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如何自救?破解大力咳嗽等四大謠言,三招正確急救學起來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由於心肌梗塞的成因——冠狀動脈堵塞,並不會因為你在原地休息,或是用自救法就能自行好轉,唯一的方式就是到醫院進行心導管或搭配藥物治療,所以一定要把握黃金時間盡快請求專業的醫療救助。
文:于承宇
醫學審稿:黃斯煒醫師
關於「心肌梗塞自救」的謠言與假資訊滿天飛;當心肌梗塞發生時,許多錯誤行為不僅無法救命,更可能拖慢撥打求救電話的時間。以下《Hello醫師》為你破解心肌梗塞自救的四大謠言,教你正確急救的三個方法。
心肌梗塞自救謠言1:大力咳嗽
有則被不斷轉發的心肌梗塞自救謠言提及:
首先不要驚慌,要不停咳嗽,用力的咳,每次咳嗽前,都要先深深吸一大口氣。
此流言不僅在台灣傳播,在國外也曾經流行一時,稱為Cough CPR(咳嗽心肺復甦術)。理論上,大力咳嗽會讓胸部的壓力上升,維持血液流動,因此有意識且反應靈敏的人,「可能可以」藉由大力咳嗽,讓血液能夠繼續流向大腦,延後意識喪失時間或等待心律不整(Arrhythmia)恢復。
等等,剛剛我們在談的不是心肌梗塞嗎?沒錯,心肌梗塞和心律不整最大的差別,在於心肌梗塞患者心臟仍是能夠正常跳動、泵血,所以大力咳嗽對於心肌梗塞患者基本上無效,除非心肌梗塞症狀引發了心律不整或心臟驟停(Sudden cardiac arrest),大力咳嗽才可能派得上用場;但前提是患者還要保有意識,而且還要能分辨自己到底有沒有心律不整的狀況,否則也只是徒勞。(推薦閱讀:心肌梗塞男女有別!非典型症狀含胃痛、冒冷汗、疲勞)
因此,衛福部和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皆曾嚴正表示,民眾感覺心肌梗塞時,不應認為大力咳嗽為自救方式而延誤黃金搶救時間,正確的做法仍應當患者發覺不適且失去意識前,盡快撥打119或請求旁人協助。
心肌梗塞自救謠言2:拍打手肘內彎
此流言聲稱:
根據中醫理論,拍打手肘內彎處的心包經,可以疏通氣機,將堵住血管的斑塊打通,就能解除心肌梗塞的危機。
甚至還有不少影片示範該如何進行此自救法。然而,根據衛福部保健闢謠專區亦曾說明,不論中醫或西醫都不認同此法,臨床上也未有以此方式法救助心肌梗塞病患的案例。
心肌梗塞自救謠言3:領帶綑綁、缺血適應法
先前曾有台灣電視與平面媒體報導「萬一遇到身邊的人有心肌梗塞的狀況,其實靠一條領帶、一隻襪子就可以搶救……」之新聞,一發佈後即引起各方嘩然,連衛福部、中華民國心臟學會與台灣急診醫學會等政府與官方組織皆跳出嚴正駁斥此論點,並強制要求發佈單位下架以免民眾誤信。
亞東醫院副院長暨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邱冠明表示,心臟病等急症中最常見的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和肺栓塞,都無法靠謠傳的以「領帶捆綁」、「缺血適應法」打通阻塞之冠狀動脈和缺血的心肌,仍應緊急送醫急救為上上策。
心肌梗塞自救謠言4:舌下錠、阿斯匹靈可自救?
你或許曾耳聞「心肌梗塞時若服用舌下錠(硝酸甘油)或阿斯匹靈(Aspirin)能夠緩解胸痛症狀」之謠言,然而,這些藥物不僅藥效不同,且同樣有風險存在。
舌下錠其實是硝酸甘油藥物,主要功能是讓血管擴張,阿斯匹靈則是抗血小板藥物,可以阻止血小板聚合產生血塊。就心肌梗塞的病理而言,這2種藥物的確都能緩解症狀。然而,你真的知道自己的不適是否就是心肌梗塞所造成?
若患者血壓較低,一旦擅自服用舌下錠可能會造成血壓過低而昏厥;而阿斯匹靈則對誤把主動脈剝離(Aortic dissection)或其他出血症狀當作心肌梗塞的患者,有致命性的風險。(延伸閱讀:突然低血壓很危險!低血壓原因多要小心)
你發現了嗎?對症下藥是不變的原則,隨便吃藥反而容易造成反效果。
一般來說,使用舌下錠的患者通常都曾有心絞痛症狀,經醫師開立舌下錠作為症狀發生時的緩解藥物。若你也懷疑自己有心血管疾病或相關風險,建議應先至醫院進行完整的心血管風險評估檢查,不僅能及早治療,也將讓你在心肌梗塞來襲時,能即時自救不遺憾。
心肌梗塞急救:這三招才正確
知識就是力量,若能養成關注自身心臟健康的習慣與知識,往往能避免自己或親友發生心肌梗塞時措手不及或誤信迷思。
若懷疑自己或身邊親友有心肌梗塞發作的緊急狀況(胸口感覺被壓迫、胸痛),請立即暫停任何活動,並參照以下三種方式進行緊急施救:
- 讓患者坐下或保持平躺,確認有無心跳與意識
- 立刻撥打119或請旁人協助呼叫救護車
- 患者失去意識時應緊急進行CPR或使用AED急救(推薦閱讀:叫叫CAB後面還有D?認識心肺復甦術(CPR))
由於心肌梗塞的成因——冠狀動脈堵塞,並不會因為你在原地休息,或是用上述3種自救法就能自行好轉,唯一的方式就是到醫院進行心導管或搭配藥物治療,所以一定要把握黃金時間盡快請求專業的醫療救助。
亞東醫院副院長暨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邱冠明也建議,若身邊正好無人可尋求協助或自身已發病,應立即以手機開放定位系統並撥打119求救外,盡快至明顯標的或人流較多之處等候救援。
-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休閒路跑最佳拍檔!跑步教練的百搭經典推薦──adidas史上最輕Ultraboost Light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adidas推出經典跑鞋Ultraboost Light,將品牌經典BOOST中底科技再進化。本次邀請專業跑步教練實穿評測、細緻分析,帶您深入認識BOOST能量膠囊與各種跑鞋科技如何引爆能量,賦予它極致緩震性、舒適度與腳感回饋。
現代社會中,養成運動習慣、追求健康永續的生活,已成為許多人理想生活的想像。若仔細觀察,當清晨太陽沿著建築稜線緩緩升起,就能看見不少人換上輕便服裝,在健身房、公園或是馬路上,展開屬於自己的慢跑行程。不過,隨著越來越多人加入跑步運動的行列,網路上也越來越多關於「怎麼挑選適合自己的跑鞋」的討論。看著市面上從品牌、機能到產品定位琳瑯滿目的跑鞋產品,隨便一數都可以區分出十幾種類別,細緻的產品分類也反應出跑鞋多樣的使用情境。究竟跑步入門的初學者在選擇跑鞋時需要注意哪些部份呢?
談到跑鞋的挑選,這次我們邀請曾帶領過上千位跑步學員的跑團教練梁哲睿(Jerry),來和大家分享挑選時的細節與觀念,「不過就跑步入門者而言,從外型是否對眼、機能泛用與否,其實就能夠挑選出一雙適合於日常、運動場景來回轉換的全方位跑鞋。」哲睿教練說。這次,教練將從他多年的經驗出發,分別從中底科技、跑鞋性能、應用情景等不同角度,為大家體驗評測近期由adidas推出的經典跑鞋──史上最輕的Ultraboost Light!

