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防疫大轉向學者認為李強起主導作用;口服藥倍拉維價格談不攏,輝端:中國喊價低於中低收入國家

中國防疫大轉向學者認為李強起主導作用;口服藥倍拉維價格談不攏,輝端:中國喊價低於中低收入國家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稱輝端(Pfizer)藥廠生產的COVID-19治療藥物倍拉維(Paxlovid)報價太高,未能納入醫保。但輝端執行長博爾拉(Albert Bourla)說,談不攏因中國所提倍拉維的定價,低於輝端售予中低收入國家的價格。

中國一個月內防疫大轉向,學者:李強起主導作用

(中央社)旅美中國政治學者鄧聿文指出,中國在一個月內的放鬆防疫力度之大且快速,可能與候選總理李強起主導作用有關,因要為開局之年鋪好路,關鍵在經濟,這也涉及李強的政治行情。

根據《美國之音》報導,鄧聿文在文章中指出,中共黨代會一般在10月、11月舉行,距離次年政府換屆有4、5個月的過渡期,除非總理繼續連任,否則中國政府會處在看守狀態。

鄧聿文接著說,一份網傳的防疫會議紀錄顯示,中共二號人物、20大新當選的政治局常委李強已接替總理李克強擔任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他表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20大組建了一個「親信內閣」,今(2023)年是20大的開局之年,新的領導班子能否建立起威信是關鍵,以平息黨內和社會對於習近平獨享權力、用人狹窄、排斥異己不滿。因此,若新班子把中國經濟搞得一團糟,習近平今後的路會加倍艱辛,社會對他與新班子的領導不信任只會有增無減。

鄧聿文指出,做好開局之年,關鍵在於經濟。動態清零在去年11月已無以為繼,認為習雖已察覺到,但又想動態清零以「小步慢走」形式退場,按照習的想法,可能要在2023年清零才會退場,被認為最可能的時間點是落在兩會後。

鄧聿文強調,民眾沒有耐心等到兩會,「李強更是等不起」,因為清零政策若在兩會後才放棄,經濟將徹底熄火,李強就算有能耐,也無力回天。

鄧聿文接著列舉多項由官方公布的經濟數據,並指從李強的角度去考慮,去年12月放棄清零政策,比今年兩會後再放棄,顯然有利於經濟恢復,從而會有利於他的政治行情。

鄧聿文分析,去年12月放開,最多影響的是今年第一季經濟形勢,第二季經濟就會反彈,但是,兩會後放開,不但第一季的經濟會因繼續封控而死氣沉沉,且放開的時間更晚,民眾感染和死亡人數甚至可能比現在還高,從而拖累第二季,甚至第三季的經濟都無法有起色。

鄧聿文表示,這是李強不願意看到的情況,到時習的反對者就有理由攻擊習選定的以李強為首的團隊無能,甚至攻擊習近平本人。

他強調,李強有動機早點引爆解封,「早引爆,他在今年就能騰出更多時間處理經濟問題」。至於李強如何說服習近平放棄清零?他認為,他很可能以經濟壓力為由要習借著民眾的「白紙運動」借坡下驢,放棄清零政策。

鄧聿文指出,若上述分析大體符合情形,從中可看到李強還是具有政治頭腦與政治眼光,他雖然因忠誠而獲得習的賞識,但要把國務院總理重要的工作交給他,可能也不單單是因為忠誠。

他最後說,「如果現在就認定他只是習的應聲蟲毫無治理能力,會不會有些草率?畢竟他還沒有全面接手國務院的工作。」

上海疫情達高峰  醫院急診大廳擁擠(2)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圖為1月8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急診大廳、走廊情形。

口服藥倍拉維價格談不攏,輝端:中國喊價低於中低收入國

(中央社)中國稱輝端(Pfizer)藥廠生產的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治療藥物倍拉維(Paxlovid)報價太高,未能納入醫保。但輝端執行長博爾拉(Albert Bourla)說,談不攏因中國所提倍拉維的定價,低於輝端售予中低收入國家的價格。

綜合《路透社》及《金融時報》昨天報導,美國輝端藥廠執行長博爾拉10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摩根大通醫療會議上,作出上述表示。

中國放棄動態清零後疫情急速升溫,民眾搶購倍拉維,黃牛市場曾喊價至人民幣5萬元(約新台幣22萬元),較醫療機構的醫保採購價高出逾20倍。

中國國家醫保局8日晚間發布,2022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談判工作正式結束,當中提到輝瑞就倍拉維的報價太高,未能納入醫保,但醫保仍將支付這款抗疫藥物至3月底。

博爾拉表示,中國要求倍拉維的售價低於輝瑞售予大多數中低收入國家的價格,因此與中國就倍拉維的定價談不攏。

博爾拉說,中國是全球第2大經濟體,不認為它支付的價格應較窮國薩爾瓦多低。

博爾拉表示,雙方仍就倍拉維的價格商討,即使最終未能達成協議,倍拉維仍可在中國私營市場出售。

倍拉維未能納入中國醫保藥物,引起中國民眾熱議。此前有中國媒體報導,輝端在談判中曾將倍拉維的售價減至600元,引起民眾在社交媒體批評中國當局不接納該價格。

不過,陸媒《財新網》9日引述消息人士指,輝端在談判中,1890元這個價格基本上沒有降,報價實際比600元高很多。

博爾拉在同一會議中又提到,2022年輝端向中國供應了數千劑的倍拉維,在過去數週供應增至數百萬劑。

博爾拉表示,輝端去年8月已與中國藥廠華海藥業簽署協議,若獲中國當局許可,輝瑞可以在3到4個月內通過在中國的合作夥伴,開始在中國生產倍拉維。

他又否認此前《路透社》的報導,並說正與中國當局商討在當地生產倍拉維的仿製藥。

GettyImages-1245905271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圖為來自中國北京航班的旅客,於西班牙阿道弗・蘇亞雷斯馬德里-巴拉哈斯機場,聆聽機場人員指示。

中國疫情爆發,世衛估不會對歐洲產生重大影響

(中央社)世界衛生組織(WHO)昨天表示,中國COVID-19病例激增,預料不會對歐洲產生「重大影響」。

《法新社》報導,世衛歐洲區辦事處主任克魯格(Hans Kluge)在記者會上說:「中國目前激增的病例預計不會對世衛歐洲地區的COVID-19流行病學情況產生重大影響。」

但他強調:「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北京當局取消清零政策後,國內病例飆升,醫院人滿為患,不堪負荷。中國嚴格的防疫限制措施重創經濟,並引發了全國性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