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瀕危物種伊河海豚10天內3隻相繼死亡,保育人士籲當局應加強嚇阻非法捕魚

柬埔寨瀕危物種伊河海豚10天內3隻相繼死亡,保育人士籲當局應加強嚇阻非法捕魚
圖為2009年3月,一隻伊河海豚出現在柬埔寨桔井省的湄公河上。Photo Credit: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在25日(週日)發表一份聲明表示,24日(週六)時,柬埔寨克拉地省(Kratie)湄公河沿岸,有一隻成年雌性的健康伊河海豚遭到非法捕魚使用的釣魚線纏住,不幸身亡。該隻死亡海豚身長196公分,體重約93公斤,年齡介於7至10歲。

近日柬埔寨有3隻生長在湄公河流域的伊河海豚(Irrawaddy dolphin,又稱湄公河海豚)於10天內相繼死亡,使當地保育人士擔憂,這些瀕臨絕種的海豚可能會消失。因此強烈呼籲柬埔寨當局,應在伊河海豚的棲息地加強執法,對從事非法活動的人處以嚴厲制裁。

美聯社》和《國會山報》報導,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在25日(週日)發表一份聲明表示,24日(週六)時,柬埔寨桔井省(Kratié Province)湄公河沿岸,有一隻成年雌性的健康伊河海豚遭到非法捕魚使用的釣魚線纏住而不幸身亡。聲明指出,該隻死亡海豚身長196公分,體重約93公斤,年齡介於7至10歲。

世界自然基金會表示,柬埔寨在10天內出現3隻健康且正值繁殖年齡的伊河海豚死亡,代表當局應現在就針對海豚棲息地進行加強執法。該基金會指出,「除了立即實施嚴格執法,抵制海豚居住地區的各類非法活動,沒有其他選擇。」

世界自然基金會在聲明中指出,截至12月24日,2022年在柬埔寨,就有11隻伊河海豚死亡,而過去3年來,伊河海豚的死亡總數已達到29隻。世界自然基金會柬埔寨分部主任森提克(Seng Teak)說,「海豚保育區最近的非法捕魚活動增加,如果不立即採取行動,將導致柬埔寨的伊河海豚滅絕。」

森提克表示,執法人員應在保育區周圍進行全天候巡輪,且除了巡邏工作以外,也應針對在海豚保育區內從事的非法捕撈等行為人處以嚴厲的裁罰,嚇阻他人繼續從事不當活動。

高棉時報》12月的報導指出,柬埔寨在今年已有6隻伊河海豚誕生,但過去三年來,有超過29隻伊河海豚死亡,且其中有超過50%為幼豚。世界自然基金會柬埔寨分部野生動物研究和生物多樣性負責人Sam Un說,「雖然近年來(伊河海豚)族群數量一直在穩定成長,但他們現在也面臨著高死亡率和幼豚低發育率的新挑戰。」

關於伊河海豚死亡的原因,種種跡象與調查皆顯示是「人類活動」導致。《美聯社》也指出,伊河海豚是一種能適應淡水環境的海豚物種,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今年2月,柬埔寨野生動物官員指出,在湄公河上游一段河段中,發現最後一隻已知的伊河海豚死亡,原因疑似是被漁網纏住。

中央社》報導,根據1997年首次普查,柬埔寨境內估計共有約200頭伊豚,但到2020年數量估計已減少至89頭。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說法,當地今年又有11頭伊豚死亡,使得3年來累計死亡數量達29頭。伊洛瓦底江豚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認定為瀕危物種。全球另有2條河川水域可發現伊豚蹤跡,分別是緬甸的伊洛瓦底江(Irrawaddy River)及印尼婆羅洲(Borneo)的馬哈坎河(Mahakam River)。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陳曉芙
核稿編輯:杜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