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位在飛虎隊服務過的國軍——空軍中校陳炳靖與台灣結緣的故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直到日本投降,陳炳靖遭受日軍施暴,永久失去了飛行能力。不過好在南京老虎橋監獄裡的台籍日本兵,暗中向發燒中的陳炳靖提供藥品,才讓這位優秀的國軍飛行員保住了一條命。因此陳炳靖對台灣人一直有特殊的親切感。
去年12月22日,旅居香港的空軍中校陳炳靖去世,享年105歲。空軍官校第12期畢業的陳炳靖,是頭一批被中華民國空軍派往美國受訓的飛行員,並在畢業後成為12名被派到美軍第23戰鬥機大隊服役的國軍飛行員之一。陳納德(Claire L. Chennault)將以這12名國軍飛行員為基礎,在駐華美軍第14航空軍的編制下成立中美空軍混合團(Chinese American Composite Wing)。
之所以要成立中美空軍混合團,在於美國空軍的前身美國陸軍航空部隊將歐洲視為主戰場,希望盡可能將美軍的優秀飛行員投入到對抗德國空軍的戰鬥中。為了不將更多美軍飛行員派往中國,美國陸軍航空部隊司令阿諾德(Henry H. Arnold)希望陳納德盡可能以中華民國空軍飛行員為對日作戰的主力,此點獲得陳納德將軍的贊同。
陳納德不只希望以空中武力擊敗侵略中國的日軍,還希望為國民政府建立一支親美的中華民國空軍,確保戰後中國成為親美國家。然而老一輩的中國飛行員受法國、義大利以及蘇聯飛行員的影響,難以適應美式的訓練、指揮以及作戰模式。所以陳納德打算以首批被送往美國受訓的空軍官校第12期畢業生為基礎,建立一支全新的美式中國空軍。
而陳炳靖等12人能從首批送往美國的50名國軍飛行員當中脫穎而出,代表他們是陳納德眼中最為優秀的國軍飛行員,能最快速的融入美軍作戰體系。可惜的是,陳炳靖還來不及正式進入中美空軍混合團,將他在第23戰鬥機大隊第75中隊服務的經驗傳遞給其他國軍飛行員,就在中美空軍混合團成立的1943年10月1日當天在越南上空遭擊落。
原來當天第23戰鬥機大隊第75中隊派出16架P-40,與第51戰鬥機大隊第25中隊的8架P-40一起掩護第308轟炸機大隊的B-24轟炸越南海防。他們遭到日本陸軍飛行第25戰隊與飛行33戰隊的一式戰鬥機「隼」攔截,經過一番空戰之後,兩架「隼」被擊落,但第75中隊卻也失去了3架P-40,其中又有兩架為中國飛行員駕駛,分別為王德敏少尉以及陳炳靖少尉。
與台灣結緣
較王德敏少尉幸運的是,陳炳靖成功從被擊落的P-40中跳傘逃生,並為控制越南的維琪法軍所營救。12名被分配到第23戰鬥機大隊飛行員,消耗量其實非常驚人,到二戰結束之際已經有半數死亡。包含陳炳靖在內,剩下的六名飛行員中有五人在1949年來到台灣,其中又有兩人轉為民航機飛行員後遭遇空難死亡。
而陳炳靖被法軍營救後,受制於維琪法國為納粹德國扶持的傀儡政權,且納粹德國又是日本盟友的原因,他最終還是被引渡給了日軍。日軍本來就不承認重慶國民政府的存在,陳炳靖在日軍面前骨頭又硬得很,堅決不願意自稱為美軍飛行員,這使得他從一開始就被剝奪了戰俘的待遇。此外他又拒絕替汪精衛政權訓練親日的中國空軍,只能被視為「政治犯」看待。
Tags:
休閒路跑最佳拍檔!跑步教練的百搭經典推薦──adidas史上最輕Ultraboost Light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adidas推出經典跑鞋Ultraboost Light,將品牌經典BOOST中底科技再進化。本次邀請專業跑步教練實穿評測、細緻分析,帶您深入認識BOOST能量膠囊與各種跑鞋科技如何引爆能量,賦予它極致緩震性、舒適度與腳感回饋。
現代社會中,養成運動習慣、追求健康永續的生活,已成為許多人理想生活的想像。若仔細觀察,當清晨太陽沿著建築稜線緩緩升起,就能看見不少人換上輕便服裝,在健身房、公園或是馬路上,展開屬於自己的慢跑行程。不過,隨著越來越多人加入跑步運動的行列,網路上也越來越多關於「怎麼挑選適合自己的跑鞋」的討論。看著市面上從品牌、機能到產品定位琳瑯滿目的跑鞋產品,隨便一數都可以區分出十幾種類別,細緻的產品分類也反應出跑鞋多樣的使用情境。究竟跑步入門的初學者在選擇跑鞋時需要注意哪些部份呢?
談到跑鞋的挑選,這次我們邀請曾帶領過上千位跑步學員的跑團教練梁哲睿(Jerry),來和大家分享挑選時的細節與觀念,「不過就跑步入門者而言,從外型是否對眼、機能泛用與否,其實就能夠挑選出一雙適合於日常、運動場景來回轉換的全方位跑鞋。」哲睿教練說。這次,教練將從他多年的經驗出發,分別從中底科技、跑鞋性能、應用情景等不同角度,為大家體驗評測近期由adidas推出的經典跑鞋──史上最輕的Ultraboost Light!

