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經濟學》:在「憤怒經濟學」的世界裡,真實的人感到憤怒,而且有十分充足的理由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憤怒經濟學》中,作者洛內甘與布萊斯透過對話,深入探索這股不斷上升的憤怒浪潮的起源。從如何定義憤怒、傳統經濟學的運作模式,到不同的憤怒類型,藉由了解憤怒的肇因來標記現今資本主義的問題所在,並為日益兩極分化和混亂的世界提出激進的全新解決方案。
顯然這與權力有關,但權力不存在我們的模型世界中。財富的分配不但變得很極端,而且政治已成為擁有巨富者的遊戲場。億萬富豪花費數百萬美元保護他們的利益,或支持他們個人化且往往出於自利的議程,例如,避險基金經理人祕密提供資金給英國脫歐(Brexit)運動。
經濟學是一幅強大的世界地圖,但我們過去三十多年研究的這幅地圖——經濟學家羅德里克(Dani Rodrik)所說的「新自由主義地圖」(neoliberal map)——研究的是理論、模型,已越來越無法描述大多數人的經驗和關心的事物。具體地說,那就是一個似乎財政預算越來越緊縮、生活成本越來越高(雖然我們總是被告知沒有通貨膨脹),和在職場內外壓力越來越大的世界。在某個時候,我們對世界的經驗與用來解釋它的模型之間已經嚴重脫節。
現在的經濟學似乎已無法解釋為什麼生活的壓力不斷升高,而同時人均收入卻也在增加。它也無法解釋,為什麼領老人年金者的收入仰賴納稅的工作者人數,但他們反而比其他族群更反對外來移民,似乎忘記了自己生育太少小孩以至於無法維持社會繼續運作?為什麼我們看到民族主義在各國興起,但卻老是聽到全球化已讓我們整體變得更有錢?
這些問題的部分答案,就在我們的模型所認為的情況與實際世界情況之間的脫節裡。另一部分的答案則在另一個脫節之中:菁英所追求的「人均GDP」(GDP per capita)穩定成長,對親身經歷發生重大、令人驚惶的社會改變的一般人來說是如此虛妄。
菁英並不是新現象。在過去,菁英是以代表哪些人民來定義的政治菁英。工黨和社會民主黨代表勞工的利益,而保守黨和自由黨代表企業的利益。到了一九九○年代,這些關係開始解體,一種新政治在已開發世界興起,「左派」和「右派」的區別越來越被認為是難以搞懂也不重要的冷戰遺物。在取而代之的新政治中,政治人物不再代表核心選民,而是紛紛嘗試吸引行為模式就像經濟學裡的代表人的所謂「中間選民」(median voter)。
這類選民不關心經濟衝突,但被認為關心後物質主義價值(post-materialist value)和優良的治理,而且大家都同意它們應該由政黨來提供,重大的政策問題則最好留給國際組織和獨立央行的專家來處理。政治人物提供了較少的政策,但在這麼做時仍假裝代表著每個人的利益。
這是一九九○年代和二○○○年代的世界,一段在二○○四年被當時的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美化地描述為「大穩定」(the Great Moderation)的時期,因為讓技術官僚當家可以避免政治干預,並為所有人帶來了繁榮。但現在我們知道,這種世界觀也有很大的瑕疵。
主要的瑕疵是一些重大隱患一直沒有消除,政黨只是不再承認有這些隱患。英國經濟的規模從一九八○到二○一七年增加一倍;同一時期,食物銀行(food Banks)的使用增加了一○○○%。在大部分已開發世界,不平等從一九八○年代到一九九○年代持續上升,然後停了十年,等到金融危機後再度飆升。在這段期間,全球性的大公司卻停止繳稅。那些誤以為他們經濟模型中的世界就是真實世界的菁英,喪失了自認其所代表的選民對他們的信心。
