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D、K的濃度不只對骨骼很重要,甚至會影響心血管健康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同屬於脂溶性的維生素D和維生素K,是維護骨骼與心血管健康的兩大重要維生素,維生素D負責促進鈣質吸收並避免鈣質流失,體內低濃度的維生素D可能引發血管內皮功能障礙和高血壓。維生素K引導鈣質前往骨骼沉積,確保鈣質走上正確的道路,避免其沉積於心血管等軟組織,可以預防鈣化形成。
維生素種類眾多,可以簡單將其分成水溶性和脂溶性兩大類,維生素D和維生素K因為不能溶於水,但可以溶於油脂中,因此被劃分為脂溶性維生素。脂溶性維生素不同於水溶性維生素,需藉由飲食中的油脂作為載體,才能進入人體內消化吸收,若有購買補充劑的民眾,建議飯後食用,吸收率較佳。
維生素D從哪裡來?我們需要多少?
又名「陽光維生素」的維生素D,是一種皮膚接觸陽光後可自行合成的營養素,乍聽之下會覺得維生素D似乎極易獲取,事實上,多數國人其實都缺乏維生素D,除了日曬不足外,從飲食中攝取過少更是主要原因。
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有高脂肪的魚類,或是營養強化牛奶,這些都不是國人會時常攝取的食物,因此難以達到每日建議量。而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發行的「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建議50歲以下國人每日應攝取400IU的維生素D,50歲以上國人則需提高攝取量至600IU。
D2、D3傻傻分不清楚?
時常耳聞的維生素D2、維生素D3,其實是型式上的差異。維生素D2主要來自植物性食物,例如:香菇和黑木耳(經日曬後的維生素D含量會更高),生物利用率較差。維生素D3則來自動物性食物,例如:鮭魚、鯡魚、沙丁魚,生物利用率較佳,因此也是常見的補充劑型式。
素食者在沒有使用補充劑的狀況下,因飲食限制的關係,只能從植物性食品中攝取少量的維生素D2,需比葷食者更注意維生素D缺乏的問題。
維生素D還有分活性、非活性?
有鑑於從食物中吃的不夠,維生素D補充品成為營養保健的寵兒,但卻怕吃到活性的維生素D反而引發副作用?以下就來解答什麼是活性維生素D與非活性維生素D。
顧名思義,這兩者的差異就在於活性,活性維生素D,又名calcitriol,攝取之後不需再經轉換,身體就可直接吸收。非活性維生素D,又名cholecalciferol,攝取後需經肝和腎的二次轉換,才會轉變成活性維生素D供細胞利用,肝腎在轉換過程中會視體內需求,調節轉換量,因此相對於服用活性維生素D,非活性維生素D較不易引起高血鈣的症狀。
如何分辨活性與非活性維生素D呢?其實有兩種簡單的方式可以做區分,市面上供消費者自行挑選的維生素D保健食品即為較安全的非活性維生素D;相對的,由醫師開立的藥品級維生素D,就是活性維生素D,依照醫囑服用,注意勿過量,基本上就是安全的。
另外也可利用包裝上標註的單位作為區分標準,非活性的維生素D我們一般會以國際單位IU來標示使用單位,活性維生素D則多利用微克(ug)這個單位標示。因此,一般消費者無須擔心因吃到活性微生素D引起之副作用。
維生素K從哪裡來?我們需要多少?
維生素K是肝臟合成第2、7、9、10凝血因子的必須營養素,幫助身體維持良好凝血機制,缺乏維生素K會導致血液凝結時間過長,可能造成大量出血。
大家對於維生素K或許會感到比較陌生,但其實我們很有可能一出生就接受過維生素K注射了呢!新生兒體內維生素K的濃度通常較低,因此直接施打會是較快的補充方法。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發行的「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男性成人每日應攝取120微克;女性應攝取90微克的維生素K。
K1、K2傻傻分不清楚?
維生素K又可分為K1和K2。K1可由深綠色蔬菜中攝取,K2可由發酵食品中獲得或腸內細菌自行製造生成。除了幫助凝血外,維生素K對於骨質建造與心血管健康也有重要的貢獻。
維生素D、K與骨骼健康
然而維生素D和維生素K之間有什麼值得討論的特殊關係嗎?你可能不知道,它們是共同維護骨骼和心血管健康背後的重要功臣。
骨骼的組成由膠原蛋白提供韌度加上鈣、磷的礦物質化提供硬度,然而我們從食物中攝取到的鈣質,要怎麼留住且確實沉積於骨骼呢?
秘密就隱藏於維生素D和維生素K的任務中。維生素D會促進小腸吸收鈣質,減少腎臟排出鈣質,具有保留鈣質的能力,同時也會維持血液中鈣和磷的濃度平衡。當我們缺乏維生素D時,即使攝取了足夠的鈣質,最終也可能因留不住而鈣質缺乏,久而久之,骨質密度下降,是引發骨質疏鬆的成因之一。
維生素K的角色則比較像是引導鈣質的交通警察,維生素K2透過活化骨鈣素與基質Gla蛋白,可將鈣質引導至骨骼的正確結合位置,同時避免鈣質於軟組織中結晶。當我們缺乏維生素K時,鈣質因為少了引導者這個角色,至骨骼沉積的量也會減少,骨質密度因此下降。
維生素D、K與心血管健康
心臟疾病位居十大死因的第二位,是人人聞風喪膽的慢性疾病,保護心血管需從給予足夠的營養做起。研究發現缺乏維生素D會使副甲狀腺素分泌增加,造成血壓上升並且可能導致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異常。
而維生素K除了能夠引導鈣質進入骨骼組織沉積外,其實也具有將鈣離子帶出軟組織的作用,缺乏維生素K會讓鈣離子失去方向,原本該進入骨骼的鈣離子在失去引導的狀況下,可能會至體內各處沉積,若是沉積於心臟、血管這些軟組織時,就可能會造成鈣化,誘發心血管疾病。
同屬於脂溶性的維生素D和維生素K,是維護骨骼與心血管健康的兩大重要維生素,維生素D負責促進鈣質吸收並避免鈣質流失,體內低濃度的維生素D可能引發血管內皮功能障礙和高血壓。維生素K引導鈣質前往骨骼沉積,確保鈣質走上正確的道路,避免其沉積於心血管等軟組織,可以預防鈣化形成。即使兩者在體內為數不多,卻有小兵立大功的效果。
Tags:
pCloud 新年優惠方案總整理,趁過年買 10TB 終身雲端空間備份多年檔案與照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過年長達 10 天的連假,是個好機會趁著這時候好好整理多年的照片與影片,除了原本的資料保存方式之外,也是應該好好考慮選個可靠的雲端空間來做多重備份。pCloud 這次個人終身方案的檔期剛好可以讓你 2023 年 1 月 20 日購入,整個新年期間都能慢慢整理你的照片、影片與檔案。
轉眼間又要過年,除了整理多年來的影音收藏之外,是不是也該趁著過年檔期入手便宜超值的雲端空間方案?看著日前 iCloud 曾發生嚴重的資安意外,MacRumors 討論區上有用戶在用 Windows 的 iCloud 同步 iPhone 檔案後,發生檔案意外損壞的狀況,並出現陌生人的照片與影片,這告訴我們檔案備份真的要慎選,且最好能做到多重備份才能在意外發生時有挽回的餘地。
資安意外頻傳,多重備份才讓人安心
iCloud 發生的資安問題,讓人擔憂起是否自己的照片也會出現在別人的相簿中,這件事也在MacRumors 討論區上引發討論。
資料保存上比較穩妥的方式就是多重備份,利用多種管道、異地保存自己的檔案,這樣就能確保萬一檔案損壞時,還有備援資料可以使用。就算你現在使用 iCloud、Google Drive 進行單一備份,也不能保證你的檔案不會發生意外,至少選擇 2 種備份方案才是比較安全的保管方式。

