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入境規定將鬆綁,日本加強中港澳航班限制、美國考慮針對中國旅客採取預防措施

中國出入境規定將鬆綁,日本加強中港澳航班限制、美國考慮針對中國旅客採取預防措施
身穿防護服的中國遊客在泰國重新開放活動的第一天抵達素萬那普機場。 Photo Credit: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官方周一(26)宣布鬆綁入境檢疫規定,中國旅遊網站搜索量瞬間暴增。然而中國疫情的不斷升溫,加上官方資訊的不透明,讓各國擔心疫情再度擴散,因此紛紛祭出相關應對措施:日本限制中國旅客須提前檢疫,並規定只能從4個機場降落;美國及馬來西亞則考慮比照辦理,加強入境旅客的病毒查驗。

中國官方在12月26日對外宣布,明(2023)年1月8日結束歷時三年的嚴格入境檢疫規定,中國人出境將不再受到官方政府的嚴格監督,不僅取消旅中遊客的檢疫規定,更取消每日航班的數量上限,同時中國國家衛健委也宣布,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將於1月8日正式降級為乙類傳染病。

《BBC》指出,隨著出入境的鬆綁,中國旅遊網站流量開始暴增,旅遊網站Trip.com的數據就顯示,在宣布重新開放邊境的半小時內,熱門地區的搜索量相比同期成長了約10倍,其中澳門、香港、日本、泰國和韓國是最受歡迎的目的地。

《BBC》也引述中國國營的英文日報《中國日報》報導,中國旅行社「去哪兒」網站上的航班查詢量在公告發布後增加了7倍。

對此,中國國內的反應卻相當兩極,有些人受夠疫情的連續封鎖,因此樂觀看待出入境檢疫規則的放寬;但也有人認為,現階段不僅醫療量能不足,連火葬場也不堪負荷,近期甚至還爆出感冒藥大缺貨的問題,若此時開放只會讓疫情雪上加霜。

港澳同受中國影響,日本僅開放4機場降落

(中央社)中國公布有序恢復出境,多國緊縮對中國旅客入境限制,香港也受牽連。據報導,日本宣布30日起香港及中國大陸航班只可降落東京、大阪及名古屋等4個機場,若干旅行社說可能得取消旅行團。

中國宣布自明年1月8日起解除入境隔離措施,並有序恢復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但中國疫情正蔓延,多國紛紛宣布對中國的入境限制。

綜合港媒報導,港人的熱門旅遊目的地日本,27日宣布,30日凌晨零時起從中國大陸(不包括港澳)赴日及過去7天內曾到過中國大陸的旅客,入境時要檢測,一旦染疫須隔離7天,並將限制中國航班班次。

日本外務省也宣布,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的航班30日起只可使用東京成田、東京羽田、大阪關西及名古屋中部4個機場,即沒有直航機來往香港與北海道、福岡、沖繩等。目前不少港人正在北海道等地歡度耶誕新年假期。

據報導,香港國泰航空網站27日晚已更新,30日起沒有航班前往福岡。

一位香港旅行社董事表示,日本方面是27日晚宣布最新安排,使得業界得急忙因應如何安排在北海道等地的旅客返港。

這名董事表示,據向日本方面及航空公司了解,最新限制是禁止中港澳航班降落上述4個機場以外的機場,但航班可如常使用所有機場,有航空公司正計劃安排沒有乘客的飛機飛往北海道等地,接載港人回港。

他又說,業界也正嘗試安排旅客乘內陸機到東京等機場再返港。

另有旅行社負責人表示,仍在向航空公司了解詳情,目前有600多名團友身處北海道、九州和沖繩,正與航空公司商討並了解能否安排航班返港。

他又指,明年1月有不少旅行團原來前往北海道等地,有可能要取消相關旅行團,或有約2000旅客受影響。香港旅遊業剛復甦,日本的新措施會帶來很大影響。

《CNBC》報導,日本因為中國疫情急遽升溫,因此決定從12月30日起,對中國旅客進行核酸檢測,厚生勞動省更補充,「若沒有疫苗接種證明的中國旅客,將會被要求出發前進行檢測。」該政策目前並不包含香港及澳門的旅客。

RTSE3FTD_(1)
Photo Credit:Reuters / 達志影像
上海疫情爆發時,中國人民在路上戴口罩走路的模樣。

美國、馬來西亞加強查驗入境旅客

(中央社)因應中國取消入境隔離後出國人數將大增,繼日本、韓國、義大利、印度宣布加強中國入境旅客防疫措施後,美國及馬來西亞考慮比照辦理。中國則以「防疫不應影響人員交往」回應。

《路透社》引述一名美國官員透露,美國政府對中國COVID-19病例激增及通報病毒傳播數據的透明度感到擔憂和質疑。若缺乏病毒基因組測序數據,一旦出現新的變種病毒將難以辨識,因此正考慮針對來自中國的旅客採取預防措施。但報導並未提到更多細節。

《星島日報》引述馬來西亞媒體報導,為因應「境外輸入病例劇增」的風險,馬來西亞衛生部27日宣布,將加強相關因應方案,包括加強對COVID-19相關資訊的數位化管理、強化病例監測等6項方案。但報導並沒有指明這些方案是針對「中國入境」旅客。

在此之前,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7日基於中國境內COVID-19疫情狀況宣布,自30日起在入境時對中國入境旅客實施病毒篩檢。如果測得陽性就必須接受原則為7天的隔離,希望避免日本遭中國急速擴大的疫情波及。

印度23日出現首例自中國入境者確診COVID-19,引起民眾恐慌。印度衛生和家庭福利部隨後宣布,來自中國、香港、日本、泰國和韓國的國際旅客,必須出示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且抵達印度時若出現症狀或核酸檢測呈陽性者,將被隔離。

韓國疾病管理廳21日即宣布,中國已自16日起被列入「檢疫查驗重點國家」的名單中。但強調措施並非入境限制,而是在韓國仁川機場的入境檢疫階段,針對「感染風險高、且需要集中管理」者加大入境篩查力度。

義大利外交和國際合作部日前表示,鑑於中國疫情爆發,米蘭馬爾片薩(Malpensa Airport)將針對中國入境旅客進行核酸檢測,預計執行到2023年1月30日。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7日被問到岸田文雄宣布,日本30日起對中國入境旅客實施病毒篩檢回答,當前需要各方科學抗疫、攜手共進,保障各國人員安全往來,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世界經濟恢復成長。中方始終認為,「各國防疫措施應當科學適度,不應影響正常的人員交往」。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羅子恆
核稿編輯:羅元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