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下台嗎?一個台灣記者的觀點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岸田內閣的問題到底在哪裡?個人魅力不夠?美國不喜歡?這種似是而非,LINE群聊天用的笑話跟廢話,怎會是問題所在!筆者認為,最大因素還是「人事」,潛在的用人問題,讓內閣沒有構成戰鬥隊形。
JNN(日本新聞網)在2022年最後一個月,公布民調談論下屆日本首相人選,題目設定為「內閣官員相繼請辭,岸田政權逆風中無法高飛,接下來誰最適合擔任總理大臣」,結果前三名分別是:數位大臣河野太郎(19%)、前幹事長石破茂(11%)、以及前總理大臣菅義偉(7%),39%受訪者不願表態佔大多數,現任首相岸田文雄只拿下6%。
選贏比選輸還低調?日本政治的奧妙之處
一如往昔,日本民眾對於領導人的認知圖像模糊,支持力道不強烈,但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岸田首相上任至今,全國大型選舉沒輸,講話卻無法特別大聲,顯然日本跟台灣不同,不是「當總統算我好運,不然你是要怎樣」的地方。
東奧出現重大弊案,贊助商被收押、岸田內閣至今至少三位大臣丟官、兩位眾議員退黨,包含其中一位是自家子弟兵眾議員吉川赳,跟大學生開房間被跟拍,就連岸田自己去(2021)年的眾院選舉活動費用收支報告,都有94張收據被抓到記載不全,岸田內閣實在是「風雨飄搖」。
岸田派在自民黨內也沒有定於一尊的本事,先天上人數就不夠,不得不依靠其他派閥幫忙,但老是靠別人賣面子,被出賣是遲早,經濟安保大臣高市早苗在防衛費增稅問題上唱反調,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公開表達不同意見,幹事長茂木敏充在賠償舊統一教受害者的政黨協商中,跳過黨對黨的機制跟同志搶風頭,被說是在為下任自民黨總裁選舉試水溫,岸田在黨內「四面楚歌」。
《朝日新聞》的民調,或許能解釋永田町(編按:日本國會、首相官邸等大多數日本中樞政治機構,位在東京都千代田區永田町,因此在日本會以永田町代稱中央政治高層)跟日本社會的情感差距,「你希望岸田首相續任到何時」,33%受訪者表示,希望岸田做滿總裁任期到2024年9月,還有14%希望他盡量做久一點,這位以「傾聽」自居的小派閥弱勢首相,不像台灣國際新聞報導中奇特過音稿,好像隨時準備打包找工作,日本政治沒有贏者全拿,安靜不代表沒魄力,這也是日本政治最令人著迷的地方,「權力」到底存在哪裡?也才是討論價值之所在。
從安倍到岸田,自民黨政策與權力邏輯
前首相安倍遭暗殺身亡,全面引爆自民黨與舊統一教的「選票與信眾」的交易關係,岸田下令清查全黨,就算不是100%公正,也無法說是徇私包庇;內閣閣員失言,在日本政壇不是什麼新鮮事,以前有位厚生勞動大臣說女性是生育機器;東奧弊案和閣員、議員的「金權政治」問題,是自民黨統治結構的一個老問題,日本民眾支持自民黨,從來不是因位自民黨清廉到家。換言之,如果支持團體的政治獻金處理的不得要領,檢察官很快就會找上門,日本參眾議員不常開記者會或找網紅直播,沒人以為聲量或按讚數就可以在政壇存活,國會和地方的表現才是連任保證。
安倍前首相也曾被爆出賞櫻會跟森友學園等用錢用地的問題,備詢時氣到說出「如果我或我太太有涉入就辭職」,最後是秘書被起訴,這結果是做帳「太大意」還是「大局為重」,留下無限想像空間,就連安倍第一次當首相,也只勉強撐了一年,所以岸田現在經歷的難題,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
最有趣的是,岸田政府即便把「五年內防衛費增加到GDP 2%」,放在拚經濟之前,而且進一步真槍實彈的,設法說服親中的盟友公明黨,同時想辦法擴大財源,著手推動自民黨選舉承諾,也沒有普遍得到右派的掌聲。總是標榜抗中、重武裝、獲得安倍手把手「選總裁」的高市早苗,反倒打出經濟牌,要首相不要急著增稅,要替勞苦大眾加薪,這種突然冒出與從政生涯180度大轉變的發言,很難讓人相信沒有投機的成份。
要說日圓貶值,或是通膨等問題,日銀總裁也跳出來進行「事實上」升息,某種程度上,也算是終結了長達10年的印鈔政策,雖無法立刻穩定物價、讓吉野家牛丼打折,但基本面跟政策面都有意義,不是虛招。
安倍有菅義偉,誰是岸田真正信任的人?
