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國民政府對美國宣戰80周年:日本為什麼不派汪精衛的「和平建國軍」到海外參戰?

南京國民政府對美國宣戰80周年:日本為什麼不派汪精衛的「和平建國軍」到海外參戰?
Photo Credit: 國史館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如果日軍願意讓和平建國軍到海外參戰,最大的好處就是日本可以洗刷自己侵略中國的罪名,向世人尤其是遭受英美殖民的東南亞人民證明自己是真的在努力「解放」黃種民族。

今年1月9日是「中國對美國宣戰」80周年。大家一定會覺得很奇怪,明明中國在二戰時屬於同盟國,而且還在1941年12月9日向日本、德國以及義大利宣戰,怎麼又冒出了中國在1943年1月9日向美國宣戰的說法?

當然這個在1943年1月9日對美國宣戰的中國,與1941年12月9日對日本宣戰的中國,雖然使用一樣的國號與國旗,卻是兩個實際上互不隸屬的中國政權。

1941年12月9日對日本、德國以及義大利宣戰的是蔣介石領導的重慶國民政府,在1943年1月9日對美國還有英國宣戰的則是汪精衛領導的南京國民政府。換言之二戰同時有兩個國民政府,兩個中華民國存在,分別加入同盟國與軸心國陣營。然而以英美為代表的同盟國與以德日為代表的軸心國,各有各的「一個中國」政策,只承認自己陣營的國民政府有資格代表中國。

換言之,重慶國民政府雖然對軸心國宣戰,但是因為日本、德國還有義大利都承認南京國民政府是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都沒有承認重慶國民政府代表中國的合法性,自然也沒有向重慶國民政府宣戰。同樣的,英美承認重慶國民政府為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自然不承認南京國民政府有任何合法性,亦沒有對南京國民政府的宣戰做出任何回應。

所以從《國際法》角度來看,無論是重慶還是南京國民政府都沒有與同盟國和軸心國進入戰爭狀態,中國並非法理定義上的二戰參戰國。但是重慶國民政府與南京國民政府還是有兩個本質上的區別,一是同盟國戰勝了軸心國,於是日本在戰敗後迫於戰勝國的壓力,向包括重慶國民政府在內的同盟國無條件投降,等於承認了中華民國投入對日作戰的法律地位。

其次則是英美盟軍不只支援中國本土的國軍對日作戰,還邀請重慶國民政府派遣中國遠征軍、中國駐印軍投入同盟國在印緬戰場上的反攻。所以蔣介石領導的中華民國國軍,確實在同盟國擊敗軸心國的過程中出了一份力,並因此贏得了世界「四強」的地位。那麼又是什麼原因,讓日軍沒能支持汪精衛派軍到海外參戰呢?

和平建國軍__2
Photo Credit: 國史館
以打倒西方殖民主義為訴求的「大亞洲主義」,對中國人其實是有一定的吸引力,圖為汪精衛在1942年8月29日的鴉片戰爭100周年活動上發表演說

派和平軍到海外的好處

如果日軍願意讓和平建國軍到海外參戰,而不是如史實般的只允許和平建國軍留守後方,維持佔領區的治安,到底對日本有什麼好處?最大的好處就是日本可以洗刷自己侵略中國的罪名,向世人尤其是遭受英美殖民的東南亞人民證明自己是真的在努力「解放」黃種民族。對中國發動的武裝行動,純粹只是懲罰甘當英美還有猶太資本家馬前卒的蔣介石。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TNL+ 首月體驗價 1 元,
加贈 LiTV 首月免費(見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