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疫情拖累,短短一年蘋果市值蒸發1兆美元,業內人士:iPhone若趕工不及恐湧現「退訂潮」

中國疫情拖累,短短一年蘋果市值蒸發1兆美元,業內人士:iPhone若趕工不及恐湧現「退訂潮」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是蘋果最大的生產基地和市場,受到其國內疫情影響蘋果市值正式跌破2兆美元,而業內人士指出,如果中國再趕不出貨,民眾可能因為經濟狀況不好而退訂,再推升供應鏈廠商的高庫存情況。

短短一年,蘋果市值蒸發1兆美元,中國無論是作為蘋果生產基地或消費市場,都因為疫情爆發遭到重挫。蘋果供應鏈業內人士強調,中國疫情延燒,再加上全球經濟不振的情況下,原本訂購蘋果產品的民眾若遲遲拿不到貨,恐怕將會有「退訂潮」,而台灣至少有49間企業受影響。

一年內蘋果市值蒸發1兆美元,49間台企受影響

蘋果公司的市值於今(2023)年3日正式跌破2兆美元。這像是神奇的巧合,去(2022)年1月3日,蘋果形勢大好,股價突破180美元,市值一度超過3兆,外媒紛以「富可敵國」形容,也相當看好未來的發展,但是不過短短一年的時間,情勢逆轉風雲變色。

疫情是主要問題。中國是蘋果主要的市場,同時也是重要的製造工廠。據研調機構Counterpoint數據顯示,2022年10月蘋果在中國手機市占率達到25%創下新高,意味著中國每賣出4支手機就有1隻是iPhone。

眾所皆知,蘋果包含iPhone在內的眾多產品,委託鴻海、緯創和中國立訊逾期國內組裝,而大多數零組件也由中國業者提供。蘋果公佈的2020年供應商名單中,中國業者達51間首度成為最大供應國。2022年蘋果供應商則遍布台日韓美中等國,這當中台灣至少有49間企業上榜。

未料,中國歷經「白紙運動」後,北京當局放棄「動態清零政策」,解除各項封控措施,導致疫情越演越烈,擾亂了商業活動及工廠運作。

中國疫情趕不出iPhone,退訂潮恐湧現

位於蘋果供應鏈的PCB業內人士向《關鍵評論網》透露,由於全球景氣不佳,近來鼓勵休假的氣氛越來越濃厚,也有傳聞部分業者要放無薪假度過寒冬。他認為現在包含手機在內的消費電子產品需求驟降,現在趕工的是之前缺貨要給客人,因此部分廠區趕工並不是景氣好轉。

其中,最令蘋果感到擔憂的是其最大組裝業者富士康(Foxconn)的重要生產基地鄭州廠爆發疫情後,遲遲無法回到正軌運作,然而該廠區負責的就是蘋果高階iPhone組裝工作,也是蘋果的主要獲利產品。

他強調:「隨著經濟慢慢往下,許多民眾也會消費也會縮手,而『缺貨』會導致需求越來越低。例如:民眾數月前預訂了1台手機、筆電,卻受到景氣影響,民眾可能就會轉向『退訂單』,又或者因收入短少沒有能力付出款項,進而導致產品滯銷,品牌業者的庫存就會越來越高,對經濟形成惡性循環。」

雖然過去幾個月內,富士康透過一系列的獎勵措施,包含員工最高每個月可獲得1.3萬元人民幣的獎勵金,還有當地政府的防疫馳援下,這才逐漸脫離疫情帶來的傷害,產業內預計從2023年元月起開始趕工迎接新的產能高峰。

分析師估蘋果最快第2季才能好轉

中國《河南日報》引述鄭州園區副總經理王雪指出,截至2022年12月30日,鴻海鄭州園區的出貨量已經達到年初設定目標的9成左右,而目前訂單良好,春節後幾個月將迎來生產高峰。

然而中國的經濟卻仍危機四伏。思睿集團(GROW Investment Group)經濟學家洪灝告訴《華爾街日報》,2023年第1季中國不會出現經濟復甦,而未來幾個月內有可能發生幾輪感染,對工廠、供應鏈造成衝擊,直到第2季形勢才會好轉。

研究機構DA Davidson & Co.的分析師湯姆福特(Tom Forte)說:「中國目前的新冠疫情是蘋果公司2023年經營業績的最大不確定性。」

另一方面,中國研究機構財新(Caixin)公布,去年12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9,這顯示出,中國本來就因為房地產問題,陷入經濟危機當中,如今卻又艱難地應對感染者人數螺旋式上升的影響。種種原因牽動下,意味著蘋果的股價一時半刻很難有起色。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