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高法院暫時保留邊境移民限制,《CNN》:接納烏克蘭難民卻拒絕拉美移民,是種族主義的雙重標準

美國最高法院暫時保留邊境移民限制,《CNN》:接納烏克蘭難民卻拒絕拉美移民,是種族主義的雙重標準
隨著第42條法案即將結束,美國邊境城市正準備迎接大量尋求庇護者湧入,一個來自厄瓜多的家庭正走向邊境巡邏人員尋求庇護。 Photo Credit: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川普政府在2020年提出「第42條法案」,允許美國官員以健康因素,驅逐美墨邊境的移民。今年11月,該法案被地方法院判定不合法源,共和黨州檢察官隨即提出上訴,最高法院在27日做出裁定,推翻地方法院的判決,暫時維持該法案運作直到進一步的法律審查。

《路透社》報導,美國最高法院在昨(27)日暫時保留第42條法案(Title 42 expulsion),允許美國官員迅速驅逐美墨邊境的移民。法院結果以5票對上4票,批准了共和黨州檢察長的臨時上訴,暫緩第42條法案無效的原判決,等待未來進一步的法律審查。

第42條法案

2020年3月,全球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大流行期間,川普(Donald Trump,港譯「特朗普」)政府發布一項公共衛生命令,允許美國邊境巡邏隊(US Border Patrol)、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禁止可能構成健康危險的人員入境,並禁止申請合法庇護,受約束的民眾將會被驅逐出境。

《路透社》報導,拜登(Joe Biden)政府上任後,原本保留了該法令的運作,但今(2022)年4月,美國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因為疫情趨緩,企圖廢除該命令。

今年11月15日,哥倫比亞特區地方法院高級法官沙利文(Emmet G. Sullivan)裁定,第42條法案不合法源,並表示「政府未能證明移民傳播疫情的風險是真正的問題,同時也未能權衡庇護者面臨第42條法案時所受到的傷害。」沙利文同意結束法案的暫緩期,將期限定於12月21日。

然而,共和黨州檢察長不滿地方法院的判決,因此由共和黨領導的19個州在今年11月21日提起臨時上訴,直言取消第42條法案將會使過境點增加,並使得當地州政府的財政資源緊張。

共和黨亞利桑那州總檢察長布爾諾維奇(Mark Brnovich)表示,「令人失望的是,拜登政府竟願意為了政治目的而犧牲美國家庭的安全。」

聯邦上訴法院在12月16日拒絕更改沙利文法官的判決後,共和黨再度將本案提交到最高法院審理,而首席大法官羅伯茨 (John Roberts)在12月19日發布臨時行政暫緩令,以維持第42條法案的持續運作,同時考慮是否延長該命令的時限。

該行政暫緩令引起許多最高法院成員的反對。

保守派大法官戈蘇奇(Neil Gorsuch)就質疑,法院急於審理已過期法案的爭議,很可能是因各州認為第42條法案能有效解決移民問題,「但當前邊境危機並非疫情危機,法院不應該只因為官員無法應對不同的緊急情況,而執行針對特定情況設計的行政法令。」

援助組織國際救援委員會也在一份聲明中表示,2020年3月以來,第42條法案已經驅逐了近250萬人;墨西哥提華納市(Tijuana)的移民事務主管盧塞羅 (Enrique Lucero)也表示,提華納已經積壓了太多尋求庇護的難民,「這項措施遲早要消失。」

法案衍伸出的爭議

《CNN》報導,第42條法案之所以進入民眾的視野,是因為俄烏戰爭後,美國很大程度上通融烏克蘭難民的入境,卻以第42條法案阻止了其他移民者的進入,不少人認為這具有種族主義的雙重標準,許多來自中南美洲及海地的移民繼續被拒之門外。

報導中更指出,來自墨西哥、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和薩爾瓦多等北三角國家的移民,有很大比例都因第42條法案而遭驅逐。

《CNN》今年3月也報導,國土安全備忘錄中特別指示邊境官員考慮在個案基礎上免除烏克蘭人的公共衛生限制。為移民提供援助的組織Al Otro Lado的主管萍赫洛(Erika Pinheiro)表示,「逃離戰爭的烏克蘭人應該有機會在美國尋求庇護,然而其他處於絕望境地的人也應該擁有同等的權利。」

於美墨邊境工作的人員表示,許多海地人在提華納受困了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它們不斷面臨艱困的生活條件,卻無法獲得美國的庇護援助,在拜登政府上任後,甚至還驅趕了成千上萬個海地人。

他認為「膚色」是造成根本差異的主要因素,「來自烏克蘭的小男孩是英雄,那來自海地的小男孩呢?」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羅子恆
核稿編輯:羅元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