BOOST科技10週年:承襲經典再「勁」化
「你實際上手,第一個感覺是變輕了。」哲睿教練說。Ultraboost Light不只是歷代Ultraboost中最輕的一雙,也是adidas十年來各項跑鞋科技的心血結晶;其中,一顆顆酷似保麗龍的能量膠囊「BOOST顆粒」,更在這一代迎來輕量、回彈的全方位突破。關於BOOST科技的發展歷史與創新效能,這篇讓你一圖看懂adidas Ultraboost Light打造輕盈腳感的秘密,可以讓大家更深入了解BOOST科技的迭代歷程。
話說回來,10週年的「Light BOOST」技術到底多厲害?首先得從Ultraboost系列的中底談起。「從Ultraboost 21開始,它就變成這種超胖的加厚中底。」哲睿教練分析,「BOOST顆粒增量加厚有效提升了腳掌落地後的緩震與支撐性能,但也讓整體跑鞋的重量及存在感受到不小影響。」不過,這一代的Light BOOST減輕了30%的重量,讓Ultraboost Light同時保留極厚中底的Q彈效能,又不會造成雙腳的負擔,大幅降低長跑後期跑鞋的存在感,讓跑者能更加專注於步伐、配速與呼吸節奏,提升非常有感。
另一方面,Ultraboost Light和過去Ultraboost系列強調緩震和舒適有些不同,Light BOOST技術在輕量化的同時還提升了4%的回彈性,明顯提升中底回彈的推進效果,就像在緩震的同時稍稍推你一把,讓腳跟有種被「往前帶動」的循環感受。再搭配使用Primekint+技術針織的細緻鞋面,整體跑動的腳感不只極度貼合腳背,更舒適包覆所有種類的腳板輪廓,創造輕盈穿戴感與傑出的緩震、回彈效果。

