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勢力的未來(下):汲取新黨、親民黨失敗經驗,給民眾黨與時力五點建議

第三勢力的未來(下):汲取新黨、親民黨失敗經驗,給民眾黨與時力五點建議
時代力量立委邱顯智(中)、王婉諭(左)、陳椒華(右)|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要批評民進黨的現狀很容易,但好歹人家可以在台灣政壇屹立不搖36年,一定有他的成功之處。無論時代力量還是民眾黨,如果小黨沒有學習其中的長處,只看到他目前執政的短處,那永遠就只能當小黨。

在當時民進黨與國民黨敵我意識分明的政治環境下,黃信介慧眼獨具選擇與李登輝結盟,在他擔任民進黨主席任內,建立民進黨的基礎。

反觀同一時期從國民黨出走的趙少康、郁慕明、王建煊籌組的新黨,不僅選民結構與國民黨高度重疊,更被李登輝視為欲除之而後快的對手,少不了遭受各種分化分裂,導致新黨從可以與國民黨、民進黨可以鼎足而立卻走向泡沫。

同樣的情況,不論是民眾黨或是時代力量,也遭受到各方勢力有意分化、分裂,試問民眾黨與時代力量,你們與各政黨之間的策略聯盟又是什麼呢?

柯文哲:國家力量不當動員 下令黨員捍衛高虹安
Photo Credit: 中央社

結語: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台灣民主化數十年來,不論是選民的意識型態、選民結構上,都被國民黨、民進黨各自佔據一部份的市場,第三勢力要有所開拓都實屬不易,能成功的與藍綠兩大黨鼎足而立就已經非常艱難,要想贏得勝選總統執政的目標,更是千難萬難。

當年民進黨在黃信介帶領下,以張俊宏著作《到執政之路》為基石,提出「地方包圍中央」的理論,在1989年縣市長選舉,民進黨贏得6席,在1992年立委選舉,民進黨贏得51席,這是在1950年代黨外運動以來歷經數十年的積累才有的成果。

反觀創黨至今未滿十年的民眾黨、時代力量,有什麼本錢在各縣市立足未穩就想選縣市長呢。一步一腳印,穩紮穩打從里長、議員逐步增加席次,之後才是往縣市長方向邁進,而不是一開始就想越級闖關想挑戰縣市長、總統大位。

要批評民進黨的現狀是很容易,但好歹人家可以在台灣政壇屹立不搖36年,一定有他的成功之處。無論時代力量還是民眾黨,如果小黨沒有學習其中的長處,只看到他目前執政的短處,那永遠就只能當小黨。

台灣歷經藍綠兩大黨輪流執政,如今的藍綠兩黨百弊叢生,選民值得投給更好的政黨為大家監督政府,但如今的第三勢力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