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市值大跌3分之2,又遇中國疫情上海廠停工,分析師估品牌市占率2025年縮水剩2成

特斯拉市值大跌3分之2,又遇中國疫情上海廠停工,分析師估品牌市占率2025年縮水剩2成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許多分析師認為,特斯拉(Tesla)市值大幅縮水跟推特(Twitter)無關,主要因為特斯拉在電動車市場一枝獨秀的時代已經結束。

(中央社)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2022年市值大跌3分之2,除了受市場對電動車需求抱持疑慮影響,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收購推特(Twitter)後掀連串風波令支持者沮喪,以及華爾街輕鬆融資時代結束,也都是原因。

特斯拉品牌市占估2年後恐縮水剩2成

《法新社》報導,從財報來看,一切都順風順水。特斯拉成功克服供應鏈困境,在成本大漲之下,今年前3季仍創造近90億美元(約新台幣2763億元)獲利。

但這個成長速度,遠不及馬斯克心心念念的野心,也就是要取代蘋果公司(Apple Inc.)坐上全球市值最大企業寶座。

這個月在社群媒體推特的一個討論區內,充滿傲氣的馬斯克表示,雖然股價波動「受到許多情緒性因素影響」,但據他「猜測的最可能情況,特斯拉將在不到5年內成為世界市值最大企業」。

馬斯克把股價問題怪罪到「宏觀經濟狀況」與高利率,還說特斯拉有「說不盡的優點」,並要求聽眾忽略他在推特遭遇的種種不順。馬斯克自從10月收購推特以來,不斷登上媒體頭條。

然而若干分析師認為,特斯拉面臨的問題更嚴肅,而且也與推特無關。主要因為特斯拉在電動車市場一枝獨秀的時代已經結束。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卓納斯(Adam Jonas)在一份報告當中指出,2023年將成為電動車市場「重設」的一年,因為會有大量產品流入。

他表示,特斯拉有一些困境待克服,包括競爭增加、經濟情勢惡化及通貨膨脹帶來的生活成本飆漲。

隨著眾家傳統汽車製造商以空前速度推出電動車款,2023年在路上聽到的電動車低沉馬達聲,將不再只來自特斯拉的產品。

包括賓士(Mercedes-Benz)、BMW、奧迪(Audi)、Polestar和Rivian等車廠,也都已經殺進特斯拉的豪華車款領域,變化之快令特斯拉措手不及。

儘管在今年前9個月,特斯拉的市占率依舊高達65%;但標普全球(S&P Global)的分析師預估,到了2025年,特斯拉的市占率將縮水至僅剩20%。

特斯拉又遇中國疫情,上海廠提前暫停生產

(中央社)《路透社》報導,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上海工廠12月24日開始暫停生產,官方未說明原因。外界推測,停產是因為太多員工及供應商染疫影響生產,也有分析指是因為產能過剩而市場需求不足。

《路透社》引述一份內部通知和兩名知情人士的說法,特斯拉24日暫停了其上海工廠的生產,提前執行了之前的計畫,也就是在12月的最後一週暫停工廠的大部分工作。

其中一名知情人士說,特斯拉上海廠的工人和供應商在當前飆升的COVID-19疫情中都染疫了,這讓過去一週的生產出現挑戰。

特斯拉中國公司並未對停產消息置評。

《路透社》本月早些時候報導,特斯拉計劃從12月25日至1月1日暫停該工廠的Model Y車型的生產。這將是上海工廠本月削減約30%計劃產量的一部分,Model Y是特斯拉最暢銷的車型。不過,特斯拉方面14日曾表示,上述內容不屬實。

行業媒體「汽車行業關注」則表示,9月份開始,特斯拉多次在中國市場推出車型降價以及促銷活動,行業普遍認為,原因與特斯拉當前上海工廠產能大幅提升、市場需求並未達到預期有關。至於特斯拉上海工廠被曝停產,原因同樣和上海工廠產能過剩有關。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莊貿捷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