然後發生了入侵伊拉克、狡滑檔案(dodgydossiers)、宣稱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沒完沒了的阿富汗戰爭。在歌誦金融是成長引擎後,我們目睹它的爆破,緊接著是以國家資金紓困挽救那些已經富裕者的資產。而且紓困計畫是由已被緊縮政策重擔壓在肩頭的人來買單,部分國家甚至大舉削減公共服務三○%。另一方面,各大金融中心的銀行很快就恢復日進斗金的運作,房價節節攀升,就像神奇的自動提款機。
當政治人物真正需要動員選民時,他們不再為已經生根的經濟變遷找理由,而是轉向恐懼。在歐元危機中,民眾被死灰復燃的金融恐慌嚇阻;在蘇格蘭獨立運動和英國脫歐公投中,財產損失的威脅被用來當成保衛現況的武器;在中歐和東歐各國,恐懼移民摧毀「我們的」文化變成動員的迷因。
你無法期待真實的人——不是合成的代表人,也不是想像的中間選民——永遠忍受這些脫節。我們對世界的經驗和菁英用來解釋和合理化世界的經濟模型間的鴻溝,已大到無法忽視,而且菁英追求自利的目的也被戳破。歡迎回到「憤怒經濟學」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真實的人感到憤怒,而且有十分充足的理由。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憤怒經濟學:物價飆升、薪資凍漲、貧富差距惡化,資本主義運作當機如何讓我們感到憤怒?》,商周出版
作者:艾瑞克・洛內甘(Eric Lonergan)、馬克・布萊斯(Mark Blyth)
譯者:吳國卿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當專家宣稱國家越來越富裕,為什麼我們卻覺得生活越來越難過?
經濟學家 × 避險基金經理
五大主題對談思辨,正面迎戰資本主義運作的長期病灶
將整個世代的集體憤怒轉化為創新解方
一個人的格局,從讓他憤怒的事情就能看出。
——邱吉爾(英國前首相)
Tags:
這樣用手機才安全!五個你一定要知道的「行動資安防護秘技」!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代人出門可能會忘了帶錢包、忘了帶鑰匙,但絕對不會忘記帶的肯定就是「智慧型手機」,畢竟生活中的資訊取得、溝通聯繫甚至是金融交易…等必要功能都靠手機完全包辦,甚至我們重要的個人隱私也都保存其中-小至通訊錄、行事曆、電子郵件到大量的照片、影片,甚至是各類應用服務的帳號密碼,也正因如此,手機成為近幾年資安威脅的主要目標。
雖說智慧型手機的資安風險愈來愈高,但絕大多數使用者似乎都沒有意識到手機資安防護的重要性,不過近幾年有愈來愈多牽涉手機平台的資安案例出現在新聞上,也讓大家慢慢開始重視到「行動資安防護」的重要性。
對於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者來說,建立起正確的資安防護概念是非常必要的,若是忽視了主動防護的意識,下一個新聞上的受害者可能就是你!在接下來的文章中,也要為大家帶來五個你一定要知道的行動資安防護秘技,有看有保庇哦!
秘技之一:來路不明的 Wi-Fi 、網站不要連
大部分的手機都會搭配 4G 或 5G 行動網路,但不見得每一個人都會用吃到飽的資費,因此若是在家中或公司之外的公共場合,多半會尋找可免費使用的 Wi-Fi 網路,不過這些 Wi-Fi 若是由公共設施如機場、政府機關、學校或是店家所提供,相對較無資安疑慮,但若是未知來源且沒有加密鎖定的 Wi-Fi 訊號,就需要格外留意,可能會有傳輸資料遭受側錄,或是被路由器導引至帶有惡意程式或騙取個資的網頁。