那麼,岸田內閣的問題到底在哪裡?個人魅力不夠?美國不喜歡?這種似是而非,LINE群聊天用的笑話跟廢話,怎會是問題所在?筆者認為,最大因素還是「人事」,潛在的用人問題,讓內閣沒有構成戰鬥隊形。
岸田內閣、黨務的人事安排,被說是注重權力平衡,特別是在內閣官房長官的人選上,啟用安倍派出身的松野博一,為了保持適當距離,避免安倍派人事色彩太過強烈,岸田沒有選擇安倍心腹,也就是剛訪台的萩生田光一擔任內閣官房長官,
松野與自民黨各派、在野黨都有良好的溝通管道,這是負責政策說明的基本特質,松野在平成十九(2017)年任職於自民黨政務調查會,當時就曾輔佐會長岸田,能力也備受肯定。如此注重「維穩」的作法,好像很理性,一旦危機一個接一個爆發,在野黨在國會砲轟,就開始暴露缺點。
相比安倍時代的官房長官菅義偉,敢得罪人、對官僚不假辭色的要求「照辦」、百分百忠誠於上司,松野「佛系」的風格,能否快速應付疫情後對於復甦的高度渴望,以及不滿於現狀的日本民眾?岸田的人事安排或許取得了一時平衡,但相比安倍與菅義偉(內閣官房長官),二階俊博(自民黨幹事長)所形成的超穩定共生結構,恐怕還有一段路要走。
習近平、賴清德、侯友宜、岸田腦子裡都住著「馬基維利」
民主是半透明狀態下的寡頭與菁英遊戲,政治是某種作用力跟反作用力的行為科學,每一位政治人物都有幕僚親信組成決策小圈圈,也都有關起門來討論事情的小房間,搞政治的總是對外宣稱蘇格拉底,但其實支配他們大腦的,是馬基維利。
延伸閱讀
- 日本新版安保政策將展開3200億美元建軍大計,民眾聚集首相官邸前高呼「準備戰爭違憲」
- 日本前首相安倍心腹萩生田10日訪台,自民黨「黨三役」時隔19年來訪
- 日本總務大臣爆政治資金疑雲請辭,日媒分析:一個月內三位閣員請辭將重創岸田政府
- 岸田政權面臨垮台危機:經濟再生大臣因統一教緊急請辭,是否引發黨內「骨牌效應」?
- 岸田文雄任命長子出任首相秘書官:政治是條不歸路,所以都要留給「家人」?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新創Onramp Lab再下一城!看新產品ContactLoop聊天機器人,如何助金融業客戶業績提升2倍?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談起Onramp Lab這個新創團隊或許有些陌生,但自2015年成立以來,憑藉著技術本位的實力與內部夥伴並肩合作,成功擄獲了金融、媒體、娛樂甚至是食品等不同產業,令人更好奇 Onramp Lab 究竟有何看家本領,又將拿出什麼秘密武器來滿足市場與客戶的需求?
談起Onramp Lab這個新創團隊或許有些陌生,但自2015年成立以來,憑藉著技術本位的實力與內部夥伴並肩合作,成功擄獲了金融、媒體、娛樂甚至是食品等不同產業,令人更好奇 Onramp Lab究竟有何看家本領,又將拿出什麼秘密武器來滿足市場與客戶的需求?
