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COVID-19疫情:日本單日增489死創歷史新高,東京確認15例XBB.1.5;美國再延長公衛緊急狀態

COVID-19疫情:日本單日增489死創歷史新高,東京確認15例XBB.1.5;美國再延長公衛緊急狀態
2022年12月29日,許多遊客抵達抵達東京羽田國際機場,人潮絡繹不絕。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日本第8波COVID-19疫情延燒,昨(12)日新增489例死亡病例創歷史新高紀錄。另外,被外界認為免疫逃脫能力較高的COVID-19最新Omicron亞型變異株XBB.1.5,東京也確認出現15例。而在高傳染力Omicron亞型變異株XBB.1.5傳播之際,美國政府昨天再將COVID-19公共衛生緊急狀態延長至4月。

日本增489死創歷史新高,東京確認15例XBB.1.5

(中央社)日本第8波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延燒,昨(12)日新增489例死亡病例創歷史新高紀錄。另外,被外界認為免疫逃脫能力較高的COVID-19最新Omicron亞型變異株XBB.1.5,東京也確認出現15例。

日本《富士新聞網》報導,日本政府厚生勞動省表示,日本全境昨天共新增18萬5472例COVID-19確診病例,較上週四減少4萬1644例。

昨天另新增489例死亡病例,超過先前在1月7日創下的單日463例死亡病例紀錄,再創史上新高。日本全境至今累計死亡病例數6萬1281例。

東京都昨天新增1萬3427例確診病例,較上週四減少7313例。

TBS電視台報導,東京都政府透過基因定序確認,2022年12月轄內有15例患者感染XBB.1.5。

東京都政府的專家表示,XBB.1.5在美國東北部居染疫人數7成,被認為免疫逃脫可能性高、傳染力也強。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1月11日說,已在境內確認4例XBB.1.5確診病例。基於XBB.1.5正在美國擴散,日本政府將持續監控疫情動向。

朝日電視台報導,厚生勞動省專家會議針對日本境內疫情進行分析,認為雖然新年期間新增確診病例數一度減少,但目前持續出現再度增加傾向。

專家會議主席脇田隆字說,特別是在新增死亡病例及救護車「送醫困難」案例數,都已改寫至今創下的最高紀錄。

這場會議上,有專家提出試算,目前在美國流行的XBB.1.5的「有效再生數」(Effective reproductive number),約為BA.5的2.22倍。

GettyImages-1244453841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XBB.1.5變異株傳播力極強,美國再延長公衛緊急狀態

(中央社)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在高傳染力Omicron亞型變異株XBB.1.5傳播之際,美國政府昨天再將COVID-19公共衛生緊急狀態延長至4月。

CNBC及《路透社》報導,美國川普政府於2020年1月COVID-19疫情爆發時,首次宣布國內進入COVID-19公衛緊急狀態,自此之後每90天都再延長這項緊急狀態。

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HS)發言人今天指出:「COVID-19公衛緊急狀態將依然有效,誠如HHS先前承諾,我們在任何可能的終止或到期之前,將提前60天通知各州。」

美國政府再次延長公衛緊急狀態的時機,適逢XBB.1.5在全美散播之際,而XBB.1.5正快速成為當地主要流行病毒株。

科學家相信,XBB.1.5具有傳播優勢,因為它更易與人體細胞結合,且擅於躲過免疫系統。

研究:COVID-19輕症者,長新冠症狀多在一年內完全消失

(中央社)昨天公布的一份以色列大規模研究顯示,最初感染症狀輕微的COVID-19患者出現所謂的「長新冠」症狀,大多數會在一年內完全消失,這項研究發現被視為「令人安心」。

《法新社》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估算模型,歐洲至少有1700萬人在2020至2021年間初次感染COVID-19並康復後,在數個月內仍受長新冠(long Covid)症狀所苦。

但有關長新冠的許多資訊依然不清楚,其中包括會持續多久時間。

這篇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BMJ)的論文中,以色列研究人員分析了2020年3月至2021年10月期間,在以色列接受COVID-19檢測、來自各年齡層的近200萬人醫療紀錄,其中有近30萬人染疫輕症。

換句話說,這份研究涵蓋Delta等較早期的病毒變異株,而不包括較近期發現的Omicron。

研究人員爬梳以色列健康服務機構「馬加比醫療保健服務」(Maccabi Healthcare Services)提供的病歷,從中研究70多種被視為與長新冠有關的不同症狀。

他們排除染疫住院等較重症的患者,因為先前已有研究結果顯示,這類患者有較高機率出現長新冠的情況。

對於輕症者來說,研究發現幾種情況的風險顯著增加,包括失去嗅覺和味覺、呼吸困難、虛弱、心悸、鏈球菌性咽炎、頭暈及俗稱「腦霧」的專注力與記憶力受損,但這些症狀大多會在12個月內完全消失。

這篇研究的作者之一、以色列KI研究所(KI Research Institute)研究人員畢瓦斯-班尼塔(Maytal Bivas-Benita)補充說:「有少數人染疫一年後,仍有呼吸短促或體力虛弱等問題。」

研究還發現,患者若接種過疫苗,比起沒接種患者出現呼吸困難的機率較低。呼吸困難是最常見的長新冠症狀。

此外,兒童染疫後出現健康問題的情況比成人少,且大多數都在一年內康復。

未參與研究的小兒科醫師暨英國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學者阿布紹德(Michael Absoud)稱這些研究結果「令人安心」,因為證實了絕大多數有長新冠症狀的孩童「康復情況非常好」。

研究首席作者米茲拉希(Barak Mizrahi)表示,他希望這份研究可幫助醫師在嘗試判斷病患症狀是否與COVID-19有關時,面臨的不確定性能降低。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COVID-19”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