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防疫急轉彎,核酸檢測採樣員失業潮,疫情飆升官媒稱「煙火氣」中加速釋放經濟活力

中國防疫急轉彎,核酸檢測採樣員失業潮,疫情飆升官媒稱「煙火氣」中加速釋放經濟活力
Photo Credit: AP / TPG 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多個城市正經歷疫情高峰,官媒《新華社》昨(25)日發表評論,稱中國在「煙火氣」中加速釋放經濟活力,不提搶藥、缺藥、重症患者越來越多等混亂情況。電動車大廠特斯拉上海工廠24日開始暫停生產,官方未說明原因。外界推測,停產是因為太多員工及供應商染疫影響生產,也有分析指是因為產能過剩而市場需求不足。

中國疫情飆升,官媒卻稱加速釋放經濟活力

(中央社)中國多個城市正經歷疫情高峰,許多外媒批評防疫政策逆轉缺乏準備之際,官媒《新華社》昨(25)日發表評論,稱中國在「煙火氣」中加速釋放經濟活力,不提搶藥、缺藥、重症患者越來越多等混亂情況。

這篇評論說,隨著各地「因時因勢優化疫情防控措施」,久違的「煙火氣」正在歸來。「按下『快進鍵』,在『煙火氣』中加速釋放經濟活力,有效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成為人們新期待。」

文章說,今(2022)年以來,中國經濟頂住壓力,前3季國內生產毛額年增3%,在上半年年增2.5%的基礎上,持續鞏固回升態勢。隨著各項政策效果持續顯現,明年經濟運行總體狀況前景可期。

文章說,要堅持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認真落實新階段疫情防控各項舉措。「特別是要全力保障好群眾的就醫用藥,重點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礎性疾病群體的防控,著力保健康、防重症。」

文章安撫中國民眾:全力恢復正常生產秩序,加快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尊重市場規律,持續釋放各類市場主體生產活力;加快重點項目投資進度、建設進度……各項舉措更實一些,經濟發展的底盤就會更穩一些;「一切都會越來越好」。

儘管這篇文章稱餐廳、電影院等陸續開放,企業復工復產,市井「煙火氣」正在回來,但美國《紐約時報》日前的報導稱,12月中旬的週末,中國城市的街道依然安靜,除了醫院以外。

上海市更因為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導致民眾外出意願大減,地鐵站單日客運量驟降,上海地鐵昨天宣布,動態調整營運情形,班距間隔拉大,減少班次。

《中國新聞週刊》前天報導,大數據專家結合百度搜索指數、經過複雜計算後預測出不同城市第一波疫情的達峰日期,數據平台「數據團」23日的最新預測顯示,全國最早達峰的城市是河北保定,已於14日達峰,疫情仍處高位的北京也於17日達峰,預測累計感染比例達到48.4%,上海、深圳、廣州幾大千萬人口城市緊隨其後,在12月21日剛剛達峰。

疫情打亂城市生氣  上海地鐵單日客運量大減(1)
Photo Credit: 中央社
COVID-19疫情蔓延,民眾外出意願降低,上海市地鐵單日客運量大減。

中國防疫急轉彎,核酸檢測採樣員失業潮

(中央社)中國COVID-19清零防疫大轉彎,嚴苛措施鬆綁放寬,多數核酸檢測亭被裁撤或停用,官方政策主旋律從常態化核酸檢測轉為「非必要不做核酸檢測」,核酸檢測採樣員將有一波失業潮。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在今年5月提出,為了完善常態化監測機制,省會和千萬級人口以上城市建立步行15分鐘「核酸採樣圈」,使民眾得以就近進行核酸檢測採樣。核酸檢測亭在這樣的政策背景下產生,另也創造了採樣員就業機會。

防疫新10條在12月推出後,大規模、高頻率的核酸檢測不再執行,多個城市甚至建議民眾,非必要不做核酸檢測;核酸檢測一度被市場視作新興產業、就業藍海,不過才半年,產業將隨著政策風向改變落日。

《第一財經》報導,大量核酸檢測亭關閉,未來可能是轉型或是直接撤出;有些採樣員原先是做快遞、餐飲的,或是大學畢業生,恐將必須另尋出路。

報導指出,醫學界人士透露,核酸檢測亭目前尚未有明確的後續處置方式,在這種情況下,相關企業不會再大規模投入生產,先前積極布局是為了因應政府大量採購訂單;按目前情況來看,核酸檢測亭市場需求暫停了。

一個核酸檢測亭平均會配3個人員,1名採樣員、1名掃碼人員、1名現場維護秩序者,不同地區日薪不同,甚至有採樣員日薪可達人民幣1000元(約新台幣4400元);志願者和輔助人員至少日薪500元。

採樣員來源管道有3種,1種是來自醫院的專業醫護人員,由醫院調度支援核酸檢測亭採樣工作,1種是來自醫學檢測實驗室或相關機構派出;還有1種來自社會招聘,透過培訓獲得相關證書後就可上工。

採樣員趙青說,目前仍在上班中,其實很多採樣員也染疫了,如果因為人手不足,現在所在的採樣亭暫停了,後續會不會重新開就不知道了,「很可能我們就要重新找工作了」。

採樣員張芊說,由於醫院需要支援社區核酸檢測採樣工作,於是當時報名參與培訓,做了一段時間的採樣員,現在核酸檢測亭陸續減少,醫院對於醫護人員則是需求強烈,已經返回醫院工作。

中國防疫急轉彎  多個核酸檢測亭暫停使用
Photo Credit: 中央社
中國COVID-19清零防疫大轉彎,嚴苛措施鬆綁,多數核酸檢測亭被裁撤、停用,或是縮減服務時間。圖為上海市街區一處未提供採樣服務的核酸檢測亭,窗口貼出「該點位今日不開放」通知。

中國疫情嚴重,特斯拉上海廠提前暫停生產

(中央社)《路透社》報導,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上海工廠24日開始暫停生產,官方未說明原因。外界推測,停產是因為太多員工及供應商染疫影響生產,也有分析指是因為產能過剩而市場需求不足。

《路透社》引述一份內部通知和兩名知情人士的說法,特斯拉24日暫停了其上海工廠的生產,提前執行了之前的計畫,也就是在12月的最後一週暫停工廠的大部分工作。

其中一名知情人士說,特斯拉上海廠的工人和供應商在當前飆升的COVID-19疫情中都染疫了,這讓過去一週的生產出現挑戰。

特斯拉中國公司並未對停產消息置評。

《路透社》本(12)月早些時候報導,特斯拉計劃從12月25日至1月1日暫停該工廠的Model Y車型的生產。這將是上海工廠本月削減約30%計劃產量的一部分,Model Y是特斯拉最暢銷的車型。不過,特斯拉方面14日曾表示,上述內容不屬實。

行業媒體「汽車行業關注」則表示,9月份開始,特斯拉多次在中國市場推出車型降價以及促銷活動,行業普遍認為,原因與特斯拉當前上海工廠產能大幅提升、市場需求並未達到預期有關。至於特斯拉上海工廠被曝停產,原因同樣和上海工廠產能過剩有關。

上海疫情升溫人力荒 外賣外送能量大減
Photo Credit: 中央社
上海市COVID-19疫情蔓延,外賣、外送人力供應能 量大減,騎手缺人、配送延遲,在滬民眾高度仰賴外賣、外送的生活模式面臨考驗。圖為日前上海市外賣小哥取件、趕送件畫面。

上工率吃緊,上海對電商平台郵政快遞人員發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