經濟與安全可以兼顧,瑞士的雲端服務 pCloud
pCloud 是來自瑞士的雲端服務廠商,2013 年創立至今已有 10 年歷史,全球有 1600 萬用戶使用其服務。它的資料位於重視資訊安全的歐盟與美國,在創立帳號時可選擇資料要存放於歐盟或是美國,相比其他無法選擇的廠商多了選擇性,而且不只是存放地點,pCloud每份資料都會分散 5 份檔案儲存於多個伺服器增加安全性。檔案還會經過 256 位元 AES 加密技術保護,傳輸時使用 TLS/SSL 強化資安。如果需要更安全的保密措施,還可以選配 Crypto 加密服務。
pCloud 也有免費帳號可以使用,註冊後就有 10GB 免費空間能夠試用,不論是要體驗介面操作或是傳輸速度都沒問題。相較於其他訂閱較為單一的雲端服務,pCloud 除了月繳、季繳、年繳之外,還會不定期推出優惠的終身買斷的方案,且費用上不會有額外的設定費或隱藏性支出。若是家庭用戶,還可以選擇家庭方案讓 5 個人一起使用更經濟。





農曆新年 -85% 超優惠終身買斷方案,錯過可能就沒了
雖然現在官網活動還沒開跑,但 pCloud 確定會在農曆新年推出超優惠方案,活動期間為 2023 年 1 月 18 日至 2023 年 1 月 24 日,活動只有短短 5 天要好好把握。這檔農曆新年促銷活動是針對個人終身制方案,500GB、2TB、10TB 個人終身方案都會有優惠價格,500GB 個人終身價折扣後為 139 美元、2TB 個人終身方案折扣價為 279 美元、10TB 個人終身方案折扣價為 890 美元,折扣幅度高達 85%。
pCloud 農曆新年優惠方案:
500GB 個人終身方案:原價 570 美元,優惠價 139 美元。
2TB 個人終身方案:原價 1140 美元,優惠價 279 美元。
10TB 個人終身方案:原價 6000 美元,優惠價 890 美元。

趁著過年好好整理檔案,選個安全可靠的雲端空間更安心
過年長達 10 天的連假,是個好機會趁著這時候好好整理多年的照片與影片,除了原本的資料保存方式之外,也是應該好好考慮選個可靠的雲端空間來做多重備份。pCloud 這次個人終身方案的檔期剛好可以讓你 2023 年 1 月 18 日購入,整個新年期間都能慢慢整理你的照片、影片與檔案。這次方案價格十分優惠,終身買斷不會產生每個月的費用,用越久省越多,如果你需要備份的檔案大且多,可以考慮看看經濟又可靠的 pCloud。pCloud 終身制優惠方案並不是每次都有,因此有需要的朋友就盡快購入,越早使用省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