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過度炒作的「元宇宙」實際上還不存在,但未來在VR中工作會遇到什麼問題?

被過度炒作的「元宇宙」實際上還不存在,但未來在VR中工作會遇到什麼問題?
未來只要戴上VR眼鏡就進入虛擬世界可以工作了嗎?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任何公司在考慮讓員工在元宇宙中隨意活動之前,需要經過對元宇宙設計的深思熟慮。因為在一個完全受監控的元宇宙環境中,未來人們可能會因為在與同事私下、非正式談話中說了一些話被直接解僱,因為這些僱員都受到企業的大規模監控。

在50年後當我們回首往事時,我們現在使用的二維網路很可能會顯得非常幼稚、簡單、可笑和過時。

到那時網路可能不再僅僅存在於電腦屏幕後面,而且我們與它互動的方式也會完全不同。

我們將使用擴充實境(AR)操縱物體,探索虛擬實境(VR)世界,並以我們目前無法想像的方式融合現實和數位世界。

這對工作意味著什麼呢?我們已經背棄了朝九晚五的通勤方式和傳統的辦公環境。這要歸功於過去兩三年以來新冠疫情造成的封城抗疫政策,以及在此過程中人們對網路會議的新發現、新喜愛或容忍。

那麼,按照這一邏輯,下一步我們將是在元宇宙,即計劃中的虛擬世界中工作。在那裡,每個人的卡通式3D化身將四處走動,並與他人交談和互動?

元宇宙已經成為一個被過度炒作的術語,因此有必要指出,它實際上還不存在。甚至那些投資於這個概念的人也對它到底會是什麼產生了分歧。

相互競爭的虛擬世界是否會以一種目前在彼此競爭的技術之間根本不存在的方式相互連接呢?我們在那裡花的時間會不會比在現實世界中多?我們是否需要全新的規則來管理這些新空間?

這些問題都還沒有答案,但這並沒有阻止人們對元宇宙的興趣和誇大其詞,因為企業看到了新的賺錢途徑。

我們從元宇宙的地平線上,看到企業在新生世界中開張營業,從Roblox和Fortnite等遊戲,到Sandbox和Decentraland等新創建的虛擬平台等。

同時,NIKE現在銷售虛擬訓練器,匯豐銀行在Sandbox擁有土地,而可口可樂、路易威登和蘇富比在Decentraland有業務。

元宇宙(metaverse)這個詞是作家尼爾・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在近30年前創造的。在他的《潰雪》(Snow Crash)一書中,主人公在一個虛擬實境世界中為自己找到了更好的生活。

也許使這種虛構變成現實技術的最大膽的舉動出現在2021年10月。當時,臉書(Facebook)宣布改名為Meta,並開始投資數十億美元,將自己變成一家以元宇宙為重點的公司,這一願景在很大程度上由其創始人兼老闆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領導。

然而,這些巨額投資引起了股東的關注,其中一些人最近對該公司在虛擬實境技術上投入過多資金表示擔心。

而據宣稱查看了Meta公司內部備忘錄的The Verge網站去年10月的一篇報導表示,Meta公司開發的虛擬遊戲平台Horizon Worlds存在很多錯誤,並且沒有被員工很好地使用。

扎克伯格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祖克柏因為專注於元宇宙受到批評

為Meta研發虛擬實境世界軟件的公司Improbable的執行長赫爾曼・納魯拉(Herman Narula)著有《虛擬社會》(Virtual Society)一書,但他並不相信祖克柏的願景。

他說:「為什麼我們想要元宇宙中的辦公室看起來像我們真正的辦公室?要建立新的虛擬創意空間的全部意義就在於擴展我們的體驗,而不是簡單複製我們在現實世界中已經擁有的東西。」

「但我確實認為元宇宙中會有很多工作——例如,我們將需要版主。」

元宇宙在調整(或監管)方面是有爭議的,不僅因為在技術上難以監控在虛擬世界中進行實時聊天的潛在數十億化身,而且因為這些化身可能會在此過程中創建大量數據。

史丹佛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在虛擬實境中花20分鐘就可以提供超過200萬條獨特的身體運動記錄,這對於公司來說是一種豐富的新數據流。

《新技術經濟》是探索技術創新如何塑造新興經濟格局的系列叢書。網路安全公司HackerOne的共同創辦人亞歷克斯・賴斯(Alex Rice)認為,任何公司在考慮讓員工在元宇宙中隨意活動之前,需要經過對元宇宙設計的深思熟慮。

「設想在辦公室裡不經意的一次聊天,如果是發生在一個完全受監控的元宇宙環境中,它肯定會產生改變人生軌跡的後果。」

「人們可能會因為在與同事私下、非正式談話中說了一些話被直接解僱,因為這些僱員都受到企業的大規模監控。」

不過,《技術時事通訊》(Immersive Wire)的編輯湯姆・菲斯克(Tom Ffiske)認為現在就開始考慮在元宇宙中工作的情景還為時過早。

他說:「討論元宇宙仍然困難重重,定義仍然很不確定、需要推敲。雖然術語本身還在討論並無定論,但很難說我們將來是否真的會在元宇宙中工作。」

儘管沒有人完全了解元宇宙是什麼,但市場預測它的價值會看漲。麥肯錫建議到2030年元宇宙的市場價值將達到五兆美元,而管理諮詢公司Gartner預測,到2026年,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將每天至少花一個小時在元宇宙中。

研究公司Canalys的首席分析師馬修・波爾(Matthew Ball)不同意這些樂觀的預測。在他看來,到2025年元宇宙中的大多數現在正在進行的商業項目將被關停。

虛擬世界中的化身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未來的某一天,每個人都會有個化身生活在虛擬世界中嗎?

他認為,每家公司都需要反省在元宇宙中的存在是否真的有必要,或者只是為了技術而使用技術。

他說:不是每個企業都需要VR眼鏡、或可視化虛擬模型來遠程與同事的化身打招呼。也不是每個企業都需要VR眼鏡來開會。Zoom和Teams功能強大,很有吸引力,這些聯繫方式能替代VR,而且幾乎沒有障礙,用起來還不那麼累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