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總統能否把握任期僅剩不到一年的有限時間,推動必要的國防改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蔡英文總統日前延長役期為一年之外,在訓練、編制上都承諾會進行相應的改革。筆者除了肯定此一政策補足兵源及提振台灣自我防衛的決心之外,更不禁想問,身為主政者的蔡總統是否能把握任期僅剩的10多個月的有限時間推動必要的國防改革?
日前蔡英文總統召開國安高層會議討論,並親自舉行記者會說明兵役改革政策,除了延長役期為一年之外,在訓練、編制上都承諾會進行相應的改革。
執政當局的兵役改革政策固然是面臨各方的議論,筆者除了肯定此一政策補足兵源及提振台灣自我防衛的決心之外,更不禁想問,身為主政者的蔡總統是否能把握任期僅剩的10多個月的有限時間推動必要的國防改革?
未能落實軍事事務革新,才是「抗中保台」褪色的原因
在民進黨於去年年底地方縣市選舉失利之後,在檢討民進黨敗選原因時,有不少意見認為是「抗中保台」而疏離不少擔心下一代可能因為役期延長及恢復全面徵兵面臨戰爭風險的選民,但是這樣的看法並不為軍武觀察家所認同。
他們認為「抗中保台」讓選民有疑慮的地方,在於蔡總統和國安團隊並未徹底推動軍事事務革新,讓沉疴痼疾的軍方未能振衰起蔽,才造成台灣社會對於國防的信心不足。
正如媒體工作者李志德在臉書直言:
好多評論都在說,「抗中保台」 的倡議失效了,說得好像「抗中保台」是染頭髮:第一天好看,第二個星期會褪點色, 第三個星期就褪光了!
但不是這樣吧,台灣真真實實的國家安全威脅, 怎麼會是假議題?
它會變成假議題,只有一個原因:執政者沒把它當真。
蔡英文政府執政,軍備投資和建造我願意給很高分,但軍隊組織、文化的改革,讓人很搖頭。創造性的思維幾乎等於零。
事實上,李志德的看法正是過去不少論者對於蔡總統執政這段期間國防政策的評價,而蔡總統回避深層次的國防改革,正是讓台灣公眾難以對台灣國防抱持高度信心的主要原因。
時至今日,蔡總統對於兵役改革的宣示以及承諾改進義務役的訓練、待遇,固然是亡羊補牢,但是仍然有不少地方仍待立即的改革,筆者不揣冒昧以本文提出若干方向作為拋磚引玉。
最新發展:
-
「3年讀書1年當兵」是否可行?教育部擬「彈性修業」方向、學生團體:應一體適用 3月前
-
國軍「夜郎自大」抗拒美方建言,竟喊出刺槍術可以「讓老美嘆為觀止、向我取經」 4月前
-
日經報導風波暫告平息,國軍忠誠仍處於「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分歧狀態 5月前
-
執迷於刺槍術、開倒車推廣踢正步,軍方守舊派邱國正是否適任國防部長? 6月前
-
在以男性為主體的軍隊中,女性官兵因隱私犯罪所背負的「紅字」永遠如影隨形、揮之不去 6月前
-
談八軍團性愛影片事件:兩位軍官情侶應被視為「受害者」,不應動輒「汰除」 7月前
-
國防安全研究院出版3份2022年度報告:台須確保「第二擊」能力,備戰主軸為「精準彈藥先於載台」 7月前
Tags: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