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報告估算中國已9億人染疫,拒倍拉維與西方疫苗,專家稱因缺錢、無法拿回扣又好面子

北大報告估算中國已9億人染疫,拒倍拉維與西方疫苗,專家稱因缺錢、無法拿回扣又好面子
圖為1月3日上海同仁醫院。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北大國發院副教授馬京晶等人近日發布一份疫情感染報告,估算出截至今年1月11日,中國累積約9億人感染。中國放寬管制疫情大爆發,當局否決將COVID-19治療藥物倍拉維納入醫保,又不願引進成效較佳的西方疫苗,決策邏輯令人費解,專家說這是因財政吃緊、官員要拿好處,加上拉不下臉向西方開口所致。

北大國發院報告:中國已有9億人染疫

(中央社)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根據大數據模型估算,去(2022)年12月20日,中國大陸多地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已達高峰。截至今年1月11日,全國感染率累積約64%,累積約9億人感染。

陸媒《經濟觀察網》13日報導,北大國發院副教授馬京晶等人組成的課題組,近日發布了一份疫情感染報告,分析本輪疫情的傳播特徵、民眾感染後的症狀、人群和地區間差異等。

報告指出,在「新10條」推出後約13天,即去年12月20日,中國大陸多地疫情就已達峰,到12月底各地感染均已過峰。截至今年1月11日,全國感染率累積約64%,感染人數累積約9億。

在網路上,北京、上海、廣州疫情顯得很大,但北大國發院課題組根據數據估計,西部地區感染率可能更高。

報告估算,本輪累積感染率最高的前3個省份均屬於西部地區,第一是甘肅省約達91%,第二是雲南省約84%,第三是青海省約80%。

馬京晶表示,報告得出的感染率是模型估計數據,根據網路平台上對感染後相關症狀的搜索量計算得出來。如網上對「發燒」、「咳嗽」等症狀搜索量上升,代表感染率上升。在這些數據基礎上,成員再計算全國、各省、各城市的感染率。

她說,雖然此類方法會受到一些影響搜索的隨機因素或固有習慣影響,跟現實有一定差距,但在疫情爆發期間,快速全面了解全國各地的大致感染率,對相關部門進行醫療資源調配有重要作用。

此外,在疫情高峰期,課題組還在中國大陸全境進行問卷調查,收取有效樣本共1萬1443人。

調查結果發現,絕大部分受訪的感染者都出現了發燒、咳嗽咳痰、鼻塞流涕、咽喉痛、味覺嗅覺改變、腹瀉等一種或幾種症狀。感染後最為常見的症狀是發燒,發燒持續3天及以上的占46%。

約一半感染者在感染後5至7天症狀消失並轉陰,約20%的感染者需要更長時間。

調查又發現,在主觀感受上,有76%受訪的感染者認為,感染COVID-19後的難受程度較以前感染最嚴重的流感或感冒更難受。

xhoe271z9kxzubovv64umwvtk3yv3v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1月3日北京一間醫院的急診室。

倍拉維納入中國醫保破局,傳聞指因北京砍價太狠

(中央社)美國《自由亞洲電台》(RFA)引述中國醫療界人士張寧報導,美國輝瑞藥廠生產的抗病毒藥物倍拉維(Paxlovid)未納入中國醫保,皆因北京砍價太狠,即使雙方協商過程中輝瑞曾大幅讓步,但仍無法達成協議。

報導指出,張寧告訴RFA,談判期間輝瑞(Pfizer)報價由人民幣(下同)1890元(約新台幣8534元)降至604元,但中國醫保部門砍價至200元,輝瑞代表拒絕接受。

張寧指出:「最後他們輝瑞給到的最低價差不多是604元(一盒),醫保開價是200元。一個開200元,一個是要價604元,這是最終價格。」

她說:「你看(國產藥)阿茲夫定是270元進入醫保。阿茲夫定藥跟小分子藥的成本是不一樣的啊,輝瑞生產這個藥成本其實非常高,因為它是小分子藥物。」

RFA未能證實張寧透露的訊息是否為真,不過,輝端藥廠執行長博爾拉(Albert Bourla)曾說,中國所提倍拉維的定價,低於輝端售予中低收入國家的價格,這才是雙方談不攏的主因。

他還說,畢竟中國是全球第2大經濟體,須支付的價格不應低於窮國如薩爾瓦多等。

據RFA報導,張寧另指出,國產阿茲夫定副作用超乎常人想像,並說小分子藥物製作技術和成本非常高,中國沒這能力研發,就連阿茲夫定臨床3期到現在還沒完成。

她說,這兩天找了1000個染疫患者做臨床試驗,根本就是臨時抱佛腳,因為之前在巴西的臨床效果不好。

阿茲夫定片是中國製的抗愛滋病用藥,去年被中國官方批准用於治療COVID-19,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藥學部主管藥師李莎接受RFA訪問表示,服用阿茲夫定導致的不良反應很多。

她說,包括可能會造成神經系統與肝腎功能的損傷,因此不推薦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婦女,以及肝腎功能嚴重受損的病患服用。

目前中國黑市喊價倍拉維每盒可高達數萬人民幣還是有錢也買不到,張寧說,倍拉維奇缺,於是民眾開始瘋搶氧氣機和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由人體血漿中提取蛋白成分,可提高人體免疫,有上海居民透露,目前免疫球蛋白當地醫院售價數百元,黑市一劑則要價1500至5000元不等。

GettyImages-1387450682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中國當局日前否決將COVID-19治療藥物倍拉維(Paxlovid)納入醫保。

中國拒倍拉維與西方疫苗,專家:因缺錢、無法拿回扣又好面子

(中央社)中國放寬管制疫情大爆發,當局否決將COVID-19治療藥物倍拉維納入醫保,又不願引進成效較佳的西方疫苗,決策邏輯令人費解,專家說這是因財政吃緊、官員要拿好處,加上拉不下臉向西方開口所致。

對於美國輝瑞藥廠生產的倍拉維未被納入中國醫保,中國官方的說法是輝瑞定價太高。

但《美國之音》(VOA)12日報導,中國早在去年2月即以附帶條件的方式核准倍拉維進口,最初醫保支付每盒(5天療程)人民幣(下同)2300元(約新台幣1萬382元),並於12月降至每盒1890元。

這個價格遠低於美國、台灣、香港和歐洲國家支付的採購價500至700美元(約新台幣1萬5000元至2萬1000元)。因應當前疫情嚴峻,COVID-19治療藥物採購幾乎完全由進口國政府買單,國民無需自付或只需付極少費用。

華盛頓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資深副總裁莫里森(J.Stephen Morrison)表示,評估當前中國的經濟現狀和財政吃緊,這個價格可能對中國政府來說的確有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