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圓》「Meta/元」對談五:邊界的釐定與拆除

《方圓》「Meta/元」對談五:邊界的釐定與拆除
圖片來源:香港文學生活館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知道那些界線的存在,我不會完全無視它們。如果是網絡的話,講的是演算法:如果是實體雜誌、傳媒的話,講的是賣點。當中有許多都是有關界線和權力的計算。我們總是覺得可以在虛擬世界找到一些實質或無界線的東西,但後來你又會發現虛擬世界是有界線的,而且還是很多界線的,甚至比現實世界更多。

紅:其實我明白洛楓所說的。我做這一行,做雜誌寫影評。偶然會收到這樣的comment:真是佩服這個作者,一齣戲可以洋洋灑灑寫幾千字,「那麼一句到尾,到底好唔好睇先?」我知道那些界線的存在,我不會完全無視它們。如果是網絡的話,講的是演算法:如果是實體雜誌、傳媒的話,講的是賣點。當中有許多都是有關界線和權力的計算。我們總是覺得可以在虛擬世界找到一些實質或無界線的東西,但後來你又會發現虛擬世界是有界線的,而且還是很多界線的,甚至比現實世界更多。本來你是想將自己upload到虛擬世界,現在卻是想過offline的人生。這幾年的願望是把手機掉了。

事實上,我並不嚮往網上有多少個like。擁有幾十萬個like的post我有寫過,沒有人like的post我也寫過,其實我並不是很在意。你以為有流量密碼,或者一切都可以被量化計算,事實上並不是。有些人或許會留意你的動向,但不會在數據上反映出來。

洛:我想說的是,有些影響力,並沒有在流量中反映出來。

紅:對的對的。如果你選擇以量化來計算的話,你會miss掉很多東西。你寫了一篇很仔細的影評,只有十個人點讚,表面上肯定比不過那些煽情性的貼文,但在某些人的心

目中,並不是這樣想的。

洛:可能他們看完之後並沒有點讚,但那篇文章卻入了他們的腦。

紅:我想尤其是在這個年代,這種人是會愈來愈多的。我自己就是這種極少極少去like的人。後來發現,原來很多身邊人都是這樣的:我不會讓你發現我點讚了你的東西,我故意不讓你知道我留意你。所以說,在這個時代中想抗衡權力的人還是很多的。量化這個機制,甚至可能會變得愈來愈沒有意義。以前我們總覺得網上是自由的,可以講真話的,但現在發現,那是不實在的。那我們要再追問的是,到底真實和實質的東西在哪裡呢?是要再尋找的。

朗:那麼就是反轉再反轉了。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Alex
核稿編輯:Alv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