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府會勘、新竹棒球場挖出石頭、磚塊、電線,林智堅批高虹安:勿轉移涉貪焦點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高虹安強調,球場草皮有2大重點,一是承受球員撲接時的衝擊,但在球場上「有磚頭、有石頭、有電線,球員的受傷不是意外」;另一項是土壤排水功能要好,而從取樣的土壤剖面來看,上面是濕的,下面是乾的,高虹安指出,這表示排水非常不OK。
斥資12億落成的新竹市立棒球場,於去(2022)年7月進行兩場中職賽事,卻接連造成多名球員受傷,新上任的新竹市政府團隊於1月4日舉行會勘後,發現在淺層土壤有違規的石頭、磚頭、電線,讓新竹市長高虹安直呼球員的受傷不是意外。對此,前新竹市長林智堅也在臉書回應,呼籲檢調儘速啟動調查,並要求高虹安不要把新竹棒球場變成轉移他涉貪焦點的政治工具。
高虹安表示,12月14日棒球場進行大聯盟場勘,在土壤取樣的過程中,發現左外野側淺層土壤有廢棄的磚頭,從場務經驗、大聯盟場務專家的意見來看,這個東西不應該在球場裡這麼淺層的土壤發現。
由於要決定是否在新竹市繼續爭取舉辦WBC(世界棒球經典賽),竹市府1月4日又安排了1次棒球場會勘,高虹安指出,這次竟然還在非常淺層的地方,挖到了廢棄的電線。一開始會勘人員誤以為是排水的線路,但場務人員認為,排水線路不可能在這麼淺層的部分施作,「更扯的是他是斷掉的電線,前端都是空的,表示他就是廢棄電線。」除了電線以外,球場內隨機挖到了超過3公分的磚頭,顯然不符合合約標準。