除了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手機若有針對這些資安隱患有所防護,對於使用者來說也有額外的保障,像是三星的 Galaxy 系列手機,就加入了 Knox Vault 主動防護機制,且不僅止於系統面的安全性,更將關鍵的硬體元件也列入防護的一環,在手機開機後便能完整監控系統核心,確保沒有受到外來惡意程式的竄改,帶來即時保護且從不間斷!

秘技之二:密碼設定有一套,生物辨識更可靠
對於手機使用者來說,資安防護的第一線就是「密碼鎖定」,除了各類型的應用程式服務,手機的螢幕鎖定也是必要一環,但要特別注意的是,切莫不要因為方便記憶,就使用組合簡單、容易被破解的密碼組合,像是單純用生日、英文名字…等較容易被猜中的組合,也要避免所有的網路服務都使用同一組密碼。
當然,以手機鎖定來說,比較好的方式就是使用「生物辨識」,像是 iPhone 的臉部辨識 Touch ID,或是一般手機常見的指紋辨識等,更能兼顧使用便利與安全性。

針對重要的密碼與生物辨識資料,三星的 Knox Vault 也考量到儲存與傳輸過程的安全,手機中除了有安全處理器為相關資料的傳輸加密,內部的安全記憶體更讓密碼與生物辨識特徵資訊妥善保存,不會隨意外洩或被破解。

秘技之三:真正隱私的資料避免長期存於手機
過去經常看到有使用者因為維修電腦、手機時發生隱私資料遭到外流的情況,尤其是一些私密的照片、影片,都有可能在手機送修甚至遺失時,遭到有心人士破解盜取資料,而這些狀況一般來說很難避免,也因此會建議大家,如果是真的不能曝光的內容,建議不要選擇長時間保存於手機之中,而是選擇不易外流的儲存方式,例如:隨身碟、外接硬碟。

當然,如果手機中真的有重要的隱私資料需要保存,三星 Galaxy 手機內建的「安全資料夾」會是相當可靠的選擇,除了同樣採用三星 Knox Vault 技術防護,更是手機原有系統中的一個獨立區塊,也能夠透過應用市集安裝程式,而且能與手機原本的程式相互區隔,使用上更為彈性。

秘技之四:非官方來源應用不亂裝,權限允許要看清
智慧型手機之所以功能強大,主要在於和電腦一樣能夠透過各類型應用程式的安裝來擴充更多功能,雖然應用程式造就了手機的便利性,但使用者可能會因為忽視應用程式的取得來源,而不小心「引狼入室」。
對於蘋果用戶來說,除非進行系統越獄才能使用非 App Store 來源的應用程式,因此相對接觸到有問題 App 的機率較低,但 Andriod 平台是可以透過 APK 方式來安裝應用,且除了 Google Play 之外,也有不少第三方的應用商店,甚至是直接從應用官網下載的使用形式,因此對於可能暗藏惡意程式的 App 較難防範。

當然,即使是官方來源的應用程式,也需要格外注意這些程式對於系統權限存取的要求是否合理,當應用程式會索取本身功能以外的系統權限時,就需要特別留意,像是明明是相機應用,卻索要聯絡人、撥打電話、發送簡訊的權限,就明顯有問題 ,因此也提醒大家,在安裝 App 的同時,對於這些權限存取不可不慎。

除了注意應用程式的來源與安裝權限需求,對於三星 Galaxy 手機的用戶來說,也能好好活用「隱私權設定表」這樣的主控頁面全盤掌握所有應用程式的動態,快速找出哪一款 App 有異常行為,同時對於實體的定位與網路上的行為痕跡也能選擇關閉,讓你在現實生活或網路上的隱私都能受到保護。
秘技之五:可疑連結不亂點,就算是親友傳來也要先確認
一直以來,資安威脅的主要來源就是「釣魚連結」,且從過去常見的電子郵件、網站慢慢轉移至各類型的社交平台、即時通訊工具與手機簡訊,可說是最「與時俱進」的一種資安攻擊手法,若是一不注意點擊了這些連結,手機系統就可能遭到入侵,為駭客開了一道「後門」,隱私資料可能全都曝光。

當然,若是三星 Galaxy 手機的用戶,面對愈來愈泛濫的釣魚連結威脅,也能透過 Knox Vault 的即時防護功能為自己多增加一道保險,確保手機使用期間的安全,無需定期為手機重開機來避免作業系統受到入侵而被植入惡意程式,甚至手機關機時,硬體層面也有防止實體破壞、資料偵測的機制,讓手機內的隱私資料獲得完整保護。

結語
智慧型手機為人們帶來便利性,但卻也同時帶來資安方面的風險,在仰賴手機功能應用的同時,更應該多花一點時間建立正確的資安防護意識,與其擔心自己是否會成為駭客鎖定的目標,不如提前建立好完整的防範機制。
但對於絕大多數沒有太多資安技術知識的使用者來說,主動做好資安防護絕非易事,相對的,選擇妥善考量資安防護技術的產品,或許會是更好的方式,而三星早在多年前就導入 Knox Vault 技術至行動平台,更逐步完善防護機制,相對的更能讓使用者在不需要額外進行功能設定的情況下,就享有完整防護機制,更能妥善守護用戶的隱私安全,也成為眾多手機品牌中最值得信賴的選擇。


本文章內容由「蘋果仁」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