BOOST科技10週年:承襲經典再「勁」化
「你實際上手,第一個感覺是變輕了。」哲睿教練說。Ultraboost Light不只是歷代Ultraboost中最輕的一雙,也是adidas十年來各項跑鞋科技的心血結晶;其中,一顆顆酷似保麗龍的能量膠囊「BOOST顆粒」,更在這一代迎來輕量、回彈的全方位突破。關於BOOST科技的發展歷史與創新效能,這篇讓你一圖看懂adidas Ultraboost Light打造輕盈腳感的秘密,可以讓大家更深入了解BOOST科技的迭代歷程。
話說回來,10週年的「Light BOOST」技術到底多厲害?首先得從Ultraboost系列的中底談起。「從Ultraboost 21開始,它就變成這種超胖的加厚中底。」哲睿教練分析,「BOOST顆粒增量加厚有效提升了腳掌落地後的緩震與支撐性能,但也讓整體跑鞋的重量及存在感受到不小影響。」不過,這一代的Light BOOST減輕了30%的重量,讓Ultraboost Light同時保留極厚中底的Q彈效能,又不會造成雙腳的負擔,大幅降低長跑後期跑鞋的存在感,讓跑者能更加專注於步伐、配速與呼吸節奏,提升非常有感。
另一方面,Ultraboost Light和過去Ultraboost系列強調緩震和舒適有些不同,Light BOOST技術在輕量化的同時還提升了4%的回彈性,明顯提升中底回彈的推進效果,就像在緩震的同時稍稍推你一把,讓腳跟有種被「往前帶動」的循環感受。再搭配使用Primekint+技術針織的細緻鞋面,整體跑動的腳感不只極度貼合腳背,更舒適包覆所有種類的腳板輪廓,創造輕盈穿戴感與傑出的緩震、回彈效果。

經典就是無畏挑戰:細數Ultraboost Light細節表現
除了中底技術的進化,Ultraboost Light在輔助機能方面也透過其他項目的突破,證明了它作為經典跑鞋的底氣。首先,adidas更新了鞋底上的L.E.P.抗扭系統,將原先放置於中底內層的彈性塑膠片由X型轉為U型,連貫落腳後的支撐性與回彈力道;接著,再透過「船型」的外觀設計,仿造船底圓弧狀的力學設計製作鞋底,讓外觀顯得圓潤討喜,還能藉由鞋型的自然滾動,提供跑者下一步的推進感,讓跑者不需要為穩定腳踝而分心,踩穩漫漫長路上的每一步。

這一代Ultraboost Light依然使用Continental™馬牌橡膠作為大底材質,並透過豆莢式的重點貼法,針對雙腳離地之前實際使用到的摩擦點加強。如此一來,既能減輕整體重量、又能維持跑動時前掌的抓地力,維持與前代相同的推進效果,並達到整體輕量化的目標。

應用場景隨心所欲:亮色搭配、低調穿搭都適合
挑選跑鞋重要的可不只是性能,還有一個生活層面的喜好考量──外觀。「因為外觀會很直接的決定,我會不會想要這雙鞋。」哲睿教練說。無論鞋子的性能再好,如果跑鞋外型本身不對眼,不管功能性再好,還是有很高的機率在挑選跑鞋時被排除──因為就是不喜歡嘛。
但說到這裡,我想熟悉adidas的鞋友們可以肯定地說,Ultraboost系列的鞋款不太會在這關敗下陣來。除了圓潤討喜的鞋型以外,配色也是Ultraboost Light最吸睛的亮點。
這次Ultraboost Light推出多款配色,其中主打色款「活力紅」以高亮度的白橘配色亮相,非常適合作為平常休閒穿搭的單品搭配,增加整體穿著層次感;或是像經典純色系鞋款,adidas也別具匠心加入螢光色點綴,讓本來低調的外觀多了些亮點。
「我常常裡面穿一些運動用的機能服飾,外面就是一般日常穿的衣服,鞋子就搭配它,這樣不只上下班切換方便,而且它也像是你穿搭的第二主角,既不會給別人『你是來運動』的休閒印象,也不會過度正式而失去骨子裡身為跑者的運動氣質。」哲睿教練分享。

極輕超彈、舒適無感,適合休閒入門跑者
「一雙好的跑鞋應該會幫助你、輔助你,讓跑者只需專注在這一步和下一步上面。」這是哲睿教練認為一雙「好的跑鞋」所應具備的條件。當我們將這些條件對應在Ultraboost Light上,便會發現無論緩震、包覆、輕量化及推進感受等,它都有滿全面的平衡性;甚至其亮眼的外型及應用場景的多元性,還為它增添許多便利之處,不只可以搭配日常穿搭,也可以拿來作輕度訓練,提供支撐、推進、抗扭轉等性能支持,滿足種種跑步運動所重視的訴求。
訪談最後,哲睿教練再一次細數Ultraboost Light的超強「輕」功:
- 單位密度減輕30%的Light BOOST顆粒帶來前所未有的輕盈腳感。
- 跑鞋科技革新減少10%的碳足跡,讓Ultraboost Light成為減輕地球負擔的環保跑鞋。
- 外型時尚亮眼、配色活潑吸睛,情境切換隨心所欲。
- 重量輕盈、支撐穩定、抗扭回彈,泛用性能適合剛接觸跑步,或是想入門的跑者。
「如果今天你只有一雙鞋的預算,我推薦這雙鞋子,它的泛用性對跑步入門者而言就是非常好的選擇。」哲睿教練誠懇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