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兵推2026共軍犯台結果美日台慘勝,強調台海戰爭絕無「烏克蘭模式」的空間

美智庫兵推2026共軍犯台結果美日台慘勝,強調台海戰爭絕無「烏克蘭模式」的空間
2022年國軍漢光演習「海軍聯合截擊作戰實彈操演」|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CSIS進行24次兵推盼找出共軍犯台會否成功、代價如何等答案,報告得出「犯台不會成功、但(各方)代價慘痛」的結論。報告指出:「美國與日本會損失數十艘艦艇、數百架軍機、陣亡數千人。如此損失會重創美國全球地位多年。」

2026台海戰爭兵推結果美日台慘勝,美智庫建議國軍用更簡單武器

(中央社)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一份台海戰爭兵推顯示,共軍若2026年犯台雖難以成功且現代化的海軍將全軍覆沒,但美、日、台也是慘勝,且美國全球地位重創。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按兵推結果來看,雖然這一戰將使中國悉心打造的現代海軍化為烏有,但美軍也至少2艘航艦要葬身太平洋。

CNN檢視這份名為「下一場戰爭的首役」(The First Battle of the Next War)兵推報告預覽副本。CSIS執行24次戰況推演,強調這份研究有其必要性,因為之前的政府或民間兵推都太過狹隘且不透明,無法讓公眾和決策者真實了解台海衝突的發展走向。

CSIS高級顧問、這份兵推研究3位領銜人之一坎西恩(Mark Cancian)說:「外界檢討美中衝突的非機密兵推付之闕如,即便有也只做個一、兩道,不如我們這項全面。」

CSIS進行24次兵推盼找出共軍犯台會否成功、代價如何等答案,報告得出「犯台不會成功、但(各方)代價慘痛」的結論。

報告指出:「美國與日本會損失數十艘艦艇、數百架軍機、陣亡數千人。如此損失會重創美國全球地位多年。」大多數的情況是美國海軍損失2艘航艦、10到20艘大型水面作戰艦艇,美軍在3週作戰裡會陣亡約3200人,相當於伊拉克及阿富汗作戰20年的一半人數。

中方在3週內也損失慘重。海軍化為烏有、兩棲部隊的核心戰力瓦解;報告預估共軍會有約1萬人陣亡、損失155架作戰飛機和138艘艦艇。

儘管共軍會以失敗告終,但兵推顯示台灣在戰後同樣景況駭人。

報告說「雖然台灣的軍隊沒有屈服,卻也慘遭重擊,屆時守護的是一個沒有電力與基本民生運轉的島嶼」並預估台灣軍隊作戰3週後傷亡約3500人,全部26艘驅逐艦、巡防艦都會被擊沉。

日本則會損失超過100架作戰飛機、26艘作戰艦艇,本土所有美軍基地都遭共軍打擊。

CSIS表示,不希望這份報告被解讀為在暗示一場台海之戰「極有可能甚至不可免」,稱中國領導階層很可能採取的對台策略仍是外交孤立、施壓遊走灰色地帶、經濟脅迫。

此外,報告強調台海戰爭絕無「烏克蘭模式」的空間,意即屆時美國與西方盟國無法複製俄國入侵後,仍能細水長流般援助烏克蘭的模式。

坎西恩說:「一旦(台海)開戰,就不可能把部隊或援助投送到台灣,這與美國與盟邦仍能源源不絕把裝備送進烏克蘭的情況迥異。無論台灣想打什麼樣的戰爭,所有準備都得在戰前到位。」

CSIS建議美國立即著手的項目,應包括強化日本與關島的基地以抵擋中國飛彈攻擊;海軍應具備更小更不易遭打擊的船艦;優先建造潛艦、優先打造能持續的轟炸機量能而非尖端戰鬥機,另改生產更廉價的戰機。

另推動台灣也比照採取類似戰略,即用更簡單武器而非昂貴的大型機艦武裝自己,因為後者難於共軍第一擊下存活。

bw2qisz6mz6qvy7unlon5xecd9wjdm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圖為去(2022)年7月國軍漢光演習

美媒:受烏克蘭啟發,台灣加強備戰因應中國威脅

(中央社)美國《福斯新聞頻道》(Fox News)指出,台灣總統蔡英文最近宣布義務役役期將恢復至1年,因為在中國持續威脅之際,台灣受到烏克蘭的啟發,正尋求加強軍事備戰能力。

《福斯新聞》報導,俄羅斯在烏克蘭戰事表現欠佳,對台灣文職及軍事領袖具有高度啟發性及激勵作用。

中國當然也持續關注烏克蘭戰事,台灣則希望中國從俄國的失策汲取重大教訓,即一國哪怕面臨實力相差懸殊的強敵,也難以在國土上被擊敗,尤其是如果人民受過訓練並願意抵抗。

蔡英文去(2022)年12月底對全國發表演說時提及,烏俄戰爭已經超過300天還未停止,但烏克蘭沒有倒下,還在奮戰,烏克蘭人守護家園的堅決意志,感動了全世界愛好民主自由的人們。

蔡英文也宣布,經過2年的評估檢討,將把現行4個月義務役訓練制度,恢復為1年期的義務役;她說,這是無比困難的決定,但身為三軍統帥,為了讓台灣永續生存,這是無可迴避的責任。

對此,外國學者易思安(Ian Easton)告訴《福斯數位新聞》(Fox News Digital),他認為這是「值得注意的」改變。

易思安是美國智庫「2049計畫室」(Project 2049 Institute)資深主任,2017年曾出版專書《中共攻台大解密》(The Chinese Invasion Threat: Taiwan's Defense and American Strategy in Asia)。

他表示:「自由民主國家很少在承平時期作出此種艱難改革。不久之前,全國徵兵制仍被視為台灣政壇不可碰觸的紅線議題。如今在台灣任何不認真看待國家安全的政治人物,都可能在選舉中陷入困境。」

許多台灣人時常認為,試圖抵抗中國的全面入侵沒有什麼意義,因為中國幾乎在各項軍事指標都比台灣強大許多。

但麥哲恩(Michael Turton)等專家指出,這種「失敗主義者」心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的宣傳。麥哲恩是長期旅居台灣的作家及部落客,提倡維護台灣民主自由,免於遭到中國干預。

麥哲恩告訴《福斯數位新聞》:「北京當局有如乏味的超級反派,不斷喃喃自語,聲稱兼併台灣不可避免。這時常獲得台灣親中政黨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