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會山莊暴動兩週年,民粹主義瀰漫、社會對立依舊,調查委員會10大重點時刻回顧

美國會山莊暴動兩週年,民粹主義瀰漫、社會對立依舊,調查委員會10大重點時刻回顧
經過18個月調查,國會山莊暴動事件調查委員會9名跨黨派成員一致認定前總統川普為推翻2020總統大選結果,激起支持者2021年1月6日訴諸暴力,建請司法部予以起訴。(圖取自twitter.com/January6thCmte)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經過18個月調查、數千場證人訪問及10場聽證會,委員會9名跨黨派成員一致認定前總統川普為推翻2020總統大選結果,蓄意散播選舉舞弊不實指控,激起支持者2021年1月6日訴諸暴力,建請司法部以煽動暴動等4項罪名予以起訴。

美國會暴動兩週年 民粹主義瀰漫社會對立依舊

(中央社)2021年1月6日,不滿美國總統大選結果的川普(Donald Trump)支持者闖入國會山莊,四處搗毀、破壞公物,全球譁然。兩年過了,儘管民粹主義從高峰稍稍減退但依然瀰漫,美國社會對立依舊。

政治素人、電視實境秀主持人出身的川普在2017至2021年擔任美國總統4年期間,不尊重專業幕僚意見,經常跳過現有體制,直接訴諸選民,導致美國民粹主義快速高漲。川普利用民粹語言製造社會對立,也讓社會撕裂擴大到難以修復的狀況。

社會兩極化發展,正是2021年國會暴動引爆的背景。

2021年1月6日,不承認輸掉總統大選的川普,在白宮南草坪對支持者指控選舉舞弊、大選結果遭民主黨竊取。

大批支持者隨後沿著賓州大道往國會山莊前進,和國會警察對峙後闖入國會內部,擾亂國會計票認證總統候選人拜登(Joe Biden)獲勝的結果,四處搗毀公物。這起事件造成包括一名警察在內共5人喪生,也讓美國這個全球老牌民主國家蒙羞。

在國會暴動兩週年之際,總統拜登舉行儀式紀念這美國民主史上黑暗一頁。拜登曾公開譴責這起暴動對民主與法治構成威脅,也誓言任內將重新團結美國,並消除社會分歧。

2021年5月,美國眾議院成立國會山莊暴動事件調查特別委員會(Jan. 6th Select Committee),這個由7名民主黨人和2名共和黨人組成的小組歷經18個月的調查,於2022年12月底提出超過800頁最終報告後,在新一屆國會成立時解散。

調查特別委員會去年11月建議美國司法部應就國會山莊暴動事件起訴川普涉嫌煽惑動亂,並在去年12月22日公布的最終調查報告中,援引美國憲法修正案建議不得讓川普參與公職。

目前不知由共和黨主導的新一屆眾議院將如何處理委員會提出的資料與報告,但一連串國會聽證會、川普時期官員與幕僚接受媒體訪問的說詞,都讓外界清楚看到川普面對選舉結果的不理性與違法行為,對於理性的川普支持者確實發揮勸退效果,成果也在去(2022)年11月美國期中選舉中顯現,共和黨內出現擺脫被川普綁架的聲音。

但深信川普陰謀論的人依然不在少數。即使川普跌落神壇,但川普的反全球化、反移民言論已深植在這群人的腦海中,即使拜登政府尋求社會團結,但因為對槍枝、墮胎、移民等議題的立場迥異,政黨惡鬥、社會分歧依然大得難以跨越。

拜登在去年耶誕致詞中坦言社會變得過於分歧,呼籲大家利用耶誕節期間「花點時間靜靜反思,找回耶誕節最重要的寧靜……並認真對待彼此」。

美國會暴動兩週年 調查委員會10大重點時刻回顧

(中央社)隨著新一屆美國國會3日開議、共和黨重掌眾議院,國會山莊暴動事件調查委員會在事件滿兩週年前,正式走入歷史。

經過18個月調查、數千場證人訪問及10場聽證會,委員會9名跨黨派成員一致認定前總統川普為推翻2020總統大選結果,蓄意散播選舉舞弊不實指控,激起支持者2021年1月6日訴諸暴力,建請司法部以煽動暴動等4項罪名予以起訴。

至於委員會調查結果能否給人民與歷史一個交代,擦亮美國受損的民主招牌,還有待後人評價。

但可以確定的是,調查過程充滿政治角力與戲劇性時刻,將烙印在民眾記憶裡,持續被咀嚼消化。以下簡要回顧委員會運作期間10大重點時刻:

1. 美國前副總統錢尼長女麗茲擔任委員會要職,槓上川普

即使作為眾院共和黨第3號人物,時任眾議員麗茲(Liz Cheney)不畏黨內壓力,加入暴動事件調查委員會,並接下副主席要職,是委員會唯二共和黨成員之一。

委員會去年6月9日舉辦首場聽證會,麗茲在會上火力全開,左批川普明知自己選輸,仍散播不實指控,試圖說服美國大眾弊端「偷走了選舉」,右嗆為川普辯護的共和黨人,直指「川普有一天會消失,但你的不名譽將會留下。」

在此之前,麗茲2021年5月已因投票支持以煽動叛亂罪行彈劾川普,遭共和黨拔除黨團會議主席職位;加上在委員會一連串反川發言,麗茲在「深紅」懷俄明州選區支持率大跌,去年8月爭取黨內連任提名失利,被迫離開眾議院。

2. 前司法部長巴爾批舞弊傳言胡扯,指川普「與現實脫節」

委員會去年6月13日召開第2場聽證會,播放數段川普貼身政治與法律顧問證詞,他們一致奉勸川普大選發生弊端的指控「完全是假的」,川普卻不予理會。

其中來自川普任內司法部長巴爾(William Barr)的證詞最受矚目。他用「愚蠢」(idiotic)、「荒唐」(nonsense)、「瘋狂」(crazy)及「令人不耐」(annoying)等字眼形容川普選舉舞弊指控,並稱他曾直接了當告訴川普,相關傳言是「胡扯」(bullshit)。

巴爾回憶:「我當時心想,天啊,如果他(川普)真的相信這些東西,他已經與現實脫節。」

3. 川普聽信不實說法,施壓彭斯不得認證拜登勝選

委員會去年6月16日召開第3場聽證會,聚焦川普副手彭斯(Mike Pence)在國會山莊暴動事件扮演的角色。

相關證詞與證據顯示,川普聽信保守派律師伊斯特曼(John Eastman)說法,認為兼任參議院議長的副總統彭斯有權拒絕接受某些州的選舉人票或暫停計算選票,因此不論公開或私下都強力施壓彭斯,要他不得認證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勝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