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中國偵察氣球從施放到偏離航道,《華盛頓郵報》:美方早已知情並全程追蹤近一週

中國偵察氣球從施放到偏離航道,《華盛頓郵報》:美方早已知情並全程追蹤近一週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監控人員從路徑判斷氣球本應一路飛到美國屬地關島,但它卻在這條東向航線某處出乎意料北轉。據多位美國官員說法,分析人員正在研究,中國有沒有可能原本並無意讓這顆高空偵察設備滲透至美國腹地。

中國偵察氣球從施放到偏離航道,華郵:美早知情

(中央社)中國間諜氣球1月底闖入美國空域的時候,美國軍方以及情報單位早已追蹤它近一個星期,看著這顆氣球從中國南部沿岸附近的總部基地起飛。這個目擊時間點比外界先前所知要早。

《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監控人員從路徑判斷氣球本應一路飛到美國屬地關島,但它卻在這條東向航線某處出乎意料北轉。據多位美國官員說法,分析人員正在研究,中國有沒有可能原本並無意讓這顆高空偵察設備滲透至美國腹地。

由於形容的是敏感情資,這些官員以不具名方式透露,這顆氣球飛越距離關島數千英里遠的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島(Aleutian Islands),接著飄至加拿大上空並遭遇強風又被南推至美國本土。氣球從阿拉斯加州闖入美國領空後一星期,美國2月4日出動戰鬥機在南卡羅來納州外海將它擊落。

華郵報導,這段最新描述顯示出,這起讓美中關係趨緊的國際危機,可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失誤造成的結果。

華郵報導指出,這顆氣球從海南島升空時,美國情報及軍方單位就已經盯上了。情報分析人員無法確定氣球偏離航道是出於意外還是蓄意為之,但他們敢肯定,氣球是用來進行偵察,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偵察美方在太平洋的軍事設施。

美國官員表示,氣球飛進美國空域就是侵犯主權,且它停留蒙大拿州敏感核設施上空也絕非意外。這推升了一個可能性,即就算這顆氣球是不小心飛進美國本土上空,北京當局顯然決定把握良機、嘗試蒐集情資。

美國官員表示,氣球事件只是最新一例,說明中國是如何明確地擴大自身偵察力,大從先進衛星技術小至氣球都不放過。

華郵指出,氣球艦隊是更廣泛的空中偵察工作的一部分,其中包括精密的衛星系統。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政府多年來在這方面投入了數十億美元的投資。

一位美國高階官員說,氣球艦隊「是一個單獨的計畫,是更廣大系列計畫的一環。這些計畫意在更清楚掌握美國和其他國家的軍事設施。」它似是意在「加強衛星系統」。

與此同時,美國多位官員表示,上週擊落的另外3個高空物體,無論在尺寸和能力上似乎都與這顆間諜氣球大不相同,美方尚未說明這些物體是由哪一方發射,也不清楚它們是否與中國有關。

但美國多位官員表示,偵察氣球是從地面升空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負責項目的一環,有可能是因高空強風而偏離航道。他們表示,氣球有部分是受氣流指使,部分由遠端遙控。從氣球有多個螺旋槳和一個舵來看,它有被人為操縱的能力。

氣球升空後,華郵執行的電腦模型顯示,駛引氣流(steering currents)將它往東推過太平洋,可能飛經菲律賓和台灣之間。

1月24日左右,這顆氣球在日本以南約略1000英里的位置時,模擬顯示它開始加速並急速往北轉,這有可能是一道強力冷鋒面造成的。這道鋒面當初在中國北部、朝鮮半島和日本上空帶來異常寒冷的冷空氣。

這顆氣球1月28日進入阿拉斯加州外海的美國空域、進入加拿大,並於1月31日再度進入美國,來到愛達荷州上空。而前一天,民眾在愛達荷州右側的蒙大拿州上空看到氣球蹤影,促使地方機場停飛、美國官員同時開始考慮將它擊落。

當官員認定他們無法降低對地面人員的風險時,他們決定先按兵不動,直到氣球來到水面上空再展開行動。

分析人員仍在等待回收氣球的有效負載。這個有效負載的大小估計相當於3輛校車。第2位美國官員說,這顆氣球「看起來更像在從事蒐集工作」,但「看起來不像有什麼巨大的新功能」。

這位官員說:「間諜遊戲本身追求的就是新的偵察力以及新的管控力。」

中國偵察氣球升溫之際,傳白宮國安會官員將離職

(中央社)在中國偵察氣球1月底入侵美國領空,引發美中關係緊張之際,傳出白宮國安會中國與台灣事務資深主任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即將離職。不過白宮方面表示,這決定與近期美中關係變化無關。

美國媒體15日引述白宮官員指出,羅森柏格很快會離開現職,遺缺將由國務院資深官員柏蘭(Sarah Beran)接替,國安會中國事務主任杜如松(Rush Doshi)則將擔任她的副手。

至截稿時,國安會尚未回覆記者詢問。

官員向《路透社》與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表示,羅森柏格的離職醞釀一段時間,與中國偵察氣球事件無關。

1月底中國偵察氣球被發現入侵美國領空,氣球於2月4日在北卡羅來納州外海被美軍擊落,此事發生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取消上任後首度的北京訪問行程,美中之間緊張關係升高。

這位官員表示,羅森柏格在白宮任職期間還主責美台非官方關係,根據美方長期政策擴大與深化雙邊接觸。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透過聲明表示,在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領導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準備戰勝中國並推進一個自由開放印太區域。拜登政府上任第一天以來,羅森柏格嫻熟的外交技巧與堅韌不拔的精神對本屆政府的優先事項至關重要,對她的服務感念在心。

根據美國國務院官網簡歷,柏蘭是職業外交官,曾任國務院中國與蒙古事務辦公室主任,也曾派駐北京,精通中文。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羅元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