經典就是無畏挑戰:細數Ultraboost Light細節表現
除了中底技術的進化,Ultraboost Light在輔助機能方面也透過其他項目的突破,證明了它作為經典跑鞋的底氣。首先,adidas更新了鞋底上的L.E.P.抗扭系統,將原先放置於中底內層的彈性塑膠片由X型轉為U型,連貫落腳後的支撐性與回彈力道;接著,再透過「船型」的外觀設計,仿造船底圓弧狀的力學設計製作鞋底,讓外觀顯得圓潤討喜,還能藉由鞋型的自然滾動,提供跑者下一步的推進感,讓跑者不需要為穩定腳踝而分心,踩穩漫漫長路上的每一步。

這一代Ultraboost Light依然使用Continental™馬牌橡膠作為大底材質,並透過豆莢式的重點貼法,針對雙腳離地之前實際使用到的摩擦點加強。如此一來,既能減輕整體重量、又能維持跑動時前掌的抓地力,維持與前代相同的推進效果,並達到整體輕量化的目標。

應用場景隨心所欲:亮色搭配、低調穿搭都適合
挑選跑鞋重要的可不只是性能,還有一個生活層面的喜好考量──外觀。「因為外觀會很直接的決定,我會不會想要這雙鞋。」哲睿教練說。無論鞋子的性能再好,如果跑鞋外型本身不對眼,不管功能性再好,還是有很高的機率在挑選跑鞋時被排除──因為就是不喜歡嘛。
但說到這裡,我想熟悉adidas的鞋友們可以肯定地說,Ultraboost系列的鞋款不太會在這關敗下陣來。除了圓潤討喜的鞋型以外,配色也是Ultraboost Light最吸睛的亮點。
這次Ultraboost Light推出多款配色,其中主打色款「活力紅」以高亮度的白橘配色亮相,非常適合作為平常休閒穿搭的單品搭配,增加整體穿著層次感;或是像經典純色系鞋款,adidas也別具匠心加入螢光色點綴,讓本來低調的外觀多了些亮點。
「我常常裡面穿一些運動用的機能服飾,外面就是一般日常穿的衣服,鞋子就搭配它,這樣不只上下班切換方便,而且它也像是你穿搭的第二主角,既不會給別人『你是來運動』的休閒印象,也不會過度正式而失去骨子裡身為跑者的運動氣質。」哲睿教練分享。

極輕超彈、舒適無感,適合休閒入門跑者
「一雙好的跑鞋應該會幫助你、輔助你,讓跑者只需專注在這一步和下一步上面。」這是哲睿教練認為一雙「好的跑鞋」所應具備的條件。當我們將這些條件對應在Ultraboost Light上,便會發現無論緩震、包覆、輕量化及推進感受等,它都有滿全面的平衡性;甚至其亮眼的外型及應用場景的多元性,還為它增添許多便利之處,不只可以搭配日常穿搭,也可以拿來作輕度訓練,提供支撐、推進、抗扭轉等性能支持,滿足種種跑步運動所重視的訴求。
訪談最後,哲睿教練再一次細數Ultraboost Light的超強「輕」功:
- 單位密度減輕30%的Light BOOST顆粒帶來前所未有的輕盈腳感。
- 跑鞋科技革新減少10%的碳足跡,讓Ultraboost Light成為減輕地球負擔的環保跑鞋。
- 外型時尚亮眼、配色活潑吸睛,情境切換隨心所欲。
- 重量輕盈、支撐穩定、抗扭回彈,泛用性能適合剛接觸跑步,或是想入門的跑者。
「如果今天你只有一雙鞋的預算,我推薦這雙鞋子,它的泛用性對跑步入門者而言就是非常好的選擇。」哲睿教練誠懇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