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學測首日題目分析:數A難易度回歸正軌,物理、生物都偏難

112學測首日題目分析:數A難易度回歸正軌,物理、生物都偏難
圖為學測考場松山高中|Photo Credit:關鍵評論網/李芯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得勝者文教數學老師解創智表示,今年的數A題目有回歸正軌,題目清晰,相較去年沒有會讓學生看不懂的問題。全國教師會教師群認為,題目敘述明確、計算量適中,花費的閱讀時間合理。

今(13)日是大學入學學測首日,考試科目為數學A及自然。綜合學校教師、補教老師的說法,今年度的數A比去(2022)年容易,有回到正軌,預測整體分數及五標會上升。自然的部分,物理、化學、生物整體較難,地科是中間偏易,以平衡自然科難度。

去年的數A被稱為「史上最難」,後續有高中教師批評影響學生入學時的檢定篩選,也讓本次數A出題成為關注焦點。

全國教師會的台北市高中教師群全面檢視今年考題後,表示數A題型與題目數與111年相同,但比較容易,每大題有照難易度排列,也希望往後能繼續維持今年的試題難度。其中,對於考數學B的學生而言,約有1/3的題目得自學才能應考。

得勝者文教數學老師解創智表示,今年的題目有回歸正軌,題目清晰,相較去年沒有會讓學生看不懂的問題。題目特色的部分,今年明顯考出去年沒有考的幾個重要單元,幾何約佔了55到60分、機率與統計只有20分、代數20到25分,整體而言比較簡單、偏重幾何。

教師群指出,本次數A題目敘述明確、計算量適中,花費的閱讀時間合理。基本題有利於學生掌握基本核心概念,且注重概念的理解而非複雜的計算,只要學生能掌握概念,不難得到問題的答案。

而在素養命題方面,多選第7題透過計算機概念處理調薪問題,多選第8題與生活中新聞事件連結,單選第3題具備跨科概念,與自然學科運用的數據建模分析整合。不過,教師群也建議素養命題要更貼近實際情況,如選填第13題,一般店家不會以杯數與收入總合來推估每杯咖啡的售價。

解創智估計,今年數A整體分數會往上升,雖然考高分並不容易,但中等、有用功的學生分數都會有一定水準,他也預測頂標會落在12、前標在10、均標在6、後標在4、底標在3,相較去年頂標只有10,有頗大差異。

自然整體較難,補教老師:化學、生物難度最高

自然科的部分,全教會的高中教師群表示,物理難易度中間偏難。試題包含基本的學科知識,如物質的基本交互作用、雙狹縫干涉、物質波、能源議題、都卜勒效應、物理重要發展史、核分裂和衰變、新冠病毒與負壓病房等,以不同的素材呈現在試題中,從閱讀理解、圖表判讀、分析推論、表達說明能力等面向,測驗考生的科學素養。

化學方面,教師群指出,與去年相比較為容易,預估分數可能上升。其中,疫情與諾貝爾獎都入題,圖表和有機試題多,計算題不多且不難,若能融會貫通化學概念,會比去年容易作答。

得勝者文教化學老師黃鑫則提出截然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化學是近10年學測難度最高的一年,蠻多題目要詳細估算,學生應該會感覺時間不夠、很吃力。黃鑫表示,今年的計算題普遍比較多,基本題很少,有些題目超出了學測範圍,例如選擇題22題,有跨到選修化學有機反應的概念,25、26題題除了計算複雜,還有點考到選修化學的限量試劑概念。

針對今年的生物題目,教師群認為整體較難,分數可能比去年下降。考題內容靈活創新,貼近科學素養的要求,特色是扣緊時事、跨科整合、創新且強調論證推理的能力。得勝者文教生物老師游夏認為,今年的學測生物是「沒有見過的難度」,尤其第10、18、55都是「非常困難」的題目,第10題圖表表示方式跟一般呈現不太一樣,很容易錯;第18題出到多基因與單基因,非常非常困難,牽涉到很多原理的推論,答案應是A選項。

至於地球科學,得勝者文教地科老師蕭騏表示,難度比去年稍微提高,但相較其他3個科還是中間偏易,以平衡整個自然科的難度。教師群也認為難易度與去年相比是中等偏難,預估分數可能下降。試題特色為台灣在地話題材豐富、扣緊時事,像是第4題的瘋狗浪,另外也有與放射性元素衰變、物理的基本交互作用等跨科整合,在出題上創新創新且靈活。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