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H.O.M.E計畫:五個NPO把社福與醫療服務裝上行動巴士,為弱勢與無家者提供全方面照護

加拿大H.O.M.E計畫:五個NPO把社福與醫療服務裝上行動巴士,為弱勢與無家者提供全方面照護
Photo Credit: 多多益善|健康外展行動參與計畫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疫情下,加拿大安大略省的5個非營利組織合作,將社會福利與醫療服務帶上行動巴士,讓無家者與因疫情成為弱勢的民眾能得到完整照護。

2021年初,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的五個非營利組織(NPO)合作,把幾乎所有的基本社會福利與醫療服務裝上一台行動巴士,讓無家者、弱勢民眾在封城的情況下能持續得到照護,避免他們在疫情中變得更邊緣、更弱勢。

這個計畫由不同專業的組織合作,提供全方位、連續性的支持,並且直接「把服務送進社區」,稱為「健康外展行動參與計畫」(Health Outreach Mobile Engagement),簡稱H.O.M.E,就和英文中的「家」(home)拼音一樣。

疫情惡化了脆弱處境

加拿大的疫情遠比臺灣嚴重,H.O.M.E計畫的團隊之一「倫敦市關懷無家者回應服務」(簡稱「倫敦關懷」,London Cares)指出,疫情期間,安大略省倫敦市(London)的無家者處境變得更嚴峻。

一來是因為疫情影響經濟,許多人在疫情間收入遽減,因而失去住房,成了「新手無家者」;另一方面,為了防疫,倫敦市如同去年疫情期間的臺北萬華,許多社區社福中心、公共空間都關閉,導致許多無家者不僅沒有住所,連喝水、洗澡、上廁所等基本需求都無法滿足。

疫情也加劇成癮問題。「加拿大心理健康協會-米德瑟斯縣分會」(見註解)2020年9月的一份問卷調查顯示,在加拿大第二波疫情期間,安大略省有22%的受訪者為了緩解疫情帶來的壓力而增加喝酒的頻率,12%的人增加使用大麻,另外8%則食用有成癮效果、需要管制的處方藥。

不僅如此,「倫敦關懷」表示,疫情中的無家者常同時有嚴重的身心議題,包括飲酒或吸毒等成癮問題或創傷,這些都需要治療才能逐漸好轉。

但無家者可能受限於醫院太忙碌、染疫風險太大,或者因為自卑、擔心他人眼光等種種原因,不願就醫。慢性病因此惡化、小傷口也可能拖成大感染,成癮造成的身體傷害也越來越嚴重。

一台行動車多種服務,五個團體全方位照護

H.O.M.E計畫在2021年1月啟動,五個非營利組織找來一輛醫療巴士,每個星期兩天,駐點在安大略省倫敦市的不同社區,就近提供基本的醫療、社福服務,必要時也會開車去拜訪長期照顧的個案。他們將這個行動服務計畫暱稱為「有輪子的診所」。

HOME-Health-Outreach-Mobile-Engagement-1
Photo Credit: 多多益善|健康外展行動參與計畫

在行動診所的服務中,有的看似非常基本(例如提供食物和飲水),整體看起來又五花八門,但這個計畫卻體現了對弱勢來說非常重要的「整體性」與「連續性」。

因為讓人墜入弱勢處境的脆弱因子,往往不是單獨出現,它們通常交織在同一個人身上,互相影響、惡性循環。

例如,有人因為疫情被裁員租不起房子,成為無家者,連洗澡、找一套像樣的西裝都很難,因此無法體面的去面試,更難找到工作;露宿街頭、生活沒有目標,也可能讓他接觸毒品,或引起酗酒之類的成癮問題。他甚至可能因為自卑或邋遢而不敢踏進醫院,進而讓小傷變成大病。

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的往往不只包紮治療或成癮協助,可能還需要心理健康資源,甚至協助他找到房子、找到工作。

在過去,找房子需要有媒合住房的NPO、解決酗酒需要協助成癮治療的NPO,就業可能又要由另一個NPO負責。不同的團體提供不同的服務,雖然能讓各團體的工作更專精,卻也可能讓個案的需求不容易被整體性的考量,或不同服務間無法互相協調。

但參與H.O.M.E計畫的五個非營利組織,每個專長都不同。包括提供安全供藥的「倫敦市社區健康中心」、協助進行成癮治療的「泰晤士河谷成癮服務」、為無家者尋找住房的「倫敦關懷」、具有半官方性質的護理和緊急救援單位「米德瑟斯縣-倫敦市護理服務」,以及協助愛滋病患並倡議C型肝炎防治的「愛滋連結」。

H.O.M.E計畫標榜「一個窗口、多種服務」,醫療巴士上充滿不同面向的支持,包括醫療護理、成癮治療、傳染病檢測、醫療與社福資源轉介、住房媒合、基本物資,以及建立關係與陪伴等。服務人員也可以為這些弱勢進行整體評估,打造適合他們、連續性的計畫。

HOME-Health-Outreach-Mobile-Engagement-2
Photo Credit: 多多益善|健康外展行動參與計畫

H.O.M.E的《初期結果報告》顯示,正因為有五個專精不同領域的NPO合作,因此可以為個案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且這樣的合作模式不只對「被服務的人」有利,對各團體的服務人員也很有幫助。

報告中便有服務人員表示,參與了H.O.M.E計畫,讓他們更了解目前的服務趨勢和問題,也能更了解弱勢者的需求,並因此知道其他團體/單位在做哪些事、知道外界有哪些不同的服務可以轉介給需求者。

連續性的支持好處多多

珊卓(化名)就是這類「整體服務計畫」的受益者。她患有癌症、曾經從事性工作,也曾斷斷續續的流落街頭。

雖然H.O.M.E開始時,珊卓已經找到房子住,有了安穩的住處,但因為過往看病曾被歧視、有過不好的經驗,加上行動不便又沒有交通工具,她因此一直放任病情惡化,沒有定期接受癌症治療。

H.O.M.E的外展團隊每個星期探望珊卓3次,除了帶去水、食物等物資、提供基本的護理服務,也提供情感支持,並鼓勵她回醫院接受定期治療。

在這樣「全方位」的照顧下,珊卓說:「 (以前)我會呆坐在這,為自己感到難過,想著以前發生過的可怕事情。直到他們出現了,一切都感覺好多了,(現在)每天都比昨天更好。」

魯伯特(化名)也因為參與H.O.M.E計畫,連結到需要的社福團體。在計畫開始前,魯伯特原本是「愛滋連結」的關懷個案,疫情期間,他的雙腳因為蜂窩性組織炎感染了一年多,但當時醫院需要等很久,他因此不願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