街頭直擊:帝都躺平不再熱鬧喧嚚,民眾幽默自嘲成了大俠「楊(陽)過」
- 2022-12-23 中國多地公共機構相繼停擺,北京急調外地醫護支援;鄰近國家加強入境檢測,布林肯強調應分享疫情資訊
- 2022-12-23 網傳中國官方內部通報「全國20天近2.5億人染疫」,快遞病倒重創物流,地方政府鼓勵市民當外送員
Tags:
大戶玩日本:永豐「DAWHO之夜」帶你一起攻略日本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6/14 19:30 永豐銀行攜手關鍵評論網舉行「DAWHO之夜」直播活動,由吳怡霈主持,邀請旅日知名作家張維中、政治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周冠男,一起線上教你探訪日本旅遊秘境,如何運用身邊現有的財務工具,玩得輕鬆又盡興!
隨著疫情解封,各國邊境與觀光政策開放,全球旅遊市場逐漸復甦,2023年臺灣的出國旅遊需求正大幅成長中,尤其到日本旅遊的臺灣旅客人數與日俱增。對於國人而言,日本向來是出國旅遊的最佳首選,當地的美食及文化都深受國人喜歡。6月14日關鍵評論網將與永豐銀行DAWHO數位帳戶攜手舉辦一場線上直播活動──「DAWHO之夜:大戶玩日本」,教大戶們如何到日本好好玩一波,大肆採購、吃美食,同時也別忘了運用身邊現有的財務工具,自在旅遊無負擔!
疫後旅遊的日本秘境攻略
「DAWHO之夜:大戶玩日本」的線上直播活動,邀請到懂生活又熱愛旅遊的吳怡霈擔綱主持,今年上半年才到日本旅遊的她,直播中將請她分享旅遊的最新感想,拋開只有逛街和美食的行程,從她的經驗中讓觀眾體會深度遊日本的不同樣貌。
活動中也特別邀請旅居日本多年的知名作家張維中,帶大家一起體會在地的日本風情,實際走進他在日本的生活,認識日本東京華麗街區樸素特有的一面;而政大商學院副院長周冠男則要以擅長的行為財務學,與大家分享平時應培養的理財習慣及如何妥善運用身邊現有的財務工具,為自己存下一筆旅遊基金,為日後的旅遊提前做好準備,玩得輕鬆又盡興。
永豐DAWHO與你一起玩日本
自從日本重新開放邊境,相信大家對於日本行都已經迫不及待了吧!在數位網路時代下,規劃旅遊時除了便利可得的網路分享資訊,便捷高效的數位工具也是在兌換外幣及消費時不可或缺的利器,永豐銀行的新世代 VIP 數位帳戶「DAWHO」所具備的全方位金融科技服務,正是您最貼心的旅遊幫手。想知道更多關於日本秘境攻略與旅遊前的理財消費知識,讓我們一起向他們請教疫後重返日本旅遊前需要注意的事項及相關旅遊優惠內容!
※同步提醒大家 ,本次直播由永豐大戶數位帳戶贊助,但節目的討論不代表永豐銀行立場。想了解更多大戶的質感理財生活歡迎加入永豐DAWHO的I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