高虹安強調,球場草皮有2大重點,一是承受球員撲接時的衝擊,但在球場上「有磚頭、有石頭、有電線,球員的受傷不是意外」;另一項是土壤排水功能要好,而從取樣的土壤剖面來看,上面是濕的,下面是乾的,高虹安指出,這表示排水非常不OK。
會勘人員透過音檔說明,2次取樣都是設定地方隨機挖洞,結果發現表層的土壤有多顆紅磚頭,還有較大、直徑超過3公分以上的石頭,連廢電線都有,表示土壤有很大的問題存在。後續如果能挖到排水層,應該會更清楚施工程序是否符合契約記載內容。
球場成廢土掩埋場,高虹安提前市府問題重重
高虹安則批評,球場似乎變成廢棄土的掩埋場,並指出前市府有幾個狀況。首先是專案管理跟監造是同一組人馬,導致專案管理無法發揮效能;再來是前市府以延續性為由,排除其他廠商招標權益。
除此之外,高虹安表示,前市府在棒球場開幕時,動用都更基金660萬於宣傳、辦活動,做棒球場行銷,在交接之前還在不停下業配廣告,強調棒球場改善完畢。
高虹安也預告,市府不僅不會再爭取舉辦WBC熱身賽,後續還可能會面臨違約訴訟,目前檢調已經立案調查,市府會全力配合檢調單位調閱資料。
新竹市府發言人施淑婷今(6)早拿著電線等證物送交新竹地檢署,還指出負責建造的巨佳營造工地主任沒有主動拿出證據。
針對包商問題,立委林為洲今日開記者會指出,新竹棒球場的規劃設計與建造都是由巨佳營造負責,但一般大樓是建築師負責設計、營造廠按圖施工,這樣的情況並非常態,變成自己監督自己,而案子的監造和PCM(工程專案管理)都是由艾奕康負責。
林為洲表示,照理來講,這4個項目應該都要由不同單位負責,規劃設計歸規劃設計、營造的按圖施工、監造的監督有沒有按圖施工、PCM總管工程有沒有按照進度跟法規。
沉寂一天,林智堅發文籲高虹安勿轉移焦點
在高虹安召開記者會的一天後,林智堅於臉書發文公開提出4點說明。首先,他呼籲檢調儘速啟動調查,了解是否有任何貪贓枉法,毋枉毋縱,若沒有,應儘速還給市府同仁清白。再來,高虹安獲得市民支持,既擔任市長,就必須「解決問題」,應清楚向球迷和市民朋友允諾棒球場何時重啟,讓球賽回到新竹棒球場,才能回應市民期待。
第三,林智堅認為,如果高市府在尚未驗收前,發現有任何工程瑕疵,應該要回到契約精神、內容,向施工廠商要求並盡速改善,才是負責任的表現。最後,他呼籲高虹安誠實面對個人涉貪的司法案件,勿把新竹棒球場變成轉移焦點的政治工具。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日受訪時回應,任何工程、尤其是公共工程,都應該做到最好,不能有違法亂紀的地方。檢調是獨立辦案,證據到哪裡就辦到哪裡。
延伸閱讀
- 新竹棒球場問題如何解?現代問題需要現代手段,系統性出錯就用制度解決
- 新竹棒球場未驗收先開打、廠商爆違法前科,在野黨痛批:林智堅和沈慧虹「落跑二人組」難辭其咎
- 高虹安邀檢察官蔡麗清擔任新竹市副市長,上任後將新竹棒球場案查清楚
- 關鍵帳本曝光!高虹安前辦公室主任坦承作帳:助理費以低報高、上繳公積金等全依高指示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楊士範
永豐「DAWHO之夜」帶大戶看大勢:展望2024經濟走向,深度解析股房雙市投資契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今年11月29日,關鍵評論網攜手永豐銀行舉辦直播活動《DAWHO之夜》,邀請到吳怡霈主持,以及政大商學院教授周冠男、樂居創辦人李奕農兩位投資專家,與大家分析2024年的經濟、房市,以及持續發燒的AI議題,尋覓投資契機!
去年開始,關鍵評論網攜手永豐銀行DAWHO數位帳戶,舉辦系列直播活動《DAWHO之夜》。每次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帶來實用的生活、理財知識,播出至今深受觀眾喜愛,像是2月播出的「行為財務學實踐大戶方舟策略」、或是6月播出的「大戶的日本秘境攻略」,也都好評如潮。
今年11月29日傍晚,雙方再次合作舉辦大戶們敲碗已久的直播活動──「DAWHO之夜:2024經濟展望」,本次邀請到知性主播吳怡霈擔綱主持,以及政大商學院教授周冠男、樂居創辦人李奕農兩位股市房市投資專家,與大家細細分析2024年的經濟、房市,以及持續發燒的AI議題,在溫和衰退中尋覓投資契機!
2024經濟「審慎樂觀」!做好資產分配是投資成功關鍵
隨著2023年越來越接近尾聲, 2024年臺灣經濟預測也紛紛出爐,綜觀各界預測報告*,2024年經濟成長率預估落在3%上下,較2023年增長約1.5個百分點。對於明年臺灣的景氣觀察,政大商學院教授周冠男以烏俄戰爭、美中科技角力等國際事件的影響力式微為例,說明過去影響經濟的風險事件都已漸漸被認為「可控」,再加上近期作為經濟先行指標的股市也回穩、上漲,因此認為未來景氣將會緩慢恢復正常。
周教授提醒,雖然樂觀看待未來趨勢,但還是必須關注美國聯準會的「利率政策」和「以巴衝突」的後續情形。不管是債市還是股市,只要利率政策有點風吹草動,就會對市場產生巨大影響;此外他也提到,雖然從過去歷史看來,地緣政治事件對市場影響短暫,但仍建議投資人要多加注意,才能及時調整自己的投資組合。
談到投資心法,周冠男也強調,「投資絕對不是短線賺大錢的事情,不能急。為什麼『經濟循環』裡面有『循環』?因為它不可能永遠都不好。所以我們要做好資產配置,長期它就可能會自然而然地往上增值。」除此之外,他也分享資產配置比例的建議,「我覺得更精確的比例是『100-年齡』。」例如30歲年輕人的配置方向就是70%股票、30%債券,然後每個人再根據個別的風險承受能力調節。最後,周冠男也建議大家在選擇標的時要落實分散的動作,避免一注獨壓某檔標的,因為市場到底最後誰會存活、誰能出線都是未知數。

2024房市「量」重於「價」!給首購族與投資人的建議
除了股市,房市的發展也是許多投資人關注的重點,尤其在臺灣號稱年度最重的打「炒房」政策《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正式實施以後,不少人認為房市好像活力不再。對此,樂居創辦人李奕農以國泰房價指數及央行報告*推論,認為未來房市將出現「價格緩漲、成交量萎縮、建商推案量縮」三大趨勢,建議2024年投資人可以從「成交量」觀察房屋的剛性需求強烈與否,進而判斷未來房市走勢。

