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新聞圖輯】2023第一週:美國眾院議長難產創164年紀錄,教宗主持前教宗葬禮寫下歷史

【國際新聞圖輯】2023第一週:美國眾院議長難產創164年紀錄,教宗主持前教宗葬禮寫下歷史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23年的第一個星期,國際上發生許多不同的故事,有些創造歷史、有些寫下難堪的紀錄。同時,也有幾位國際級人物告別了世界,但他們的身影,會永遠留在世人心中。現在,讓我們用八張精彩的照片,回顧這個星期的精彩時刻。

2023年的第一個星期,國際上發生許多不同的故事,有些創造歷史、有些寫下難堪的紀錄。同時,也有幾位國際級人物告別了世界,但他們的身影,會永遠留在世人心中。現在,讓我們用八張精彩的照片,回顧這個星期的精彩時刻。

GettyImages-1453700467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1月1日,日本德仁天皇帶領皇室成員,與民眾進行新年朝賀,這是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以來,睽違兩年首度舉行朝賀活動;值得一提,由於規定僅有成年皇族才能參加朝賀,因此德仁天皇獨生女愛子內親王,是首次參加新年朝賀活動,鮮少公開露面的上皇明仁、上皇后美智子亦一同出席。

因為疫情影響,朝賀活動除規定須戴口罩,也進行嚴格人流限制,申請參加的人數多達10萬人,最後以抽籤方式抽出9606人分批進場。

GettyImages-1245959796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巴西球王比利(Pelé)於2022年12月29日因病辭世,享壽82歲。比利的棺木於1月2日移靈至巴西城市桑托斯(Santos),停放在他效力18年的桑托斯足球球會所屬的維拿貝明洛球場(Vila Belmiro)供民眾瞻仰24小時,人數多達23萬人。

1月3日,比利的靈柩在桑托斯市區繞行,途經比利母親、已高齡100歲的希葉斯特(Celeste)居住的地方,沿途民眾伴隨送葬隊伍,穿上巴西國家隊、桑托斯隊或比利10號球衣,為這位當代最偉大的球員和民族英雄喝采。最後,比利在普世紀念公墓(Memorial Necrópole Ecumênica)下葬,結束精彩傳奇的一生。

GettyImages-1245976319
緬甸最高領導人敏昂萊|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緬甸在1月4日迎來75週年獨立紀念日(Independence Day),軍政府在首都奈比多舉行閱兵儀式,最高領導人敏昂萊(Min Aung Hlaing)在儀式上發表演說;同時,軍政府也在獨立紀念日這天,宣布特赦超過7000名囚犯。

75年前的1948年1月4日,緬甸在翁山(Aung San)將軍支持之下,宣布從英國統治下獨立。不過,自2021年緬甸政變以來,77歲的翁山蘇姬一直遭到緬甸軍方拘留。就在12月30日,法院進行最終宣判,判處翁山蘇姬需在監獄內服刑33年。

GettyImages-1246009256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日本東京的豐洲市場每年都依慣例進行開春拍賣,今年的「第一鮪」(一番マグロ),是一條來自青森縣大間港重達212公斤的黑鮪魚。1月5日的拍賣結果,這條黑鮪魚以3604萬日圓(約834萬元台幣)拍賣成功,創下COVID-19疫情以來的最高價。

這條黑鮪魚的買方,是東京的壽司店「銀座おのでら」與中盤商「やま幸」聯手拍下,後續在壽司店內進行切割處理,光是魚頭的大小就相當驚人。

GettyImages-1454023555
麥卡錫|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美國聯邦眾議院在1月3日迎接新議員,共和黨在去(2022)年期中選舉贏得眾院多數,但議長人選呼聲最高的黨團領袖麥卡錫(Kevin McCarthy)卻因黨內極右翼杯葛,經過11輪投票還是無法當選,導致全體議員無法宣誓就職,陷空轉窘境。11輪投票仍選不出議長,已是自1859年後最多的一次,創下164年來的難堪紀錄。

麥卡錫無法取得多數支持,且在第7、8、11輪投票中,來自佛羅里達州第1國會選區的共和黨議員蓋茨(Matt Gaetz)把票投給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美國憲法》並未規定議長僅能從議員中選出,因此投給川普依然屬有效票。

GettyImages-1246012735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天主教教宗本篤十六世於去年12月31日辭世,享耆壽95歲。本篤十六世靈柩在聖伯多祿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停靈3天,自1月2日到4日供信眾瞻仰遺容,超過10萬人來向本篤十六世告別。

本篤十六世於2013年以體力衰退為由辭去職位,成為將近600年來首位退位的教宗,與後繼的教宗方濟各,開創了兩位教宗共同生活在梵蒂岡圍牆內的史無前例的情況。教宗方濟各主持1月5日舉行的葬禮,由教宗主持另一位教宗的葬禮,也是近代史上僅見的一次。

GettyImages-1454324240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中國COVID-19疫情持續升溫,隨之而來的農曆春節,恐怕是對中國醫療體系的最大考驗。1月5日,重慶的高鐵服務人員正在進行培訓,以迎接「地表最大規模人員移動」的中國返鄉春運。

中國官方雖未如前兩年農曆春節倡導「就地過年」,不過湖南省邵陽縣5日發布「溫馨提示」,倡導春節「非必要不返鄉」,引發輿情譁然,網友負評如潮,當地官方挨轟「活在上個世紀」,隨後改口「歡迎回鄉」。

GettyImages-1454559103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由於中國疫情導致醫療資源緊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1月5日宣布,批准深圳漢諾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葉克膜(ECMO)設備與耗材,做為COVID-19重症患者治療之用,是中國首款國產的葉克膜。

然而,中國此次面對疫情近乎「躺平式」解封,導致民間沒有足夠應變能力,包括藥品、物資都供不應求。英國《衛報》社論指出,中國最大的錯誤並非初期的清零政策,也非後來的解除清零,而是在沒有預警、沒有太多緩衝期,也顯然沒有準備情況下貿然改變作法。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