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今年已51位院士離世,專家估14億人口未來數月半數染疫;火葬場、急診室業績爆量獲表揚,挨批喪事喜辦

中國今年已51位院士離世,專家估14億人口未來數月半數染疫;火葬場、急診室業績爆量獲表揚,挨批喪事喜辦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放寬防疫管制後疫情大爆發,各地醫院急診室與火葬場窮於應付飆增的病患和染疫死亡人數,但如此業績爆量若干醫院竟大肆宣傳,甚至火葬場獲官方頒通知表揚,招致喪事喜辦的罵聲。中國國家衛健委官員昨天說,全國重症床位資源總體來看充足,但目前正在經歷重症救治高峰的省分,重症床位的資源已經接近臨界值。

中國專家:境內沒有Delta流行,也無病毒突變

(中央社)中國防疫鬆綁後,不少染疫者病徵遠較預期嚴重,甚至出現白肺症,外界懷疑高毒性的Delta變種病毒是否與Omicron同在中國流行。但中國專家告訴《新華社》,境內沒有Delta在流行。

《新華社》這項報導坦承,中國網路上已有傳言,指境內部分地區同時流行Delta和Omicron變種病毒,說明這一說法已在中國內部流傳甚廣,引起官方重視。

報導引述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許文波指出,根據實時動態監測,中國國內沒有發現Delta變種病毒在流行,也沒有發現Delta變種病毒和Omicron變種病毒重組。

至於中國國內是否產生新的變異株?許文波說,自12月初至今在中國出現的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病毒亞分支共有31個,其中包括正在國外加速傳播的BQ.1、XBB等亞分支,全部屬於Omicron變種病毒,並沒有發現特徵性的基因組突變,且都由境外輸入而來。

許文波表示,12月初至今,中國疾控中心通過抽樣調查,完成了1142個病例的全基因組測序,發現Omicron變種病毒BA.5.2和BF.7亞分支占全國流行的絕對優勢,兩者合計超過80%,另有7個亞分支也在流行。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王貴強表示,對絕大部分免疫力正常的人來說,半年內人體內都會存在有效的免疫抗體,同一毒株的二次感染概率極低,即便感染了也不會出現嚴重症狀。但若出現新的變異株,或新的亞分支表現出很強的免疫逃逸能力,是可能導致再感染的。

王貴強指出,根據人體內免疫抗體的特性,再感染的間隔時間越短症狀通常越輕,間隔時間長了症狀就偏重。

中國死亡數字失真,網傳家屬需承諾非因染疫過世

(中央社)中國快速放開疫情管制,同時又以各種方式壓低相關死亡數據。有殯儀館櫃台貼出告示,要求辦理的家屬承諾死者並非死於COVID-19;還有網友說,醫生威脅死亡證明上不能寫「新冠肺炎」。

在社群平台推特(Twitter)和微信上,近日都流傳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殯儀館大排長龍,或是在火葬場排隊拿號等待的影片。還有影片稱,在北京的醫院太平間內,冰櫃早已不敷使用,更多包裹好的遺體堆放在外。

不過,中國近期疫情大爆發究竟有多少人染疫死亡,官方無法提出可信且有效的數據。

有網友在微信朋友圈發文控訴,「現在是公開造假,而且逼著你配合造假」。他的母親12月25日在某市立第一醫院病逝,在填寫死亡證明時,他提醒直接死因是典型的「新冠肺炎」,因為症狀明顯,結果兩名醫生問他:「是不是想要鬧事?」

醫生說,死亡證明只要寫上新冠,就要經醫院核查,如果核實,還要上報市衛健委,「你是不想讓你母親火化了嗎?」最後他只能同意死因不要寫新冠,並認為「這應該是全國醫院的統一操作」。

這段發文的截圖,已將發文者的網名和頭像模糊化處理。

據美媒《自由亞洲電台》昨(27)日報導,有網友拍攝到某地一殯儀館服務大廳,接待櫃台貼出寫有:「本人承諾,逝者……非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去世,若有隱瞞,願負一切責任」的提醒,引發官方涉嫌隱瞞疫情死亡人數的質疑。

中國國家衛健委日前印發通知定義:「由於新冠病毒導致的肺炎、呼吸衰竭為首要死亡診斷,歸類為新冠病毒感染導致的死亡;因其他疾病、基礎病,比如心腦血管疾病、心梗等疾病導致的死亡,不歸類為新冠導致的死亡。」

中國對COVID-19(先前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26日深夜公告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死亡的定義本來就較全球其他國家更為嚴苛,實際情況中,被認定染疫死亡的更少。

中國火葬場急診室業績爆量獲表揚,挨批喪事喜辦

(中央社)中國放寬防疫管制後疫情大爆發,各地醫院急診室與火葬場窮於應付飆增的病患和染疫死亡人數,但如此業績爆量若干醫院竟大肆宣傳,甚至火葬場獲官方頒通知表揚,招致喪事喜辦的罵聲。

綜合中國媒體《中國網》與《極目新聞》26日報導,河北邯鄲市永年區民政局發布「關於表揚火化場的通報」,當中提及12月1日至10日平均火化遺體逾20具,12月10日以來更超過30具,17、18日達41具,「受到群眾好評和領導肯定」。

通報指出,經局黨組研究,決定對「火化場的優異表現給予全局通報表揚」,最後更強調要學習火葬場肯奮鬥勇負責、敢擔當的精神,確保年底前各項工作「圓滿收官」、「爭創佳績」。

這份通知在推特等社群網站廣傳,招致譏諷與狠酸:「相信共產黨,走進火葬場,誠不我欺也。」

《極目新聞》的評論文章指出,每次火化遺體的背後,都是人間的生離死別,公文措辭不應忘記,這份工作的底色就是悲傷、凝重的,何況火化場的工作量增加,說明很多人在這個冬季離去,絕非值得大張旗鼓慶賀。

此外,浙江省台州市中心醫院裡大小電子看板,近來刊登豔紅色為底又燙金字的喜報「熱烈祝賀我院急診服務人次突破200萬」,同樣被罵翻。

民眾痛斥,破200萬人次向急診求助,意味著這麼多的患者正承受病痛折磨,到底是在報什麼喜?更有人痛批「喪」事「喜」辦的風格,太沒人性了,也不知道是那個領導想出來的招。

中國衛健委:有省分重症床位資源已近臨界值

(中央社)外界關注中國的醫療資源是否足以應付當前疫情爆發,中國國家衛健委官員昨天說,全國重症床位資源總體來看充足,但目前正在經歷重症救治高峰的省分,重症床位的資源已經接近臨界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