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對中國入境旅客強制採檢,籲歐盟各國跟進;泰國有意提供免費疫苗迎接中國旅遊大軍

義大利對中國入境旅客強制採檢,籲歐盟各國跟進;泰國有意提供免費疫苗迎接中國旅遊大軍
Photo Credit: Reuters/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義大利昨(29)日敦促大致上沒有實體邊界的歐洲聯盟其他國家,對來自中國的入境旅客實施COVID-19強制性採檢。歐盟衛生機關則表示,他們仍認為「不必要」強制要求來自中國的旅客接受篩檢。隨著中國放寬防疫限制,亞洲國家開始準備迎接中國觀光客人潮,許多國家準備推出套裝行程,希望趁中國這波報復性旅遊大發利市。

義大利對中國入境旅客強制採檢,籲歐盟各國跟進

(中央社)義大利昨(29)日敦促大致上沒有實體邊界的歐洲聯盟其他國家,對來自中國的入境旅客實施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強制性採檢。

義大利已對所有來自中國的入境旅客進行強制性採檢,但其他歐盟國家有的認為目前沒有必要這麼做,有的則還在觀望歐盟是否採取共同立場。

《路透社》報導,歐盟衛生官員於當地時間昨天上午進行會商時,強調協調歐盟的應對之道至關重要,卻無法達成統一作法。

歐盟國家在COVID-19防疫政策上出現歧見早有前例。疫情剛爆發時,各國對於相關作法爭論不休,並且在採購安全設備上激烈競爭,直到後來才終於就集中採購疫苗達成一致。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在記者會中表示,義大利「期盼並且希望」其他歐盟國家跟羅馬一樣,對來自中國的所有入境旅客實施強制性採檢。

北京取消防疫限制後,中國的疫情規模以及官方數據不透明引發的疑慮,促使美國、日本等多個國家針對中國入境旅客實施新旅遊規定。

截至目前,義大利是對所有來自中國入境旅客進行強制性抗原拭子檢測的唯一歐盟國家,由於歐盟民眾可以在區內自由旅行,梅洛尼表示,如果其他國家沒有採取相同作法,義大利可能是做白工。

義大利米蘭的主要機場26日開始對從北京和上海入境旅客進行採檢,結果受測者約半數呈現陽性反應。

歐盟衛生機關:不必要強制篩檢來自中國旅客

(中央社)歐洲聯盟(EU)衛生機關昨天表示,儘管中國COVID-19病例激增,他們仍認為,「不必要」強制要求來自中國的旅客接受篩檢。

《法新社》報導,美國和一些國家已引進措施,強制自中國入境的旅客接受COVID-19篩檢。但歐洲疾病預防管制中心(ECDC)在聲明中表示,這類措施對於歐盟整體而言並無必要。

中國之前實施嚴格防疫規定,雖大致控制住病毒擴散,但也衝擊經濟、引發大規模抗議。在北京政府決定解除這類規定後,中國各地醫院內染疫者人滿為患。

中國本週宣布將取消入境隔離措施,促使許多中國人規劃出國旅遊。

不過,歐洲疾病預防管制中心表示,基於歐盟/歐洲經濟區(EEA)民眾免疫力較高等原因,目前並不認為中國病例激增會影響到歐盟內部的流行病情勢,因此該中心認為「不必要對來自中國的旅客實施篩檢和旅行措施」。

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昨天召開一場歐盟衛生安全委員會(EU Health Security Committee)會議,以討論可能的因應之道。

歐盟執委會發言人告訴《法新社》:「鑒於中國的情勢,歐盟就公衛措施彼此團結並協調行動至關重要。」

發言人說,歐盟執委會將「持續推動成員國進行討論」。

RTSEK151
Photo Credit: Reuters/ 達志影像

美恢復中國旅客篩檢,舊金山迎觀光客面臨防疫挑戰

(中央社)美國宣布明(2023)年1月5日起恢復中國入境旅客篩檢,史丹佛大學醫學院教授王智弘認為,中國近期確診人數飆升、整體免疫力不足,舊金山醫院已呈現飽和,考量經貿觀光也須做好防範。

中國日前宣布明年1月8日起防疫降級且入境免集中隔離,只須提供登機前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一些移居加州灣區的中國民眾隨後在社群網站上留言表示等這一刻等了3年。

自疫情爆發後中國實施嚴格清零措施,如今放寬限制,除了想要返鄉的民眾感到興奮外,走向觀光復甦的舊金山準備迎接中國旅客之際,也面臨新一波防疫挑戰、喜憂參半。

疫情前中國是舊金山第2大觀光客來源國,僅次於加拿大;2019年,中國旅客在舊金山消費達10億美元(約新台幣307億),占整體觀光消費近1/10。不少當地旅遊業者期待觀光能盡速回溫。

不過中國防疫政策突然轉向也讓不少國家對其疫情控管感到憂心,繼日本、台灣、義大利,印度、韓國、馬來西亞等國之後,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昨天也宣布恢復中國入境旅客篩檢。

明年1月5日起,自中港澳入境美國的旅客必須出示搭機前2日內陰性證明,史丹佛大學醫學院教授、也是醫療預防及成果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智弘(Jason Wang)告訴《中央社》他對中國防疫的觀察,他說,中國資訊不透明,過去1至2個星期確診人數直線上升,「開放太快卻還沒做好準備」。

另外,中國研發的滅活疫苗,在香港和新加坡等地和其他疫苗做過比較,保護效力明顯較低,加上許多高齡者並未施打,導致中國整體免疫力不足,病毒變種的風險因此較高。

王智弘認為中國旅客一旦進到美國不用居家檢疫或隔離,美國要求中國旅客搭機之前篩檢是必要的防範措施。

灣區衛生官員近期不斷呼籲民眾須留意疫情再起,耶誕新年假期仍要保持警覺心。王智弘也提到舊金山現在因為COVID-19疫情、流感以及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都處於高峰,醫院病房已呈現飽和、醫療量能吃緊。面對中國疫情鬆綁後可能出現大量入境人潮,得謹慎因應新變種病毒的風險。

史丹佛大學醫學院教授王智弘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史丹佛大學醫學院教授王智弘認為中國開放邊境太快、還沒做好準備。圖為王智弘在僑務中心演講,攝於12月4日。

1月起中國入境旅客篩檢,小三通春節專案比照辦理

(中央社)中國疫情嚴峻,明年1月起實施中國航班入境旅客加強檢疫方案,在機場採檢唾液PCR。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表示,小三通春節專案比照辦理,後續政策規劃將視中國疫情發展等情形調整。

因應中國大陸COVID-19疫情激升及台商春節返鄉,台灣從明年1月1日至31日,實施中國航班入境旅客加強檢疫方案,在機場採檢唾液PCR。


“COVID-19”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