此外,李奕農進一步指出,「看似條例實施壓縮了預售屋的淨轉手空間,整體市場萎縮、監理轉嚴,預售屋受傷應該比較嚴重,但實際上預售屋還是交易最熱絡的。」原因出在預售市場分期支付款項的特性,所以他認為未來預售屋的成交量還是持續看漲,且整體房市也不會過於疲弱。他接著解釋,「就像實價登錄不能稱為打房手段,近期政府只是增加監管力道,整頓市場的交易狀況,讓房地產交易回歸正常化,所以我不認為這些政策會導致房市走緩。」
面對首購族的聽眾,李奕農認為可以跟著政策走,例如現在提供利率補貼、寬限期延長、貸款年限延長的「新青年安心成家房貸」就是不錯的機會;但如果是投資人,李奕農則建議要等到政府把限貸政策移除的時候,才比較是進場投資的時機。

AI話題持續發燒,股房雙市怎麼看?
活動過程中,也談到近年熱門的AI話題。對此,李奕農分享美國房產領域已經有運用AI預測房地產價值的成熟案例,說明AI未來很可能成為房市中預測物件價值的工具,無論是投資還是自住都能幫助到想買房的購屋族。周冠男也認同AI崛起的趨勢,並從兩大觀點進一步分析,「第一,市場最近剛從AI熱潮冷靜下來,市場和投資人也能更客觀的看待產業未來的前景;第二,回到生活面來看,AI也只會越來越強,不管是金融商品推薦、醫藥應用、電信通訊、傳播應用,甚至是娛樂產業都是一片藍海,值得投資人持續關注。」
不過論及「出手」時,他也鄭重的再次提醒,「還是那一句,出手之前要做研究、不要單押某一家股票;最好AI相關標的都要有所涉獵,或是挑選一個投資組合,盡量把風險透過資產配置分散開。」就像周冠男教授不斷強調的,投資最忌諱人云亦云,哪個故事好聽走哪邊。因為每個人的風險承受度不同,投資理財的規劃、資產配置的方式也不同,投資人必須仔細思考,做好功課,然後才能在一次次的配置和操作過程,領悟到屬於自己的投資心法,並在2024年把握市場大勢,享受被動投資的甜美果實。

*註1:綜觀中央銀行、行政院主計總處、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經濟研究院等單位所公布之經濟報告中的台灣經濟成長率預估值。
*註2:2023年10月3日,中央銀行業務報告暨 113 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行政院歲入預算有關中央銀行股息紅利繳庫部分之說明,第33頁。
* 來賓言論不代表永豐銀行之立場,直播活動體驗旨在提供趣味性互動,因每個人的狀況不盡相同,使用者應自行評估與參考,切勿以此直播內容作為生活規劃的唯一依據。
* 注意事項:
1. 基金: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請至永豐銀行基金網站參考完整投資警語說明:https://mma.sinopac.com/mma/SinopacFundSearch/search/FundIndex.aspx
2. 美股:
(1). 投資人投資海外股票之決定應依本身判斷為之,且應自行負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本行並不分擔投資風險或為任何收益保證。投資海外股票有投資風險(包括但不限於信用、價格、匯率、下市、政治之風險),亦可能發生部分或全部本金之損失,最大可能損失為全部投資本金及利息。申購前請至永豐銀行美股網站參考完整投資警語說明:https://bank.sinopac.com/sinopacBT/webevents/USStock/index.html
(2). 投資一定有風險,股票/ETF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請至永豐銀行 ShareShares 網站參考完整投資警語說明:https://mma.sinopac.com/ShareShares/Index.aspx
3. ibrAin:永豐商業銀行經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109年9月10日金管證投字第1090352215號函核准辦理兼營證券投資顧問業務。請至永豐銀行ibrAin網站參考完整投資警語說明:https://bank.sinopac.com/sinopacBT/webevents/ibrain/index.html
4. 大戶投:「大戶投」為永豐金證券提供之服務,詳情請至大戶投網站參考完整說明:https://dawho.tw/hot/dawhotou/
5.房貸:「理財型房貸」為永豐銀行提供之服務,請評估投資風險及自身償債能力,詳情請至房貸網站參考完整說明:https://dawho.tw/hot/mortg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