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書架與新年賀詞:如何回應白紙抗議與胡錦濤「被離場」事件?

習近平的書架與新年賀詞:如何回應白紙抗議與胡錦濤「被離場」事件?
Photo Credit: XINHUA / BBC New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四次提到「青年」,這是往年新年賀詞中罕見的。他的書架上也擺放了一張與青年人的合影,被中國官媒央視排列在較前的位置。

一位國家領導人的辦公室陳列出什麼物品,透露著他的行事風格和治國理念。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去(2022)年底最後一天發表新年賀詞。他端坐在自己位於北京中南海的辦公室,背後的書架上掛著一幅巨型長城圖,旁邊擺放著書籍和數十張照片官媒央視(CCTV)將這27張照片放大,向公眾解釋習主席的「珍貴瞬間」。

分析指出,習的新年賀詞和照片凸顯出中國政權當前最在意的事,為下一年的工作墊下基調。其中有關青年人的論述尤其值得留意。

書架上有的照片是第一次出現,包括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前總理朱鎔基和習近平之父——中共元老習仲勳的合影,以及習近平與江澤民、胡錦濤的合影。這反應了習近平如何理解江澤民的權力傳承,並間接回應了胡錦濤在中共二十大上「被離場」所引發的爭議。

回應「白紙抗議」?

在習近平的新年賀詞中,最受關注的是一句對「不同訴求」的提法,普遍認為是對中國抗議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清零」政策的間接回應。

習近平說:「中國這麼大,不同人會有不同訴求,對同一件事也會有不同看法,這很正常,要通過溝通協商凝聚共識」。

中國多個城市在11月下旬爆發抗議,抗議者以一張白紙代替訴求,指責政府嚴格「清零」政策帶來災難,有人甚至喊出「習近平下台」等口號,被認為是「八九」學運後中國最大規模的抗爭。

美國紐約城市大學(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政治學教授夏明對《BBC中文》說,「白紙運動」凸顯了黨內對習近平的不滿和矛盾,而他的新年賀詞是在以某種方式進行回應。

習近平在去年10月中共二十大中集權力於一身,進入史無前例的第三任期,成為繼毛澤東之後中國最具權勢的領導人。

「中共黨內的人只會私下或以溫和的方式給習近平提意見,比如通過黨內所謂的民主生活會。對他來說,直接的衝擊來自於民間的情緒,尤其是當青年人要求就業、農民工要生存、打工族要吃飯,在民間爆發的毫無掩飾的憤怒」,夏明說,「『白紙運動』代表著黨內對習近平的不滿,而他也在進行某種回應」。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政治學者宋文笛說,「與『兩個維護』和『定於一尊』的論述對比,這在很大程度上是把與中央的不同意見用比較溫和的方式表述出來,當作是有待凝聚的共識,而不是敵我矛盾的問題。」

宋文笛認為,這可以理解為對此前抗議的間接回應。他指出,過去一年裏,中國在防疫政策上出現了不同聲音,而一旦政府確定走向,「會希望過去的爭論可以大致上既往不咎,然後凝聚黨內不同意見,團結向前」。

但這並不意味著習近平意識到了問題存在,會進一步回應訴求。

「這種回應是無力的,無法在民間得到共鳴」,夏明說,習的講話仍暗示,中國的做法是正確的,並將繼續走下去。

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肯定了疫情三年來的政策,他說,「我們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科學精凖防控,因時因勢優化調整防控措施,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作為權力已經集中於一身的最高領導者來說,在過年這樣歡樂祥和的時間點做出比較大方的表態,是正常行為。但後續在實際執行上,在對不同意見的容忍上,是否會得到完整執行,抑或會堅壁清野,這個還有待觀察」,宋文笛說。

中國目前正在經歷防疫政策突然大轉向後的痛楚。Omicron病毒株在許多城市蔓延,老人住院和死亡急劇增加。坐在路邊打點滴的病人、火葬場外排隊的靈車等畫面在社交媒體上擴散,有的地方甚至被爆出黃牛價出售火化名額。中國官員則反覆聲稱政策大逆轉是理性的、以科學為基礎的。

習近平也表現出對當前疫情發展的憂慮,他說,「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仍是吃勁的時候」。不過,一句「堅持就是勝利,團結就是勝利」或許給出了最空洞的解決方案。

著重關注青年人

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四次提到「青年」,這是往年新年賀詞中罕見的。他的書架上也擺放了一張與青年人的合影,被中國官媒央視排列在較前的位置。

習近平說:「明天的中國,希望寄予青年。青年興則國家興,中國發展要靠廣大青年挺膺擔當......廣大青年要厚植家國情懷、涵養進取品格,以奮鬥姿態激揚青春,不負時代,不負華年。」

宋文笛留意到,央視對照片的排序顯示出,青年人的工作將越來越受到關注。

前三張照片分別是習近平個人在中共二十大、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以及冬奧會上的工作,第四張是在「五四」青年節期間與青年人的互動,排在中央軍委舉行的「八一勳章」和榮譽稱號儀式之上。

在與青年人合影的配文中,央視重申了習的新年講話「青年興則國家興」。並解釋,2022年是中國共青團成立100週年,「青年在習近平總書記心中佔據著重要位置」。

央視還引述中共二十大報告稱,「全黨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

中國共青團是共產黨的「後備軍」,但在習執政的時代受到邊緣化。據報道,其團員從2012年近9000萬人下降到2021年約7400萬人。宋文笛認為,習的講話暗示,今後共青團「很可能會再度受到新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