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報告估算中國已9億人染疫,拒倍拉維與西方疫苗,專家稱因缺錢、無法拿回扣又好面子

北大報告估算中國已9億人染疫,拒倍拉維與西方疫苗,專家稱因缺錢、無法拿回扣又好面子
圖為1月3日上海同仁醫院。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北大國發院副教授馬京晶等人近日發布一份疫情感染報告,估算出截至今年1月11日,中國累積約9億人感染。中國放寬管制疫情大爆發,當局否決將COVID-19治療藥物倍拉維納入醫保,又不願引進成效較佳的西方疫苗,決策邏輯令人費解,專家說這是因財政吃緊、官員要拿好處,加上拉不下臉向西方開口所致。

他說:「鑑於需求的規模,以及Paxlovid每個療程340美元的平均價格,這對中國政府來說是一筆相當大的費用,並且需要大量的補貼才能讓普通公民負擔得起,特別是在中國經濟面臨巨大壓力的情況下。」

但新加坡管理大學的中國問題專家、法學院教授高樹超指出,價格其實不是問題,關鍵在於誰能從中獲益。

他說,美國政府以每盒530美元的價格承購,即使中國以相同的價格購買,總成本也不會高於過去3年當局斥巨資於核酸檢測的花費。

高樹超指出,但核酸檢測的資金主要流向中國本土公司,其中許多業者與政府和官員有很深的聯繫,而倍拉維的利潤只歸屬外國企業,沒有從中上下其手的空間。

他說,何況中國政府之前已經替富人和權貴進口足夠的倍拉維,所以並不關心一般民眾能否取得這款治療藥物。

至於中國也拒絕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提供疫苗的建議, 美國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全球衛生法律教授高斯丁(Lawrence Gostin)表示,這完全出於政治考量。

韓國疫苗生產廠商SK生物科學(SK Bioscience)社長安宰鏞接受《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專訪表示,中國過分強調民族自豪感,所以不願接受外國疫苗。

他說,接受國外、特別是美國的疫苗對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而言,極可能是政治上的挫敗,如此將暴露中國未能自行研發mRNA疫苗,在當前中美正展開更廣泛的戰略競爭下,尤其明顯。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楊士範


“COVID-19”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