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估北京感染率恐破8成,憂中國成新變異株溫床,民眾興起赴澳門「疫苗旅遊」

專家估北京感染率恐破8成,憂中國成新變異株溫床,民眾興起赴澳門「疫苗旅遊」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隨著中國取消COVID-19清零措施,病毒得以在擁有全球1/5人口的中國境內迅速傳播。公衛專家警告,中國可能成為新型變異株誕生的「潛在溫床」。中國陷COVID-19爆發3年來最嚴重疫情,但本月意外決定撤除嚴厲的清零政策後經濟有恢復生機跡象。經濟圈研判只要撐過第1季的陣痛,明年中國整體經濟成長料有強勁反彈。

中國疫情快又猛,專家:北京感染率可能超過8成

(中央社)中國當前疫情既快又猛,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昨(29)日指出,這波Omicron風暴進展速度超過想像,他估算北京市感染人數可能已超過80%,甚至還有可能更高。

據《鳳凰網》報導,「2022鳳凰網財經峰會」29日召開,曾光發表主題為「走出新冠疫情,迎接勝利曙光」的演講並接受專訪。

當被問及為什麼這次的疫情風暴好像來得特別急特別猛,曾光指出,這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北京是Omicron BF.7變異株為主,這是迄今以來傳播率最強的毒株。

其次是氣候因素,他說,因為正好12月以後,冬季最寒冷的季節到來,人們可以說是呼吸道比較乾燥,另外是在室內聚集性比較多,這樣最容易造成呼吸道疾病的傳播。

曾光並指出,另外可能還有其他呼吸道傳染病在裡面,比如流感,從6月以後就發現南方流感疫情異常高發,流感也出現了變異株,到冬天以後北方的流感爆發率就上升了。諸多因素湊在一起,就迎來了Omicron的風暴,而且這個風暴確實來勢非常快,「進展速度超過了我們的想像」。

他說,過去根據流行性腦膜炎傳播的經驗,第一波感染人數一般不超過30%,然後再來第二波、第三波,以後兩波都不會比第一波更強。「但是我們沒預到這次第一波就來勢洶洶,甚至很快超過50%,60%、70%,甚至80%的感染率。」

曾光說,現在還沒有一個精確統計的數據,但是他覺得這是可以估算出來的。「可能感染人數在北京市超過80%了,甚至還有可能更高。」這是他的一個判斷。

根據網傳的中國國家衛健委21日會議紀要,中國大陸12月1日至20日累計染疫已達2.48億人,其中又以北京、四川疫情最嚴重,累計感染率均已超過50%。

北京市當局迄今未發布推估的染疫人數。但陸媒報導顯示,北京過去兩週處於疫情高峰,醫院急診內科患者人激增5倍,殯儀館爆滿應接不暇。

疫情中寂寥的北京街頭(6)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圖為北京前門商圈入口處的牌樓,平時是遊客拍照打卡的熱門景點,但12月中的週六中午卻一片空蕩。

中國COVID-19疫情竄起,專家憂成新變異株溫床

(中央社)隨著中國取消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清零措施,病毒得以在擁有全球1/5人口的中國境內迅速傳播。公衛專家警告,中國可能成為新型變異株誕生的「潛在溫床」。

《法新社》報導,中國幾乎所有民眾都對先前的COVID-19疫情缺乏免疫力,且其中許多人都還沒接種疫苗,引發其他國家和專家們的擔憂。

日內瓦大學(University of Geneva)全球衛生研究所(Institute of Global Health)所長法拉歐(Antoine Flahault)告訴《法新社》,每一次新的感染都會增加病毒變異機會。

他表示:「14億人突然暴露在SARS-CoV-2新型冠狀病毒的情況,顯然創造了容易出現新變異株的條件。」

曾任世界衛生組織(WHO)首席科學家的斯瓦米納坦(Soumya Swaminathan)指出,很大一部分中國人容易被感染,部分原因在於許多老年人沒接種疫苗或追加劑。

她向網路版的《印度快報》(Indian Express)表示:「我們需要密切關注任何新出現的相關變異株。」

為因應激增的病例數,美國、義大利、日本、印度和馬來西亞本週都宣布,將對中國旅客加強檢疫措施。

印度及日本已經宣布,將強制所有來自中國的入境旅客進行核酸檢測(PCR),這也是法拉歐認為可望解決北京當局疫情資訊延遲的方法之一。

法拉歐說:「如果我們成功對來自中國的任何旅客身上鑑定出的所有病毒進行採樣和定序,就幾乎能在新變異株出現並在該國傳播時馬上得知。」

他也指出:「任何變異株,如果比先前的主要變異株更容易傳播,例如BQ.1、B2.75.2、XBB、CH.1或BF.7,肯定代表著威脅,因為它們會引起新的疫情浪潮。」

「然而,就我們所知,這些已知的變異株似乎都未表現出令症狀加劇的任何特定新風險,不過未來出現的新變異株仍有可能會發生這種情況。」

RTSEHV1N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上海一間醫院的醫療人員,於急診前為患者進行初步診治。

疫情越闢謠懷疑度越高,中國當局出現公信力危機

(中央社)中國COVID-19疫情大爆發,病徵卻較先前預期嚴重,甚至傳出「白肺」症狀,不少民眾質疑Delta等高毒性的變種病毒重新蔓延。儘管中國專家不斷出面闢謠,但普遍不被民眾採信。

《美國之音》(VOA)中文網報導形容,這是中國當局近來遭遇「公信力危機」的最新案例,且自12月初正式放開防疫管控後便逐漸惡化。先前攻擊西方放鬆防疫3年的中國官媒,突然開始推廣「放開」,不再強調Omicron變種病毒可能帶來的危害,反指病毒「並不可怕」。

目前成為COVID-19傳染主流的Omicron變種病毒,普遍被認為低毒性,且不攻擊下呼吸道及肺部。但中國12月起蔓延全國的疫情,許多感染者反映病徵較外界預期及官方宣傳嚴重許多。網路上更出現許多肺部X光出現「白肺」症狀的影像,引發民間強烈質疑。

《新華社》27日報導,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長許文波說,據實時動態監測,中國國內沒有發現Delta變種病毒在流行,也沒有發現Delta變種病毒和Omicron變種病毒重組。

許文波表示,12月初以來至今在中國出現的COVID-19病毒亞分支共有31個,其中包括正在國外加速傳播的BQ.1、XBB等亞分支,均屬Omicron變種病毒,並沒有發現特徵性的基因組突變,且都由境外輸入。其中,BA.5.2和BF.7亞分支合計比重超過80%,另有7個亞分支也在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