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地權條例》修法拚三讀,業界憂中小型建商倒閉潮,大批預售屋成「爛尾樓」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外界關心的重要打炒房政策《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可望於1月10日三讀通過。業內人士強調,有些體質不佳的中小型建商倒閉,對於市場不見得是壞事,但是呼籲民眾要注意建商體質,以免最後無法交屋成為冤大頭。
外界關心的重要打炒房政策《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可望於1月10日三讀通過。政府祭出5大招遏止炒房,分別是:限制換約轉售、重罰炒作行為、增訂檢舉獎金制度、建立檢舉獎金制度和管制私法人購屋。對此,業內人士呼籲,經濟前景不明朗,民眾應審視小型建商體質,未來恐有倒閉無法交屋的問題,進而掀起爛尾樓現象。
《平均地權條例》可望1月10日三讀通過
日前,中力都市更新總經理戴雲發告訴《經濟日報》,該法案通過後都市更新和危老改建進入「停滯期」,主要原因包含營造成本高昂、銀行融資成本變高,還有過去的打房政策,均造成都更案卡關破局。
不過,《關鍵評論網》訪問文山區房屋買賣業者David表示,生意本來就沒有一定賺錢,過去十多年來,房地產業歷經大多頭,物料價格也相較平緩,試問都市更新和危老改建有進入「快速成長期」嗎?
David強調,近年來業內及投資客認為房市榮景會一直下去,才持續擴張信用導致房價高漲,連帶拖累租市場也水漲船高,種種弊病下房屋市場不透明,投機炒作風氣盛,諸多弊病儼然是全民共識的國安問題,而適度地讓房價降溫,對房市未來走勢也未必是壞處。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7日在記者會中指出,預售屋炒作已讓薪資族群買不起房,影響結婚率、生育率,呼籲立法院下週三讀通過「平均地權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還給消費者合理購屋環境。圖為與會的消基會房屋委員會董事張欣民。(消基會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傳真於2023年1月7日。
中小型建商恐倒閉,民眾小心買到爛尾樓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過去中小型建商「預售屋」是它重要的財源,歷經過去幾年的可以向銀行借貸的金額也變少(土建融管制措施)、原物料成本上揚,再加上缺工問題,若遇到的景氣快速下滑,中小型建商可能出現「爛尾樓」的現象。
去(2022)年著名的爛尾樓,包含新北市樹林沅臻建設預售案「凱旋大苑」建商宣告解散,原規劃地下3層、地上14層的2幢2棟大樓,開案不久103戶火速完售,如今一層都還沒蓋好建商就倒閉了。業界盛傳此為冰山一角,未來房市政策上路後,體質不佳的建商將遇到挑戰。

日前新北市新莊區新北大道7段處有棟5樓公寓因糾紛停工20多年成爛尾樓,被當地民眾形容如同鬼屋,而未來景氣不明,中小型建商恐遇到工程款不足危機,恐引發爛尾樓現象。(市府提供)中央社記者王鴻國傳真於2020年7月26日。
對此,內政部代理部長花敬群日前去(2022)年11月時強調,現階段市場上開始出現建案停工事件,已要求相關單位啟動內部檢討機制,也呼籲銀行要留意「中小型建商的融資」問題。David強調,未來景氣不明,呼籲民眾特別小心中小型建案的預售屋,要避免無法建商倒閉,屆時交屋的情況。
《平均地權條例修法》修正五大重點
1. 限制換約轉售
預售屋或新建成屋買賣契約,買受人除配偶、直系或二親等內旁系血親,或經內政部公告的特殊情形外,不得讓與或轉售第三人;建商也不得同意或協助契約讓與或轉售,違規者均可按戶棟處罰50至300萬元。
房屋買賣業者David指出,許多投資客由成屋轉向「預售屋」,只要付出訂金就可以利用預售單買賣,除了省去裝潢、監工等問題,以一紙單據就可以炒作,獲利非常驚人。因此「限制換約轉售」必須杜絕這樣的投機行為。
2. 重罰炒作行為
明確規範散播不實資訊影響交易價格、透過通謀虛偽交易營造熱銷假象、利用違規銷售影響市場交易秩序或壟斷轉售牟利,或是以其他影響不動產交易價格或秩序的操縱行為進行炒作,都可按交易戶(棟、筆)數,處罰100至5000萬元,並可連續處罰。
3. 建立檢舉獎金制度
民眾對於不動產銷售買賣或申報實價登錄違規行為,可檢具證據向縣市政府檢舉,如經查證屬實,將由實收罰鍰中提充一定比率金額作為獎金。
4. 管制私法人購屋
增訂私法人購買住宅用房屋許可制規定,並限制取得後於5年內不得辦理移轉、讓與或預告登記。業者對此指出,過去許多投資人開公司買房地產,又可能以「資產去借錢融資」,未來盼能遏止變相炒房的問題。
5. 解約申報登錄
預售屋買賣契約若有解約情形,建商應於30日內申報登錄;違規者將按戶棟處罰3萬至15萬元。
內政部誓言:強力遏止不動產炒作
內政部表示,為引導不動產市場正常發展,防止私法人投資炒作,防杜虛報價格,阻斷契約轉售牟利等行為。這次修法除限制預售屋、新建成屋簽約後原則不得換約轉售及私法人購屋許可制外,並明確定義不動產炒作行為與罰則,同時建立違規檢舉獎金制度,提升稽查效能等,強力遏止不動產炒作。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21日邀內政部代理部長花敬群列席並表示,平均地權條例修法核心目的是為了抑制市場炒作,而不是打壓房價,修法跟房市景氣未必有關。中央社記者郭日曉攝於2022年12月21日。
最後,內政部補充,本法案在行政院會參酌各方意見有作微調,包括將不動產炒作行為的行政罰罰鍰上限,由500萬元提高至5000萬元,不另修訂刑罰處罰規定。
此外,授權內政部可以公告不受換約轉售限制的例外情形,例如買受人在簽約後因受強制執行、重病長期療養、非自願失業或重大變故以致無力繳款,經報請縣市政府核准後可不受限制。
延伸閱讀
- 《平均地權條例》初審炒房最高可罰5000萬,花敬群:「私法人購屋許可制」沒有違憲疑慮
- 行政院再打炒房禁止預售屋轉售,最重可罰5000萬,業界分析:仍有模糊空間
- 「巢運」調查六都與新竹807位議員參選人居住正義訴求,囤房稅與《平均地權條例》支持度最低
- 徐國勇讚房地產業是「護國群山」「經濟火車頭」,民團立委痛批,憂《平均地權條例》本會期修法無望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