攤開Onramp Lab目前的解決方案版圖,Onramp Lab執行長吳鎮雄分析,目前團隊除了有以提供金融諮詢的搜尋引擎優化FinanceJar外,還有能提供從買廣告、刊登廣告等媒體採購一條龍服務的ThreeSigmaMedia,「但我們在協助企業過程中發現聯繫消費者的最後一哩路出現了斷層,」無論企業投入多少的廣告資源,若無法在黃金時間與消費者接上線,就容易錯過了可能創造產值的機會,甚至在錯誤的時間聯繫、也會影響品牌好感度。
吳鎮雄表示根據Onramp Lab內部的統計,當企業投放廣告找到消費者後,即時(realtime)聯繫與20分鐘後以及隔天聯繫所能創造的成交結果,將相差4倍到10倍之多,且消費者對與品牌的關注度與專注力也隨著時間雪崩式遞減,這讓Onramp Lab團隊試圖去思考,如何能近一步協助手中的企業客戶有效解決此一問題,因此催生出了Onramp Lab第三個解決方案:ContactLoop AI聊天機器人。
導入ContactLoop,為企業創造營收又省時省力

試想當你去參加一場聯誼獲得到心儀對象的聯繫方式時,你會怎麼做?「聯誼結束到約出來碰面,肯定會醞釀一段時間啊!」吳鎮雄笑著說。
同理,當企業透過廣告投放獲得一份潛在客戶名單,他們究竟是真的對產品有興趣,還是不小心誤按?過去企業只能照著這份名單逐一聯繫,拒絕、碰壁甚至是未果都是常態,但對於企業而言大量的人力與時間投入都是成本。如今,企業能透過Onramp Lab團隊打造的聊天機器人ContactLoop,透過AI與潛在客戶初步互動,再篩選出更精準的清單進行溝通,讓完成最後一哩交易的路變得更有效率。
吳鎮雄表示,這項服務在美國上線半年多來,就成功為金融產業企業客戶節省至少3成的客服人力,同時靠著更精準的消費者名單,衝出2倍業績成長的表現。「團隊花了大量時間了解客戶的使用場景,」如何與消費者打招呼、應該要準備哪些回應內容、避免開放式的問題不易聚焦等,當消費者被廣告吸引的那一刻起,ContactLoop就能即時的與他們聯繫,透過如同真人般一問一答的簡訊對話流程,篩選出真正含金量高的潛在消費者,協助企業最後能「一竿進洞」。
或許有所不知,由吳鎮雄領軍的Onramp Lab團隊,旗下產品皆是由在台灣的開發團隊一同協助打造,且團隊的平均年齡僅30歲,同時具備著強大的行銷DNA與產業知識背景,甚至對於銷售場景也多有著墨,相較於強調「技術」的聊天機器人,ContactLoop的產品設計上能更佳直覺與人性化,來自台灣的產品也更能解決各個市場的企業痛點。
Onramp Lab產品技術總監竇友志表示,ContactLoop不僅提供一站式服務,探索客戶需求,更隨時調整聊天機器人的參數與訓練其語言辨識模型,確保企業在使過程中能準確掌握消費者需求,更能針對問題進行AB測試、找出最佳的起手式或應答。針對美國市場區域碼眾多的特殊性,ContactLoop也能在後台依據消費者的所在地進行分類,避免用非其所在的區域碼電話聯繫,「就好像你在台北接到陌生區碼的電話也可能拒接是一樣的概念,」竇友志説。

摩拳擦掌台灣市場,瞄準保險、電商產業
如今,ContactLoop這項全新服務在美國已成功打下第一仗,「很期待接下來能帶進台灣市場,」吳鎮雄説。從他的觀察發現,諸如保險、電商、醫美這類型在台灣市場蓬勃發展,卻仍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與廣告成本進行陌生開發消費者的模式,或是高電價且資訊量大的電商零售,都是ContactLoop AI聊天機器人可以協助轉型的產業。

吳鎮雄認為Onramp Lab團隊能給予企業客戶的不只是ContactLoop而已,從協助企業找出精準消費者名單開始,整合ThreeSigmaMedia、FinanceJar等不同解決方案,以一站式的角色給予企業更完整的服務,他相信Onramp Lab能與企業客戶一同創造更好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