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文憑造假」大掃除:立委、教團呼籲論文公開電子全文,建立外部學術倫理審查機制

年終「文憑造假」大掃除:立委、教團呼籲論文公開電子全文,建立外部學術倫理審查機制
Photo Credit:關鍵評論網/李芯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在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台大電機系特聘教授、守護台灣教育平台理事長吳瑞北表示,台大應是學術龍頭,要發揮中流砥柱的力量,但論文事件卻最為嚴重。

最近適逢歲末年終,學界團體、教育團體今(12)日召開記者會「大掃除」,清理大學文憑造假積習。學界人士在記者會上提出3點訴求,要求學位論文應一律公開「電子全文」,並建立外部獨立的學術倫理審查機制,且違反學倫的事件應通報教育部。

立委范雲表示,學歷造假反映了高等教育商品化的問題,其中,政府要求各大學做國際排名,但與我國提供給高教的資源卻是遠低於OECD國家,也造成公立大學得自籌財源,辦理各種專班,教育部卻又監管不力,導致學位的商品化。

「現在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台大電機系特聘教授、守護台灣教育平台理事長吳瑞北表示,台大應是學術龍頭,要發揮中流砥柱的力量,但論文事件卻最為嚴重。他強調大學自主不容許派系、利益、黑箱的把持,要以公開、透明、公正程序,保持教育的純潔無瑕。

今日之所以召開記者會,便是因為日前發生多起政治人物學位抄襲醜聞。守護台灣教育平台在12月26日至1月8日之間進行網路問卷調查,蒐集到213份有效問卷,其中有63%受訪學生認為政治人物的學歷有助於選舉,且75%學生認為學倫問題會影響投票給候選人的意願。

而在記者會上,守護台灣教育平台、全國私校工會、台灣資訊平權學會等學界、教育團體提出了3項訴求:

1. 學位論文公開原則

學界人士指出,學位論文應以「電子全文」公開為原則,以利學術流通及分享,若因涉及機密、專利過依法不得提供,可訂定最多5年的合理公開期限。范雲表示,高等教育得到國家支持,使用了科技部、教育部的資源,因此研究結果本來就要共享,讓國家圖書館的線上資料庫公開化。

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也強調,論文應該以電子全文方式公開,而不是遮遮掩掩、拖了好幾年才公開,且如此一來,可以有效預防論文抄襲造假事件。

2. 建立外部獨立的學術倫理審查機制

學界人士認為,學倫案應先進行校外專業委員的初審,再送交各校倫理委員會進行複審,且以內容原創性、而非機械對比所得的相似性作為判準。

范雲表示,在發生學倫案時,如果不同大學以不同的程序、態度處理論文爭議,會造成民眾對大學的信任危機,因此教育部應儘速檢討,如何建立外部獨立的學倫審查機制。尤榮輝進一步談到,獨立機制至少要二級或三級審議,而不是學校在一個審級就單方面決定。

而根據守護台灣教育平台的調查,有42.7%的受訪學生表示,應由獨立調查單位來進行學倫案調查,認為是學校倫理委員會的只有29.1%,教育部學審會僅有22.5%。

3. 違反學倫事件應通報教育部

吳瑞北表示,除了學倫事件要呈報教育部,教育部也應該適時彙整,並立即公告違反學倫事件的處理樣態。

守護台灣教育平台的調查也問到,學倫問題爆發時,教育部應該對於學校採取什麼行動,有65.3%的學生認為應公布違規學生姓名、59.2%公布指導教授姓名、58.2%公布違規學校系所名稱,57.7%要扣獎補助款。

截圖_2023-01-12_下午12_23_20
Photo Credit:守護台灣教育平台

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前政大研究生學會會長張維倫點出,從105學年開始,研究生會強制修習學術倫理課程,作為畢業門檻。但由系所、學校所開設的校級學倫課程,不分學門、每個人都是一樣的標準,他認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領域在學倫上有不同的參採面向。

除此之外,他提及抄襲事件目前都是由學生承擔事件的影響與結果,但學術成果是師生互動產出。尤榮輝發言時也表示,除了撤銷學位,抄襲的當事人沒有受到更強烈的懲罰,而私校工會也全力支持對指導教授課責。他要求改善預防機制、審議機制、懲罰機制,不要讓台灣繼續惡名在外,成為學術詐欺的王國。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